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6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近年来发现并命名的一种新的水稻病毒病。该病由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Fijivirus)的一个建议新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引起。SRBSDV由迁飞性昆虫白背飞虱传播,所引发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已经在我国华南、华中、华东、西南等广大稻区以及越南、日本等国家的部分稻区发生。2009年,该病害在我国南部及越南北部晚季稻上暴发成灾,我国的受害面积30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22.
2010-2014年对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平阳镇蔗区进行栗等鳃金龟发生为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栗等鳃金龟在平阳镇蔗区发生为害比较严重,2010/2011榨季田间虫口密度高达21 000.1头/667m2,受害株率高达82.0%,2013/2014榨季甘蔗受害株率为30.4%,栗等鳃金龟为害造成的产量损失率为32.0%,糖分损失率为23.3%。建议采用综合防治方法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3.
为了验证生物有机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开展了相关肥效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可以提高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对水稻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4.
广西兴宾区红尾白螟的发生为害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结果显示,广西来宾市兴宾区甘蔗红尾白螟为害的死尾蔗率平均高达46.27%,表明红尾白螟已成为兴宾区甘蔗的主要害虫。调查结果还显示,死尾蔗的茎径、株高和单产较健康蔗分别下降5.11%、16.49%和25.07%。显著性分析表明,死尾蔗与健康蔗的茎径没有显著差异,而株高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平均株高下降38.33cm,说明红尾白螟为害甘蔗造成其株高显著下降是导致甘蔗减产的主要原因。蔗汁锤度测定发现,健康蔗与死尾蔗的蔗汁锤度没有显著差异。分析了红尾白螟发生日益严重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10株白僵菌菌株进行培养和提取基因组DNA,并利用真菌ITS序列通用引物ITS4和ITS5进行PCR扩增,均得到了1条长约500 bp DNA产物。分别对该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表明,这10株白僵菌菌株的ITS序列长为490~494 bp;利用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表明,菌株YD-1、YD-2、JN-1、QC-1、SY-1、YC-1、YC-2、GA-1和FJ-2均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ania),而菌株FJ-1很可能为白僵菌属的一个新成员。  相似文献   
26.
岩相识别是徐家围子断陷下白垩统沙河子组(K1s)致密砂砾岩气勘探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依据岩心、薄片、成像测井资料,将K1s岩相分为砂砾岩相、中-粗砂岩相、粉-细砂岩相和泥岩相;以常规测井曲线及其组合参数作为岩相识别的技术资料,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岩相判别模型,采用网格搜索,经多次验证优选模型参数。应用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识别岩相结果明显好于常规统计方法,模型识别岩相与岩心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其中砂砾岩相符合率均高于83.2%,中-粗砂岩相符合率均高于84.0%,粉-细砂岩相符合率均高于87.6%,泥岩相符合率均高于93.2%。致密储层的非线性测井响应是支持向量机成功应用的重要基础,该方法对其他地区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以杂交油菜秦油二号(F_1)和常规油菜中油821为试材,以第四纪红土发育的三熟制稻田土为研究对象,较系统地考察了硼素对油菜的生理、生物学和品质效应。结果表明:施硼能极显著地提高根系活力和降低叶片的细胞透性;能有效地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厚度和叶片气  相似文献   
28.
籼型杂交稻与常规稻米质特性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以目前在洞庭湖区广泛种植的9个籼型杂交稻组合和11个籼型常规稻品种为试材,比较分析了杂交稻组合间、常规稻品种间的变异系数以及杂交稻与常规稻的碾磨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粗蛋白、粗脂肪、淀粉、17种氨基酸、粗灰分、9种矿质营养素和N营养素)的差异,研讨了提高杂交稻整精米率的途径和改善杂交稻食用品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