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24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香蕉枯萎病菌的致病性测定及其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分离自海南、广东的18个香蕉枯萎菌菌株为试验材料,进行致病性测定及RAPD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自粉蕉的12个菌株为1号生理小种,而分离自巴西蕉的6个菌株为4号生理小种;1号生理小种菌株侵染粉蕉的发病率与4号生理小种菌株侵染粉蕉、巴西蕉的发病率都是100%;采自海南三亚市荔枝沟镇的15号菌株为强致病性的菌株,与其它5个4号小种菌株相比,差异显著;RAPD分析能区分1号4号生理小种,菌株的地理来源,致病力;引物OPM-15能用来鉴定1号和4号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12.
以‘巴西蕉’为对照,从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和抗病性等方面对香蕉新品系‘热科2号’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科2号’的综合农艺性状与对照相近,其中株高、果指长宽及产量均高于对照。此外,‘热科2号’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抗性好,田间发病率为4.1%,较对照巴西蕉低75%,对其它病虫害的抗性则与对照相当,适宜在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发生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3.
从海南省东方市、三亚市采集芒果畸形病组织,运用柯赫氏法则证实分离物为该病的致病菌。采用Fusarium mangiferae的特异性鉴别引物1-3F/R和AF1对致病菌进行PCR鉴别,结合形态特征将其鉴定为F. mangiferae,这是芒果畸形病在海南省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温、湿度对芒果叶片上的胶孢炭疽菌分生孢子萌发及附着胞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胶孢炭疽菌分生孢子在12~37℃范围内均可萌发,且形成附着胞,适宜温度24~28℃。接种6 h后,附着胞开始形成,9~12 h为附着胞形成高峰期;分生孢子在相对湿度90%~100%范围内均可萌发,且形成附着胞。相对湿度越高越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及附着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自2003年6月至2010年1月,我们通过采集或交流的方式共得到海南、广东、福建、云南和广西等省区的35个市县的56个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bense Race 4菌株,并通过盆栽伤根淋灌法接种巴西蕉苗,系统性地评价了56个Race 4菌株的致病力。实验结果表明:供试的56个Race 4菌株表现出了很明显的致病力分化,其中,强致病力的菌株有29个、中致病力的有9个、弱致病力的有18个,分别占供试菌株的51.79%、16.07%、32.14%。  相似文献   
16.
巴西橡胶树品系对棒孢霉落叶病的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巴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接种和其毒素接种分别测定了国内天然橡胶主产区9个主栽品系的抗病性,结果表明过滤灭菌毒素划伤接种橡胶离体小叶片可以产生与分生孢子接种相似的症状,而不划伤接种则不产生病害症状;121℃、20 min湿热灭菌毒素接种无论划伤与否均不产生病害症状;分生孢子和病原菌毒素两种接种方法所测橡胶品系的抗病性之间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毒素接种可以用来代替病原菌接种测定橡胶品系的抗病性。抗病性测定结果显示,供试9个巴西橡胶树品系中,PB86、热研88-13、南华1、PR107、热研7-33-97对病原菌表现出高抗,而RRIM600、南强1-97、热研44-9则表现高感,GT1则表现中感。  相似文献   
17.
通过菌落生长速率法对我国芒果新病害——芒果畸形病病菌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进行室内药剂筛选,以期为该病害的大田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从9种单剂EC50和斜率综合来看,咪鲜胺锰盐(EC50为0.075μg/mL、斜率0.85)和多菌灵(EC50为0.3μg/mL、斜率3.69),应用潜力最大,其次是戊唑醇、丙环唑、氟硅唑、多.福.溴菌腈和甲基硫菌灵。29个复配组合中仅有3个配比组合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丙环唑与多.福.溴菌腈以2∶3配比时增效最明显;其次是咪鲜胺锰盐与多.福.溴菌腈、多.福.溴菌腈与甲基硫菌灵分别以1∶4和2∶3的配比也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用。其余组合则表现相加或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8.
芒果病害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列出了我国芒果主产区生产上发生危害的88种病害的名称、病原(因)、分布地点、为害部位和危害性。其中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共有113种,包括真菌、细菌、线虫和寄生植物等;22种生理性病害的病因有34种。  相似文献   
19.
 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Foc)引起的香蕉毁灭性土传病害,其中 4号生理小种(Foc4)能感染几乎所有的香蕉品系,危害最严重。SMART在线软件分析myosin-1基因具有肌球蛋白马达蛋白(myosin motor domain, MMD),肌动蛋白尾结构TH1(myosin tail)和 Src家族同源结构域SH3(src homology domain 3),与禾谷镰刀菌中氰烯菌酯靶标基因myosin-5具高度的蛋白同源性,相似性高达83%。利用Split-marker基因重组技术获得Foc4的myosin-1基因敲除突变体,Δmyosin-1突变株丧失了对氰烯菌酯的敏感性,菌丝生长缓慢,产孢量减少且孢子畸形,对香蕉致病力严重下降,证实myosin-1是氰烯菌酯在Foc4中的作用靶标基因。外施靶向myosin-1体外转录的dsRNA,能抑制菌丝的生长,降低菌丝活性;菌丝膨胀扭曲分枝增多,出现典型的球状结构,与氰烯菌酯处理后的表型一致。在盆栽活体人工接种实验中,体外施用dsRNA可以明显抑制枯萎病外部症状的发展,推迟发病时间,赋予寄主抗性,结果说明体外施用dsRNA可以作为新型杀菌剂防治香蕉枯萎病。综上,myosin-1基因作为氰烯菌酯在Foc4中的靶标基因具有高度的序列保守,在调控菌丝生长发育,产孢以及致病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外施dsRNA具有防治香蕉枯萎菌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20.
巴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菌寄主范围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43科74种热带胶林杂草、果树、园艺植物为供试植物,通过离体叶片接种法,测定了巴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菌的寄主范围。结果表明,该病菌能侵染葫芦科、无患子科、大戟科、番木瓜科、锦葵科、菊科、茄科、旋花科、苋科、豆科、天南星科、木樨科和楝科共13科24种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