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8篇
  4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51.
印日盆景研究会于2006年3月24日至26日举办了名为“2006自然的缩影”的盆景展览。此次规模空前的盆景展览得到了成员们前所未有的热情响应,它也使得2006年成为了印度盆景艺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展览的筹备工作从去年12月就开始了。在主要工业集团的大力经济支持和我们的共同协作下,展览活动顺利举行。在会场,主流艺术学院搭建的蔓生的枝梗被绿色的网棚遮盖着,以此来削弱三月的强烈阳光。盆景展的背景幕布被精心设计为鸟儿高空翱翔的蔚蓝天空。这让笔者联想到:天空绝不是供人类射击的场所,长寿的榕树则是鸟类理想的筑巢和休憩之所。  相似文献   
52.
为进一步寻找与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流行株系SC3抗病基因(Rsc3)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以促进SMV抗病基因挖掘及抗病品种的选育,本研究利用96份品种(系)对SMV抗性位点Rsc3附近新设计的30个SSR标记和50个已知与Rsc3连锁的SSR标记进行初筛,然后采用基因型与表型和血清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288份2016-2019年中国新育成的大豆品种(系)进行了大豆花叶病毒SC3株系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到1个新开发的SSR标记CH0211,与大豆品种抗性表型选择的符合率为87.8%;进一步利用该标记对288份大豆品种(系)进行检测和分析,结合人工接种表型和血清学联合鉴定,抗病表型与基因型符合率为80.56%.288份大豆品种(系)中共鉴定出158份对SC3表现抗病的大豆品种(系),占参试材料总数的54.86%.鉴定出与抗病品种带型一致的材料144份,PI96983、齐黄34、汾豆104、山宁28等116份品种(系)的抗性表型与抗病分子带型一致.本研究开发和鉴定了1个与Rsc3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CH0211,该标记可有效用于大豆品种抗SMV SC3的种质资源筛选,加速大豆抗SMV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53.
中国茶文化完美糅合了中国儒、释、道三派思想,却又独成一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绮丽而又芬芳。本文从中日茶文化的形成发展、两国茶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底蕴三个方面,对中日茶文化做出了比较研究,以期互相取经,进而推动两国茶文化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4.
草莓炭疽病是浙江草莓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探明该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与监测防治技术,对于科学防控该病害具有重要意义。现通过定点监测和调查研究,探明了草莓炭疽病的侵染与发病、发生流行规律与主要影响因素,并依此制定了草莓炭疽病的预测预报方法,确定了田间发病调查、栽培管理和气象条件等调查项目与方法,提出了病害流行趋势综合分析预测方法,集成了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5.
为了研究探讨杨梅褐斑病发生流行规律与监测防控技术,笔者在浙江黄岩等杨梅主产区,采用系统监测与试验推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杨梅褐斑病在浙江杨梅主产区周年均有发生,全年出现3 个明显发病高峰期,以杨梅春梢、夏梢和秋梢萌发侵染发病重,为病害防控关键时期。初步探明了杨梅褐斑病的发病流行规律,以及栽培品种、田间管理、气候条件与病害发生的关系,制定了杨梅褐斑病的预测预报方法,确立了调查项目与方法,提出了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方法。药剂试验结果表明,33.5%喹啉铜悬浮剂1000倍、1500倍和2000倍液对杨梅褐斑病的相对防效分别为78.83%、76.79%和74.05%,在杨梅果实内残留消解的半衰期为3.6~13.6 天,使用安全,已在杨梅上取得农业部农药登记证,可大面积应用生产。研究提出了病害防治策略和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控制病害的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56.
杨梅油桐尺蠖为暴食性害虫,研讨发生规律与测报防治技术,对于综合控制虫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监测调查,探明了杨梅油桐尺蠖生物学特性与发生消长规律,在浙江临海、黄岩等杨梅主产区,年发生2-3代,以5月下旬至6月初,8月下旬至9月上旬和10月上旬发生危害重,全年发生危害呈明显三个高峰期。,寄主植物、栽培管理、自然天敌和气候条件对杨梅油桐尺蠖发生有较大影响,制定了杨梅油桐尺蠖测报方法,确立了虫口发生基数与危害、虫口发育进度和农事管理等监测调查与发生期、发生量与发生程度预报方法,提出了防控对策和诱杀成虫、整形修剪、生物防治、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为虫害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已在生产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7.
为了进一步了解核果类果实软化机理研究概况,更高效的解决果实成熟过程中面临的软化变质、不耐贮藏等问题。本文从核果类果实质地、细胞壁结构、细胞壁组分以及细胞壁降解相关酶等方面,阐述了核果类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软化特性,总结了核果类果实成熟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及各类软化相关酶的相互作用机理,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及方向。  相似文献   
58.
摘要:为了加快广东省蔬菜种业发展步伐,综述广东省蔬菜种业近10年发展态势,表现为:商业化 育种意识增强、育种进程加快,品种选育从高产型向特色型品种方向发展,育苗技术更新,用种成本减 少,种子经营模式逐步走向直营终端等,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加强繁制种基地建设、完善商业化育种 体系、共建“育、繁、推”一体化体系、加强品种审定与评定、加大品种与技术的推广力度等建议。未 来,广东省蔬菜种业将走向科企深度融合、企业强强联合、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9.
果蝇是杨梅成熟采摘期最主要的害虫,为科学防控杨梅果蝇,寻求可以在杨梅生产上使用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安全农药,本研究于2021年5—6月进行了100亿·mL-1短稳杆菌悬浮剂防治杨梅果蝇田间药效小区试验。试验结果显示,100亿·mL-1短稳杆菌悬浮剂对杨梅果蝇的防效随浓度增加而上升,600倍液(1.67×107·mL-1)为适宜剂量,施药后14 d两块试验地点防效分别达87.6%和92.0%,与对照药剂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 2 000倍液(30 mg·kg-1)防效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结果表明,100亿·mL-1短稳杆菌悬浮剂具有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等特点,适用于杨梅果园果蝇防治,并能兼治杨梅卷叶蛾、蓑蛾、尺蠖等鳞翅目害虫,可以在实际生产上替代、轮换乙基多杀菌素等药剂使用,延缓杨梅果蝇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60.
基于蓝莓(Vaccinium spp.)基因组DNA开发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 SSR)分子标记25对,并采用17份蓝莓试材评价其多态性,结果表明,上述SSR位点的等位基因数量介于3~9个,平均等位基因数约为4.96个,信息指数平均值为1.055 2。此外,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7份蓝莓试材被分为4个组;其中,A组包含12份蓝莓试材,为最大分支;而C组和D组分别仅包含1份蓝莓试材,其遗传亲缘关系与其他试材相距较远。本研究开发的SSR引物能为蓝莓遗传多样性研究、新品种鉴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