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传统稻鱼共生农业系统"2005年5月16日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首批4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08年湄潭县从浙江大学引进该技术,在永兴、复兴、湄江、黄家坝和抄乐等乡镇进行"青田鱼"示范推广试验,面积200hm2,2009年达667hm2。经测产验收,每667m2产"青田鱼"40~75kg,产  相似文献   
52.
为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应进一步加强种子管理工作,多管齐下加强种子管理体系建设,努力建立和完善管理科学、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管理体制,规范和加强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育、试验和示范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提高种业发展活力和水平,为不断满足农业发展需求、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3.
杂交水稻新组合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本市种业发展及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我们于2007年引进了7个杂交粳稻组合,并对其进行比较试验,评价其丰产性、抗逆性及适应性,以确定其利用价值,从而选出适合我公司种植的杂交粳稻组合.  相似文献   
54.
龙眼座果期间叶片矿质营养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龙眼座果期间树体对养分的需求状况。[方法]采摘龙眼座果期间叶片,分析其矿质元素含量,探讨龙眼座果期叶片矿质营养变化规律。[结果]龙眼叶片中不同的营养元素在座果期内出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在大、中量元素中,N、K的变化最明显,P、Ca、Mg的变化不明显;在微量元素中,Fe的变化最明显,Mn、Cu、Zn、B含量相对稳定。[结论]在龙眼座果期间应适当补充N、K、Fe。  相似文献   
55.
杂糯间栽技术控制稻瘟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栽培技术对稻瘟病的发生与为害的控制作用,为稻瘟病的大田防治提供参考。[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4+1、6+1、8+2、杂稻净作和糯稻净作。其中,4+1、6+1、8+2处理为:每隔2个宽行栽1行糯稻,每隔3个宽行栽1行糯稻,每隔4个宽行栽2行糯稻。[结果]结果表明:杂稻与高感糯稻间栽,4+1、6+1、8+2处理对杂稻叶瘟、穗颈瘟的控制效果不明显,但4+1、6+1处理对高感糯稻叶瘟控制效果较好,8+2处理控制效果较差;4+1、6+1、8+2处理对高感糯稻穗颈瘟的控制效果都较好,其穗颈瘟的发生明显低于糯稻净作。[结论]杂糯间栽技术对糯稻栽培在生产中叶稻和穗颈瘟的发生与为害均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6.
水稻杂糯间栽模式对优质糯稻控病与抗倒伏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间栽对优质糯稻控制稻瘟病和抗倒伏的有效途径,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选用2个籼型杂交稻和2个地方优质糯稻品种分别按4∶1的比例组成4个间栽组合,在湄潭县和雷山县进行了搭配种植控制稻瘟病和糯稻抗倒伏的田间大区试验.结果表明:籼糯搭配间栽种植能够较好地控制优质糯稻稻瘟病的发病率,提高防治效果,对糯稻抗倒伏有显著的作用,间栽糯稻叶瘟、穗瘟的发病率分别比净栽糯稻降低0.8%~1.6%和14.1%~15.4%,对叶瘟和穗瘟的平均防效分别达19.31%~50.17%和89.22%~93.30%,抗倒伏率达100%.  相似文献   
57.
对77个生产中主要使用的杂稻品种进行了稻瘟病的田间自然抗性鉴定。鉴定结果:对叶稻瘟具有高抗的有10个品种,穗颈瘟无高抗品种,中抗的有4个品种,其余品种均表现为中感和高感。  相似文献   
58.
白屈菜具有抗肿瘤、抗炎、止咳平喘、镇痛等作用,其所含有的有效成分主要是异喹啉类生物碱.本文对国内外研究报道的有关白屈菜生物碱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对其中的生物碱成分、药理作用以及白屈菜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讨论.为深入研究白屈菜生物碱,通过生物技术提高生物碱含量,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为筛选防治米辣1号辣椒上病毒病的高效、安全药剂,采用8%宁南霉素水剂分别配合不同植物诱抗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 显示,8%宁南霉素水剂800倍液+6%低聚糖素水剂800倍液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效最高,第1、2、3次施药后7d的防效分别为48.53%、61.55%、72.81%,最终增产率为22.25%.  相似文献   
60.
为探索上海市奉贤区主要河道疏浚底泥还田利用的可行性,通过分析底泥还田后的土壤养分及属性、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并采用耕地生产性能综合指数、单项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对其土壤环境质量、污染程度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河道疏浚底泥还田后的耕地地力等级较高,处于一级地和二级地(即高产田)的面积占97.02%,不存在等级最差的五级地。对土壤养分和属性元素进行等级评价时发现,除容重(CY)的平均含量处于5级(低)水平外,其余土壤养分元素和属性指标[有机质(SOM)、全氮(TN)、有效磷(AP)、速效钾(AK)、pH、耕层厚度(Apl)、水溶性盐总量(TDS)和阳离子交换量(CEC)]均处于1级(高)—3级(中)水平。底泥还田土壤中的Hg、 As、 Cd、 Cr、 Pb、 Cu、 Zn和Ni的均值分别为0.20 mg∕kg、8.43 mg∕kg、0.114 mg∕kg、53.00 mg∕kg、22.87 mg∕kg、26.93 mg∕kg、87.73 mg∕kg和25.42 mg∕kg,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