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5篇
  1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21.
选择株行距为 3.5m× 15m的枣豆间作田 ,研究其光照和土壤水分空间变化及其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间作系统中树冠下和树冠外的光强分别为对照的 5 2 .2 %和 87.9% ,树冠下和树冠外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行中的 80 .2 %~ 82 %和 90 .4%~ 94%。由于光照不足和水分胁迫降低了大豆的株高和叶面积 ,树冠下和树冠外较行中分别减产 36 .3%~ 17.7% ;较对照田减产 2 1.3%和 2 .7% ,而行中大豆产量较对照增产 15 %。  相似文献   
22.
国内外大豆品种在保定生态条件下生态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就国内外推广的41个大豆品种在河北保定生态环境下的生态反应和性状表现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大豆品种由于日照的改变,使得品种生育期缩短、产量和品质性状改变;国内大豆品种与国餐品种相比在分枝数和分枝英数单株总英数、单株粒数方面存在差距。筛选出3个本地区表现早熟优良的品种和两个菜用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23.
对来自于中国黄淮海大豆产区、北方大豆产区和南方大豆产区的316个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鉴定和比较。结果表明,育成品种的分枝数、分枝荚数、单株总荚数明显不及农家品种,而其它性状如主茎荚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百粒重优于农家品种。以育成品种和农家品种分别所作的相关分析表明,主茎荚数、分枝荚数、单株总荚数均与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呈显著的正相关;主茎节数与株高、主茎荚数、单株总荚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呈显著正相关;分枝数与分枝荚数、单株总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或非显著正相关,但与主茎荚数呈负向显著相关;单株粒数与单株粒重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单株粒重正向显著相关,与单株粒数负相关显著。通过比较和分析,就百粒重、生育期和株高筛选出一些具有极端值的品种,可以用作品种选育的亲本和大豆分子育种如转基因受体或分子标记作图群体的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24.
采用国际公认的鉴别寄主SugarBaby、CharlestonGray和CalhounGray的病株率作为抗性分级标准,对采集于河北省西瓜种植区46个县(市)的西瓜枯萎病菌系进行了致病性测定。根据鉴别寄主对供试菌系的抗感反应,将46个西瓜枯萎病菌系划分为0号、1号和2号3个不同的生理小种,分别包括8,30和8个菌系,占供试菌系的17.4%、65.2%和17.4%;0号生理小种菌系致病性最弱,仅使品种SugarBaby感病,以冀中和冀南居多;1号生理小种菌系致病力中等,使鉴别寄主SugarBaby和CharlestonGray感病,而使CalhounGray抗病,分布在整个河北省西瓜种植区;2号生理小种的菌系致病力最强,使3个鉴别寄主均能感病,主要分布在冀中和冀北。  相似文献   
25.
西瓜枯萎病菌遗传分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试验利用21个RAPD随机引物对50个西瓜枯萎病菌系进行了RAPD扩增,研究了病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对供试菌系扩增出134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13条,占总带数的84.3%。菌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在0.45~0.93之间,多数菌系间的同源程度较低。基于RAPD标记聚类分析表明,50个菌系划分为6个RAPD群(RAPDgroups,简称RGs),即RGⅠ,RGⅡ,RGⅢ,RGⅣ,RGⅤ和RGⅥ。其中RGⅠ和RGⅡ各含有一个菌系,分别来自秦皇岛和新疆;RGⅢ和RGⅤ包括2个菌系,分别来自秦皇岛、承德和廊坊、沧州;RGⅣ包括唐山、石家庄、邯郸和新疆菌系;其余的菌系属于RGⅥ。分类结果进一步说明西瓜枯萎病菌间存在着较大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26.
河北省大豆种质资源同工酶及RAPD标记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和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60份河北省大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有12条,酶谱类型有21种,聚类结果基本上能够区分不同生态区的材料。RAPD分子标记多态性高,10个引物扩增出58条谱带,29条具有多态性,聚类结果可将供试材料划分为8个类群,揭示了其亲缘关系,同时,还反映出品种或品系与地理起源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7.
Mutator转座子介导的玉米甜质突变体侧翼序列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Mu转座子使玉米发生甜质突变的分子机理,利用Mu-AFLP方法分离Mutator转座子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并根据侧翼序列的延伸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P1、P2,验证转座子插入的真实性,同时对插入位点所在的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侧翼序列长299 bp,插入位点位于第3染色体,该转座子的插入属于真实插入;突变基因全长5 746 bp,共编码592个氨基酸;所编码蛋白的理论分子量为67.5 k Da,疏水性氨基酸含量为42.06%,具有10个跨膜结构域,属于亲水性内膜蛋白。该结果为更好地利用Mutator转座子创制甜玉米新种质奠定了基础,也对揭示玉米胚乳发育与淀粉合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
为筛选适应河北省不同生态条件综合性状好的夏玉米品种应用于生产,利用DTOPSIS法对当前推广的34个紧凑型、半紧凑型和松散型玉米材料进行不同生态区适应性的综合性状评价。结果表明:山前平原区以雅玉12、郑单958和浚单22的综合性状较好,Ci值分别为0.756 7、0.726 2和0.654 8,产量分别为630.15kg/667m2、627.67kg/667m2和631.81kg/667m2;黑龙港地区以三北8、先玉335和燕202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Ci值分别为0.743 9、0.737 2和0.713 3,产量分别为585.90kg/667m2、633.89kg/667m2和604.71kg/667m2;冀东平原区以唐玉15和浚单20的综合性状较好,Ci值分别为0.837 0和0.827 5,产量分别为658.3kg/667m2和612.8kg/667m2。  相似文献   
29.
为探究河北省夏玉米各生长阶段降雨特点及干旱胁迫对不同玉米品种形态指标的影响,收集3个生态区30年夏玉米生长阶段降雨数据,选取先玉335、极峰2号、郑单958、农单476、巡天969、华农887、先玉1266、邢玉11这8个不同抗旱性的玉米杂交品种为材料,在玉米灌浆期进行抗旱棚干旱处理。结果表明,在夏玉米生长阶段,灌浆期降雨量最少,经干旱胁迫处理后,8个不同抗旱性的玉米杂交品种相比较,郑单958、极峰2号和邢玉11这3个品种产量较高,抗旱性相对较好。本试验为玉米抗旱机制的深入研究及抗旱性品种的鉴定和选育等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
河北省西瓜枯萎病菌形态比较和致病力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从河北省西瓜种植区采集到的西瓜枯萎病病株进行病菌的分离培养,获得了38株西瓜枯萎病菌菌株。通过在PSA培养基上培养和观察,发现以菌落形态特征为依据,可将供试菌株大体分成三类:I类,气生菌丝呈白色绒状,菌落颜色为白、淡紫、紫色;Ⅱ类,气生菌丝呈白色絮状,菌落颜色多为淡紫色;Ⅲ类,气生菌丝不发达,菌落颜色为白色、淡紫色。以中等抗性的西瓜品种“Crimson sweet”为寄主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系的致病力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致病力最强的是来自隆尧的FON3菌株,其次是来自望都的FON15菌株,最弱的是来自大名和平乡的FON10和FON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