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农学   6篇
  5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春玉米品种、密度、施氮量、施磷量四因素三水平试验表明,密度是影响洛南川道地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品种对玉米经济性状和农艺性状的改善具有显著作用。试验最优处理组合为A2B3C3D1和A2B3C2D1,即品种陕911,密度5 25万株/hm2,施氮量375kg/hm2,施磷量195kg/hm2或150kg/hm2。  相似文献   
22.
陕西商洛春玉米品种密度施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玉米品种、密度、施氮量、施磷量四因素三水平试验表明,密度是影响洛南川道地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品种对玉米经济性状和农艺性状的改善具有显著作用。试验最优处理组合为A3 B3 C1 D2,即品种掖单19,密度6.0万/hm2,施氮量255 kg/hm2,施磷量75 kg/hm2。  相似文献   
23.
童年’是用‘07GA5’作母本,‘07GD10’作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抗病厚皮甜瓜新品种。植株长势稳健,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4 kg,果皮光滑,金黄色,果肉橘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 ~ 18%,耐贮运。全生育期90 ~ 102 d,果实发育期28 ~ 32 d。抗病、抗逆性较强。适应于陕西、河北、甘肃、内蒙古等地区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24.
采用裂区设计,观测不同处理小麦生长发育、土壤水分利用以及产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小麦基本苗随之减少,单株分蘖、次生根、干物质、成穗数、穗粒数也有同一趋势;从春季最干旱时期的土壤水分测定结果看,培土处理土壤水分含量高于镇压而小于镇压加培土处理;6 cm处理平均产量为191.7 kg·667m-2,比平播处理增产25.2 kg·667m-2,达到显著标准。试验结果表明,渭北旱原东部可以进行小麦留沟播种,适宜留沟深度为6 cm,超过10 cm则减产。在土壤墒情合适的情况下,采用镇压结合培土保墒效果比单纯镇压或培土明显。  相似文献   
25.
土壤活性水一号剂型内含多种有益菌类。在陕西西安阎良区进行的甜瓜根部冲施试验表明,其可促进瓜蔓伸长、根系生长、叶面积系数增加、植株抗病性增强,最终提高甜瓜产量品质,尤以幼苗期、初果期两次施用效果明显。土壤活性水一号剂型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增产提质作用明显,可在陕西渭北甜瓜种植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陕西省关中灌区玉米免耕覆盖播种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免耕覆盖技术的保水增产增值效果,2007年在陕西省杨凌区进行了不同播种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免耕覆盖播种比传统耕作1m土层土壤含水率高1.2%;能显著促进玉米幼苗生长和根系发育,孕穗期根系长度26.6m,比对照增加71.6%;每1hm2产量8408kg,增产11.3%,增值1991元。该技术能有效保蓄农田土壤水分,明显增加玉米产量、产值,可在关中灌区及同类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27.
陕西渭北冬季降雪时常伴有大风,且气温低,不易融化的雪片(粒)在地面环境的影响下分布不均·多被集中在风小的壕沟和埝下,宽广的农田留的甚少,农田补水效果差,通过对降雪分布不均的成因分析研究,提出降雪归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8.
薄皮甜瓜新品种"绿色经典"是以DA-1为母本、DB-5为父本配置的一代杂交种。植株生长势强,综合抗性好,适应性广;果实发育期30d左右;成熟果实梨圆形,果皮深绿色,果面光滑,果肉绿色,厚约2.5cm,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以上,平均单瓜质量0.52kg,耐贮运;667m~2产量4 100kg左右。适宜西北五省区保护地及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29.
渭北旱塬的主要自然灾害是干旱,尤以伏旱和春旱对农业生产威胁最大。为解决渭北旱作农业发展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节水增效的途径:加强生态治理,合理利用土地;稳定粮食生产,提高产量效益;搞好夏闲覆盖,增加降水贮备;革新耕作技术,达到节本增收。  相似文献   
30.
选取对洛南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的品种、播量、施肥量、覆盖方式四因子,进行配套栽培因子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条件下,影响小麦产量的因素为播量>施肥量>覆盖方式>品种。初步确定洛南县小麦行套种植的最佳因子处理组合为A1B2C2D2,即品种陕麦150,播量240万粒/hm2,施肥量P2O5135 N180kg/hm2,种植方式为地膜覆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