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52.
利用RNA介导的抗病性获得高度抗马铃薯Y病毒的转基因烟草   总被引:29,自引:8,他引:21  
 以马铃薯Y病毒坏死株系(PVYN)的RNA为模板,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扩增出长度为801 bp的非翻译的马铃薯Y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将扩增的片段克隆到pBSK的BamHI和KpnI之间并进行了序列测定。用BamHI和KpnI从重组克隆载体上切下该基因并插入到质粒pROKII内得到植物表达载体pPVYCP。通过根癌农杆菌(LBA4404)介导的方法转化烟草NC89,经卡那霉素抗性筛选、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获得82株转基因植株。Nor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转基因植株只在RNA水平上得到了表达。抗病性试验表明转基因植株之间抗性水平存在着差异,其中有7株是对PVYN高度抗病性的植株。转基因植株抗病特异性试验初步表明,对PVYN表现高度抗病的植株对PVYO也具有高度抗病性。  相似文献   
53.
 当采用嵌套引物P1/P7(U5/P7) U3/U5的巢式PCR检测植原体时,伴随着正常的0.85kb片段还经常扩增出一条额外片段。与其它常见的非特异性片段不同,该额外片段十分稳定,与正常片段总是同步出现,二者的强度呈正比。经测定,额外片段的大小为0.36kb。迄今,这一现象仅在采用P1/P7(U5/P7)-U3/U5引物的巢式PCR中出现。在采用P1/P7、U5/P7或-U3/U5引物的常规PCR中从未出现过。另外,已知这一现象至少在葡萄黄化stolbur和榆黄化植原体的检测过程中出现。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方法是将额外片段从凝胶中分离出来,用不同的引物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重新扩增,同时结合已知的植原体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结果表明,该额外片段源于植原体16SrRNA基因上存在的一个与U5引物部分互补的位点。对额外片段的测序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分析的正确性。据此,指出了该额外片段在植原体检测中的可能用途。  相似文献   
54.
hpRNA的茎环比例对RNA介导的病毒抗性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Y病毒坏死株系(PVYN)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3'端50bp片段为hpRNA的茎,以pUC19不同长度的序列为hpRNA的环,构建了茎环比例分别为4:1、2:1、1:1、1:2、1:4和1:8的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品种NC89,获得了多种转基因植株。室内抗病性检测发现:不同茎环比例的hpRNA介导的病毒抗性效率不同;茎环比例为4:1、2:1和1:1时效率较高,抗性植株的比例达60%左右;随着环长度的逐渐增加,抗性植株的比例逐渐降低;当茎环比例为1:8时,抗性植株的比例仅为9.52%。South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于烟草的基因组中,且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与转基因的拷贝数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North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目的片段转录产物的积累量与植株的抗病性呈负相关,证明所获得的抗病性是RNA介导的。  相似文献   
55.
为探讨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的种群变异,采用RT-PCR方法从感染RBSDV山东分离物RBSDV-JN1的水稻中克隆该病毒的S10片段,并进行序列分析,进而构建包含RBSDV-JN1的CP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诱导表达;并以表达的融合蛋白为抗原,制备病毒的多克隆抗体。结果显示:S10片段全长为1 801 bp,包含1个1 677 bp编码框,编码558个氨基酸的外壳蛋白(CP);与GenBank已注册的19个RBSDV的CP基因序列相比较发现,病毒各分离物间核苷酸的序列相似性为90.5%~99.8%,氨基酸的序列相似性为95.9%~100.0%;地理位置较近的分离物间序列相似性较高,RBSDV种群分布呈现区域性差异。原核表达载体pET-RBSDV-CP经IPTG诱导,获得了分子量约为63 kD带有His标签的目的蛋白。用该蛋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经ELISA、Western blot和Dot-blot ELISA检测显示,效价为1:81 000,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56.
从山东省感病的烟草上分离获得了一烟草蚀纹病毒(TEV)分离物,命名为TEV-SD1.根据已报道烟草蚀纹病毒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CP)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2条引物,通过RT-PCR扩增得到长度约800bp的目的片段.将目的片段与质粒pET-22b( )连接,构建了包含TEV CP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EV-CP,并导入大肠杆菌BL21中.序列分析表明:TEV-SD1的CP基因全长789bp,编码263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TEV 5个分离物CP基因相比,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4.1%~98.6%.37℃培养条件下,BL21/pETEV-CP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的TEV CP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3 kDa.以表达的融合蛋白为抗原,免疫家兔,制备的抗血清的效价为1/2048,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57.
 为探索核基质结合区(matrix attachment regions,MARs)对RNA介导的病毒抗性的影响,我们将从烟草中克隆到的核基质结合区TM2构建在包含马铃薯Y病毒全长非翻译CP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RPVYCPN的表达盒的两侧,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RTM2CPNTM2。采用农杆菌介导基因转化法,将表达载体pRPVYCPN和pRTM2CPNTM2转入烟草品种NC89中,分别获得了144株和344株转基因烟草。抗病性检测发现,核基质结合区的存在能明显提高RNA介导抗性的产生效率。在含MARs转基因植株中,抗病植株的比率为15.1%,而不含核基质结合区的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比率则为8.3%。这一研究结果对抗病毒植物的分子育种和转基因表达调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8.
CP基因3''''端短片段介导的对马铃薯Y病毒的抗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明马铃薯Y病毒脉坏死株系(PVYN)CP基因3′端序列短片段的不同结构转基因诱导转基因植物产生RNA介导抗性的有效性。方法以PVYN的CP基因cDNA3′端202bp片段构建非翻译的正向重复和反向重复结构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烟草。结果攻毒试验表明前者没有一例转基因植株表现为抗病,而转化反向重复结构的转基因植株82.8%表现近似免疫的高度抗病型,Southern印迹杂交证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Northern印迹杂交结果显示反向重复结构转基因植物的抗病性与RNA的表达量呈现负相关。结论抗病性是RNA介导的病毒抗性。3′端短片段诱导产生的转基因抗病株比例比5′端短片段诱导产生的高。  相似文献   
59.
大麦黄矮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黄矮病是禾谷类.特别是麦类作物的重要病害。许多国家以及一些国际研究机构(如国际玉米、小麦研究中心CIMMYT)相继对该病害开展研究.寻找其防治途径。本文概述了黄矮病毒的研究进展。一、黄矮病的发生及症状禾谷类作物的黄矮病是由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简称BYDV)的侵染所引起的,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生。在50年代初,美国的一些研究者首次发现大麦的黄矮病是由一种病毒的侵染所引起的,井命名  相似文献   
60.
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与植物互作的分子生物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是植物病毒中最大的属,其基因组为一单链正义RNA,只包含一个开放阅读框架,基因表达的策略为先将基因组的开放阅读框架翻译成一大的多聚肽,再由病毒编码的蛋白酶将其切割成各个小的肽段。表达的产物在病毒的系统侵染、传播、症状表达中起不同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该属病毒与寄主植物之间互作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就植物对该属病毒的抗病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