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70年代昆虫表皮几丁质合成抑制剂问世以来,发展很快,一度被许多国外农药公司的研究部门列为重点,并认为将是继拟除虫菊酯类之后的新一代杀虫剂,有许多好品种上市。我国也在70年代首先由苏州大学研制出苏脲系列化合物。正式投产为农药的有除虫脲(diflubenzuron)及灭幼脲,前者由唐山市化工所开发,现已将生产技术转让给石家庄黄磷厂;后者由通化市化工所开发,通化市农药厂生产。近年引进的国外品种在国内试验推广的有荷兰Duphar B.V.公司产品Dimilin(即除虫脲),日本石原产业的抑太保(IKI 7899,  相似文献   
32.
为适应当前科技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向山西临猗县临晋化工厂和河南汝南县精细化工厂提供技术,生产以下品种; 1.“松脂(碱)合剂”用于果树防治多  相似文献   
33.
 1980年和1981年的田间调查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陇南南部是新发现的条锈菌越夏区。它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包括武都、文县、成县、宕昌、舟曲和迭部等六县。康县也可能属于这一越夏区。从地理位置看,陇南南部越夏区把我国西南和西北两大片条锈菌越夏区连成一片,对交流这两个地区的越夏菌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4.
氟素剂(氟矽酸钠、氟化钠和氟钡剂)是目前国内防锈药剂中能够大量生产,而效果又较好的一类药剂。这类药剂药源广,制造简易,生产潜力大,价格低且耐贮藏,兼有保护和治疗的作用,在锈病已开始普遍发生时使用,效果仍然很好。但是这类药剂在有些地区使用时,容易造成药害,不如磺酸类药剂安全。由于这个原因,目前对它的使用价值和发展前途的看法还不完全一致。为此收集了国内近年来的一些试验结果,提出应用这类药剂的一些意见,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35.
洪锡午 《植物保护》1966,4(2):61-61
反应型:又叫感病型,是指植物受病菌为害以后产生的反应和外部表现出的不同病变。例如小麦锈病菌要在活的寄主上才能生存,不同小麦品种对锈菌的抵抗能力有很大差异,有的品种受锈菌侵染以后,根本不表现症状,是免疫型反应,有的  相似文献   
36.
西德拜耳公司基希尔博士(Dr.Dieter Kirsch)、纳根博士(Dr.Brvno Nacken)、王延柏先生等五位专家3月下旬至4月中旬来华,先后到青海、四川与我国有关单位合作进行药剂防治小麦锈病的试验。拜耳公司为这次试验,提供了两种内吸、广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