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1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羊肚菌是一类珍稀食用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富含氨基酸、酶、亚油酸、维生素、多糖、微量元素等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保肝护肾、保护心血管系统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综述了目前羊肚菌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为羊肚菌功能性食品和医药保健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2.
介绍了叶用蔬菜“连引薯l号”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其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及采收时期与产量特性,并总结了“连引薯1号”的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3.
以2007—2009年江苏省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分析资料,对连粳7号产量构成要素及丰产性、稳产性、广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连粳7号穗粒结构协调,产量构成因素中每公顷穗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最大;连粳7号稳产性好,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年度间变异小,对外界条件的缓冲协调能力强;连粳7号适应性广,增产点率73.7%,大部分试点的产量均在9000 kg/hm2以上,连续2年均是参试品种(系)中产量变异度最小的。连粳7号是一个高产、稳产、丰产性好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具有较好的广适性,增产潜力大,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及山东省南部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明重离子辐照对小麦籽粒蛋白及加工品质的影响,为小麦优质育种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以适宜江苏淮北地区种植的中强筋小麦品种连麦12和中筋小麦品种淮麦20为供试材料,设0(CK)、30、60和90 Gy 4个不同辐照剂量水平,分析不同处理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磨粉品质、面团粉质特性和拉伸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重离子辐照对小麦籽粒加工品质产生一定的负效应,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连麦12和淮麦20籽粒总蛋白及各蛋白组分含量均明显降低,以总蛋白和谷蛋白含量下降较明显,同时湿面筋含量、容重、沉降值、硬度、粉质参数和拉伸参数也不断降低,在90 Gy辐照剂量下,小麦加工品质指标均降至最低值,连麦12和淮麦20籽粒总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和拉伸面积分别为13.49%、31.1%、6.8 min、61 cm2和13.19%、28.1%、3.9 min、25 cm2。重离子辐照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在2个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30 Gy辐照剂量下,连麦12籽粒总蛋白含量降幅为2.14%,高于淮麦20(1.43%),而磨粉品质降幅小于淮麦20;当辐照剂量增至60 Gy,连麦12籽粒总蛋白含量和磨粉品质较淮麦20下降明显。在30~90 Gy辐照剂量下,淮麦20面团粉质参数和拉伸参数降幅均高于连麦12,其中在90 Gy辐照剂量下,淮麦20面团吸水率、稳定时间、粉质质量指数、最大拉伸阻力、拉伸面积和延伸性降幅分别达5.18%、30.36%、44.29%、35.51%、45.65%和26.53%。【结论】重离子辐照对小麦诱变群体籽粒品质存在一定的负效应,且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负效应越大,低剂量重离子辐照对淮麦20磨粉品质影响较大,而中高剂量重离子辐照对连麦12磨粉品质影响较大,淮麦20面团流变学特性对重离子的敏感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5.
为丰富小麦的加工利用途径,提出鲜食小麦评价标准,以籽粒颜色差异明显的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对鲜食采收期食味性及营养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乳熟期小麦籽粒鲜质量、含水量及各种物质积累均处于动态变化中,花后21~28 d是鲜食小麦采收的最佳时期,开花早的品种适宜的采收期相对更长;鲜食小麦籽粒中的可溶性糖、微量元素(Fe、Mn、Cu、Zn)、总黄酮及膳食纤维等含量高于面粉中对应成分含量,且品种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本研究所测品质指标表现为彩色小麦优于白粒小麦,即彩色小麦较普通白粒小麦更适宜作为相关营养保健类鲜食小麦产品.  相似文献   
36.
为了探究长毛拟青霉(Paecilomyces penicillatus)发生对羊肚菌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分别对未栽培羊肚菌的对照土壤、健康生长的羊肚菌根际土壤和感染长毛拟青霉的羊肚菌根际土壤进行高通量测序及分析。结果表明,栽培羊肚菌使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降低,当长毛拟青霉病害发生后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增加,长毛拟青霉的发生改变了原有的真菌群落。病害羊肚菌根际优势真菌群落有曲霉属(Aspergillus)、毛壳菌属(Chaetomium)、拟青霉属(Paecilomyces)、棒孢属(Corynespora)、念珠菌属(Candida)和枝顶孢霉属(Acremonium)等。为羊肚菌长毛拟青霉病害发生、传播及防治提供参考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7.
为探明播期和行距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于2019-2020年在连云港市稻麦综合示范基地以小麦品种连麦7号和淮麦45为供试材料,设置不同播期和行距处理,研究不同处理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加工品质和粉质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连麦7号和淮麦45的穗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均先增加后减少。在10月15日和10月30日播期下,2个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在行距25cm时最高。2个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加工品质和粉质参数等指标在10月15日和10月30日播期下表现较好,而11月15日播期下各行距处理的小麦品质均明显下降。随着行距增大,2个小麦品种湿面筋含量、吸水率、稳定时间和粉质质量指数不断提高,但3个行距处理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由以上可知,播期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大于行距。综合分析可知,兼顾连麦7号和淮麦45高产优质的最佳播期和行距配置分别为10月30日、25cm和10月15日、25cm。  相似文献   
38.
于2016~2017年在江苏连云港市研究了水稻-小麦轮作体系下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作物产量及地表径流氮素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改善其产量构成因素;水稻的最适栽植规格为25 cm×13 cm,最适施氮量为300 kg/hm~2;小麦的最适播种量为375 kg/hm~2,最适施氮量为315 kg/hm~2;增加种植密度能够有效降低农田地表径流氮流失量和氮流失率,提高作物的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农田地表径流水体氮流失量显著上升,氮流失率出现减小的趋势,且作物的氮肥偏生产力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39.
从中籼品种9311中发现了1个矮秆突变体矮93,遗传分析表明,其矮秆突变性状受1对不完全隐性基因控制,野生型对突变型的显性度为0.31,将该基因暂定名为sd-m。对野生型与突变型配制的4对杂交组合进行对比,发现突变型对杂种一代的株高有明显矮化作用(平均矮8.8 cm),粒重降低,有效穗增加,对产量和其它农艺性状没有显著影响,具有较大的育种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0.
水稻光温敏核质互作型不育系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杂交水稻的种子纯度影响杂交水稻的发展。少部分三系不育系遇高温自交结实,两系不育系遇低温自交结实。两者结合产生的光温敏核质互作水稻不育系则在高温、低温状态时仍为不育状态,保证杂交种的纯度。本文介绍了当前杂交水稻存在的问题,以及光温敏核质互作杂交水稻不育系的选育、育性稳定性和杂种优势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