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9篇
  5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桂南、桂东南、桂西南“一流域二边线三大山”区域通过调研、走访和实地考察的方式,收集保存了以含B基因组为主的广西蕉类特色种质151份,其中粉蕉和大蕉占64.2%,并开展植物学、农艺学及品质性状等特性评价.结果表明,单穗净重超过20 kg的粉、大蕉种质占11.3%,其中粉蕉7份、大蕉4份.收集到低酸且高糖酸比的粉蕉种质1份;高类胡萝卜素且高花青素粉蕉种质1份;11份中矮干种质,其中粉蕉3份,大蕉8份.收集到稀有黄肉粉蕉1份;白肉粉大蕉1份.收集到的这些特异种质各具特色,均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应用潜力.从收集的种质中经评价、筛选,选育出“金粉1号”、“银粉1号”新品种,并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32.
半主动悬架控制系统是双线性系统,直接求解H∞控制器有困难,提出将鲁棒控制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法,用阻尼力代替阻尼作为H∞控制器的输出,简化了H∞控制器的求解,并对带H∞控制器半主动悬架的幅频特性与被动悬架的幅频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对H∞控制器输出的力,通过模糊控制器来确定并选择可调阻尼减振器的阻尼,实现了半主动悬架的阻尼有级可调。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模糊鲁棒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3.
吉林省东部氮钾互作对玉米氮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氮钾养分互作效应对吉林省东部高产玉米植株氮素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氮钾互作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其中N2K2处理(施300 kg/hm2N、200 kg/hm2K2O)产量最高,为12 044.8 kg/hm2;氮钾过量配施(N300 kg/hm2,K2O200 kg/hm2)并不能提高产量。N2K2处理成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最高,达301.8 kg/hm2,单施氮肥或钾肥植株氮素吸收积累量均明显低于氮钾互作,过量氮钾配施植株氮素吸收积累量呈现下降趋势。拔节期至灌浆期是植株氮素积累量、吸收速率快速增长阶段,氮素平均阶段积累量表现为N2N3N1N0。氮素平均阶段积累量以处理N2K2最高,为65.7 kg/hm2。氮钾配比施用对植株氮素阶段积累量及吸收速率有积极作用,并可获得较高的氮肥利用率、氮吸收效率、生产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  相似文献   
34.
耕作方式对三江平原玉米土壤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土壤结构和水分利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于2018~2019年在黑龙江省云山农场设置常规旋耕(RT)、隔行深松(GS)、深松(ST)、浅翻(CT)、深翻(SF)5种耕作方式,分析比较不同耕作方式对三江平原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有机碳含量与产量、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旋耕相比,在0~20 cm土层,深松处理显著增加了大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R0.25)、大于0.25 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和贡献率(ISOC0.25)、总有机碳含量,并且增加0~30 cm土层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而深翻处理增加了20~30 cm土层R0.25、ISOC0.25、土壤有机碳含量。相对于旋耕处理,深松处理效果最理想,两年中产量和水分利用率分别增加9.64%、12.11%和8.44%、10.50%。综合分析,深松处理有利于土壤结构改善,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贡献率,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率,是该地区比较理想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35.
在温室利用在质进行水果黄瓜的高产栽培,应选择无限生长、采收期长的强雌性水果黄瓜品种,种植时先对营养土、种子消毒后用育苗盘培育壮苗;苗期及时开膜或盖膜调节温度,并适时补给叶面肥;定植后通过抽风机、湿帘、遮阳网等调控棚内温湿度,同时注意保持棚内良好的透光性;滴灌的肥水量根据天气和植株的生长势强弱适时调整;采取单干整枝法、吊绳落蔓方式栽培;以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防治病虫害;当瓜长13~16cm时适时采收黄瓜,每公顷产量可达60000~75000kg。  相似文献   
36.
为了构建广西具有优良性状的蕉类遗传结构,本研究收集了广西7个不同地理来源的5大种类具有优良性状的蕉类资源,利用PCR技术将这些蕉类资源细胞核DNA的ITS序列及叶绿体DNA的trnL-F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并对测序所获得的序列进行STRUCTURE分类、PCoA排序、AMOVA分析、群体遗传分化(FST指数)及基于NJ树和UPGMA树的聚类分析,进一步研究蕉类资源遗传变异分布和遗传变异水平。STRUCTURE结果显示:当K=2时,Delta K出现了最高的峰值,即将个体分为2个类别最合适,大蕉中的多数和野蕉中的少数可归为第一类,所有粉蕉、鸡蕉、香蕉和大多数的野蕉归为第二类。PCoA排序图显示粉蕉虽然个体数量较多,但是遗传多样性较低,而大蕉和野蕉具有较高的多样性。AMOVA分析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的个体间,方差占总和的63.088%,品种间的遗传变异大于品种内群体间的遗传变异,方差分别占总和的27.676%和9.236%。遗传分化非常大(FST>0.25)且P<0.05的群体绝大多数在不同蕉类型之间。NJ树和UPGMA树同样显示不同蕉类型之间的群体遗传距离较远。以上结果表明野蕉存在的历史最久,积累了大量的遗传变异;在人工杂交育种时,不同蕉之间的交配可能产生更多的具有遗传多样性的后代;具有育种潜力性状的粉蕉分布在遗传关系非常近的一个群体内,今后的资源收集时应该更加注重对某个粉蕉群体的详尽调查以发现更多的可利用性状。研究结果有助于对广西具有优良性状的蕉类资源的蕴藏状况和遗传潜力进行评估,为进一步的育种学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7.
月季扦插繁殖的影响因子及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扦插是月季繁殖的主要方法.扦插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植物自身的遗传特性、母树及枝条年龄、枝条着生部位及生长发育情况、插穗留叶面积等,其次是扦插初期水分蒸发与吸收保持的平衡,以及中后期插穗呼吸作用所需要的氧气和适量水份.结合前人研究的结果,分析了影响月季扦插成活的两大因素,介绍了在桂南地区进行月季扦插育苗的主要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8.
广西地区设施水果黄瓜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果黄瓜属葫芦科1a生蔓生植物,瓜长12~15cm,直径约3cm,味清香、甘甜,以鲜食为主。水果黄瓜含丰富的丙醇二酸、黄瓜酶等活性物质和大量的维生素E,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观念的改变,人们开始注重食品的保健功能,水果黄瓜也因此迅速成为畅销的果蔬兼用品种,且由于水果黄瓜年平均市场售价在5~6元/kg以上,显著高于普通黄瓜,近年来其栽培面积在全国各地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39.
武鹏  赵明  何海旺  龙芳  林茜  邹瑜  潘永杰  李贤高  吕朝安  韩晓华  莫天利 《种子》2021,(2):146-148,F0003
野酿4号毛葡萄是野酿1号的芽变枝条育成的新品种。其果粒圆球形,平均单粒质量2.35 g,比野酿1号重0.8~0.9 g;果穗圆锥形,平均穗质量155.0 g,比野酿1号重40.0~50.0 g,在南宁地区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植株生长势强,适应性和抗病性较强,易栽培。  相似文献   
40.
超高产春玉米产量构成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年的田间试验,对吉林省桦甸市金沙乡不同产量水平玉米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低产处理产量构成直接通径系数大小顺序为穗粒数>千粒重>单位面积穗数,即无肥处理产量构成因素中对子粒产量影响最大的是穗粒数,其次为千粒重,单位面积穗数影响最小;高产处理产量构成直接通径系数大小顺序为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穗粒数,即高产处理产量构成因素中对子粒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次之,影响最小的是穗粒数;超高产处理产量构成直接通径系数大小顺序为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即超高产处理各产量构成因素对子粒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以单位面积穗数最大,其次是穗粒数,千粒重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