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湖北省黄连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湖北省黄连叶斑病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获得病原菌菌株HL-1,通过形态学特征并结合基于ITS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并研究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黄连叶斑病病原菌分生孢子器黑褐色,大小为100.5~120.0μm×175.3~210.0μm;分生孢子无色,单孢,大小为2.0~2.5μm×4.1~5.4μm;该菌株ITS序列系统发育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其与耧斗菜茎点霉Phoma aquilegiicola(HM222537.1)的同源性为100%,通过形态学特征及分子鉴定结果确定该菌株为耧斗菜茎点霉。该病原菌在4~25℃内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0℃;不同光照条件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在供试碳(氮)源中病原菌对麦芽糖和蛋白胨的利用效果最好;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0℃、10 min。供试6种药剂中10%苯醚甲环唑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其EC_(50)最小,为0.03μg/mL。  相似文献   
22.
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ZJN1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BZJN1菌株最适发酵培养基为玉米粉25.0 g/L、鱼粉25.0 g/L、工业蛋白胨15.0 g/L、玉米浆5.0 g/L、碳酸钙1.0 g/L、硫酸镁0.3 g/L、磷酸二氢钾0.1 g/L。最适发酵培养条件为初始pH 7.0、培养温度30℃、接种量4%、转速220 r/min,在此条件下,发酵液芽孢数可达9.68×10~9 CFU/mL,相比初始基础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下的发酵水平提高了约2倍。  相似文献   
23.
本文研究了油菜田间常用除草剂精禾草克和乙草胺对油菜菌核病生防菌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的影响。结果表明它们对盾壳霉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精禾草克对盾壳霉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中浓度分别为2.95mg/L和7.80mg/L;乙草胺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中浓度分别为137.45mg/L和120.90mg/L。精禾草克可以抑制盾壳霉寄生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当精禾草克的使用量达田间使用浓度时,盾壳霉不能寄生核盘菌菌核;而乙草胺对盾壳霉寄生菌核的影响较小,在田间使用浓度1250mg/L时,盾壳霉仍可寄生菌核;乙草胺和盾壳霉在田间使用浓度条件下混合使用,60d后菌核腐烂指数与单独使用盾壳霉没有显著差异,均大于75。上述结果表明在田间使用量条件下,乙草胺可以和盾壳霉生防制剂混用,而精禾草克不宜和盾壳霉混用。  相似文献   
24.
贯叶连翘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贯叶连翘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繁殖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内容,旨在为广大药农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5.
杜仲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在恩施州有久远的种植历史,但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制约杜仲产业的发展,通过研究杜仲苗期和成株期病虫害发生情况,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恩施州杜仲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为探究厚朴凋落叶分解的化感效应,采用盆栽试验,以不添加凋落叶为对照组(CK),设置4个凋落叶添加水平,研究厚朴凋落叶在土壤中分解对湖北贝母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苗期,湖北贝母的株高、叶长、叶宽、叶面积、鳞茎长、鳞茎宽、鳞茎鲜重和叶绿素含量表现为低剂量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高剂量处理显著抑制(P<0.05);花期和始枯期,湖北贝母的株高、叶长、叶宽、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则呈明显的“低促高抑”规律。而湖北贝母的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在不同发育时期变化规律不同。随着厚朴凋落叶剂量的增加,综合效应值先增大后减小,具体排序为:T2(10.50 g·kg-1) (1.16)>T1 (5.25 g·kg-1) (0.44)>T3 (15.75 g·kg-1) (0.02)>T4(21.00 g·kg-1) (-0.99)。主成分分析表明,苗期,叶绿素和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是影响湖北贝母生长的主要指标;花期,叶长、叶宽、叶面积和株高等地上性状可作为表征湖北贝母生长的主要指标;而始枯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则成为影响湖北贝母生长的主要指标,鳞茎长、鳞茎宽、鳞茎鲜重等地下性状可作为湖北贝母生长的主要研究指标。综上所述,低剂量厚朴凋落叶处理显著促进湖北贝母的生长,而高剂量的厚朴凋落叶则显著抑制湖北贝母的生长,且当厚朴凋落叶剂量为10.50 g·kg-1时,湖北贝母生长状况最佳。  相似文献   
27.
本研究以不加药剂处理为对照,探究多菌灵、吡唑醚菌酯、异菌氟啶胺、精甲咯菌腈4种药剂处理对苍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缓解苍术的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4种药剂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苍术的出苗率(P<0.05)。苗期,吡唑醚菌酯处理显著提高了苍术的株高,较对照提高了67.90%。生长旺盛期,多菌灵及吡唑嘧菌酯处理下苍术叶绿素a (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3.95% (14.85%)及17.88% (12.00%)。多菌灵、吡唑醚菌酯及异菌氟啶胺处理下苍术叶绿素b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较对照分别提高了41.95%、26.44%及17.91%。多菌灵及吡唑醚菌酯处理下苍术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7.27%及19.45%。4种药剂处理均提高了苍术的产量,吡唑嘧菌酯下苍术产量最大(3537.67 kg/hm2),较对照提高了22.62%。综上,4种药剂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苍术的出苗率,促进了苍术的生长,提高了苍术的产量。多菌灵、吡唑醚菌酯及异菌氟啶胺这3种药剂处理更有益于苍术的生长。  相似文献   
28.
为明确湖北省半夏菌核病的病原菌种类、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本研究依据柯赫氏法则、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等对半夏菌核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同时,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5种化学杀菌剂和4种生物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半夏菌核病病原菌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病原菌BXH1生长的最适pH 9,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牛肉浸膏。供试杀菌剂中,430 g/L戊唑醇悬浮液、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8%氟硅唑微乳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较强,EC50均小于1 mg/L。本研究结果为半夏菌核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