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36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在摸清线状匍匐茎藨草田间发生消长动态和分布型的基础上,开展了不同茬口模式、翻耕深度等农艺措施对线状匍匐茎藨草出苗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线状匍匐茎藨草在水稻播种后即出苗,3个月内持续快速增长,每周平均增加391.57株/m~2;线状匍匐茎藨草在田间呈集群分布;与水稻-麦子-水稻茬口相比,西瓜-麦子-水稻茬口可减少线状匍匐茎藤草发生量85%以上;线状匍匐茎藨草随土层翻耕深度的增加发生数量逐渐减少,使用农机具田间翻耕深度14~16 cm较浅耕(8~10 cm)可减少线状匍匐茎藨草发生量64.4%.  相似文献   
32.
马唐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温度、土壤含水量、水层和土层深度对马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唐最适萌发温度为25-35℃,最低萌发温度为10-15℃,最高萌发温度为40~45℃;马唐萌发最适土壤含水量为40%,土壤含水量低于10%、大于50%时,萌发率显著降低;水层对马唐影响较大,水层处理可显著降低马唐的出苗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马唐出苗率逐渐降低,土层深度〉7cm则马唐不能出苗。  相似文献   
33.
回顾与总结了上海地区农田杂草研究40多年来的工作历程,同时从农田杂草监测预报技术、外来杂草的预警管理与控制、抗药性(耐药性)杂草监测与治理对策、杂草综合治理技术、新除草剂研制与应用、除草剂药害预防和控制对策、杂草与除草剂应用技术普及等7个方面阐述了今后本市杂草研究工作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34.
为了明确恶性杂草野燕麦的萌发特性和化学防除技术,采用培养皿与盆栽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温度、光照、水势、盐胁迫、pH、土层深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并评价麦田常用除草剂对野燕麦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野燕麦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为15~20℃。对光周期不敏感,全黑、全光照条件下均可正常萌发。当水势为-0.2~0 MPa时,发芽率可达80%左右,当水势降低至-0.8 MPa时,不能萌发。覆盖2~15cm的土层均可萌发,其中2~10cm土层中发芽率最高。适宜pH范围较广,在pH 5~9范围内,发芽率大于70%。耐盐胁迫能力较强,NaCl浓度160mmol/L时,发芽率大于50%。除草活性评价结果表明,炔草酯、唑啉草酯、精噁唑禾草灵、甲基二磺隆、氟唑磺隆、啶磺草胺对4~6叶期野燕麦均有较好防效,供试药剂防效高低排序为:炔草酯、唑啉草酯精噁唑禾草灵甲基二磺隆氟唑磺隆、啶磺草胺异丙隆。  相似文献   
35.
耳叶水苋田间发生消长规律及化学防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耳叶水苋是上海地区稻田新优势杂草。田间定点观察结果表明,耳叶水苋发生周期长,有两个明显的发生高峰,分别为水稻播种后第1周和第3周。整地后播种前使用草酮、苄嘧.丙草胺或丁草胺进行土壤封闭处理,能有效控制耳叶水苋的危害。草酮持效期可达40 d,苄嘧.丙草胺和丁草胺持效期约20 d。对于已经出土的耳叶水苋可选用2甲.灭草松、2甲4氯钠或使它隆进行茎叶处理,适宜施药时期为水稻4~6叶期。  相似文献   
36.
上海地区杂草稻发生分布与危害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9年对上海10个区县79个乡镇共3 140.8 hm2直播稻田和857.5 hm2机插秧稻田进行了杂草稻发生分布与危害现状调查。结果表明,直播稻田杂草稻发生频率为22.15%,面积发生率为14.72%,乡镇分布率为75%;机插秧稻田杂草稻发生频率为22.71%,面积发生率为22.66%,乡镇分布率为77.27%。上海地区直播稻田和机插秧稻田杂草稻均以1级轻度危害为主。直播稻田杂草稻3级以上危害面积占发生面积的比率、发生频率和乡镇分布率均高于机插秧稻田。  相似文献   
37.
36%直播稻田清可湿性粉剂(高效杀草丹+苄黄隆复配)系上海市农科院植保所和上海中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适用于直播稻田使用的一次性复配除草剂。田间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结果表明,该药除了能有效地防除直播稻田稗草(Echiochloacrus-gali...  相似文献   
38.
假稻生物学特性及其对除草剂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描述和鉴别了上海市嘉定区直播稻田假稻生物学特性,测定了假稻对直播水稻的产量影响,并选用6种对禾本科杂草有较好防效的稻田除草剂进行假稻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假稻在上海市嘉定区能够全年发生,其中3月底至5月、7月底至10月分别为麦茬田、稻茬田生长盛期.种群发展蔓延迅速;直播水稻产量(y)与假稻密度(X)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回归方程为Y=476.5026-0.5366x(r=0.9535);上海市嘉定区的假稻种群对所有供试除草剂均具有极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39.
我国草坪杂草与化学防除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我国草坪杂草的分布与危害 ,总结了草坪除草的特点以及除草剂的应用现状 ,并针对草坪化学除草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旨在引起各界重视 ,推进草坪化除的科研及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40.
第三讲 蔬菜田杂草化学防除(二) 三、葱蒜类蔬菜田杂草的防除 (一)大蒜田除草技术:大蒜的种植方式通常以蒜瓣排种。由于其对除草剂的耐药性较强,所以可选用的除草剂品种较多,如 50%大惠利可湿性粉剂100~150g/亩或20%敌草胺乳油200~250ml/亩、33%除草通乳油150~200ml/亩、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300~400g/亩,加水40~50kg/亩,在大蒜播后站前均匀地喷雾土表。还可用25%恶草灵乳油100~150ml/亩,在大蒜播后苗前至立针期均匀地喷雾,对指殃殃有特效。23. 5%果尔乳油50~60ml/亩,于大蒜播后芽前至立针期或大蒜2叶1心至4叶期、杂草4叶期以下时均匀喷雾,对杂草的防效较为彻底,但应注意果尔用药时间,在大蒜立针期、大蒜1叶心上2叶期时不可用药。苗后施药大蒜叶片有时会出现褐色或白色斑点,但不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