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藏东南高山松种群分布格局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树木定位、角尺度法和最小距离对藏东南高山松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山松在幼苗向幼树和立木的发育过程中,空间分布格局由随机向趋于均匀和均匀的空间格局方式转变,是一种空间协调的结果.不同发育阶段中幼苗林木之间适宜生长空间的最小距离为0.66 m,平均株距1.16 m;高山松幼树林木之间的最小距离为0.84 m,平均株距1.30 m;高山松立木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30 m,平均株距2.37 m.  相似文献   
12.
记述采自西藏林芝地区毛蚜蝇属1新种:西藏毛蚜蝇(Dasysyrphus xizangensis sp.nov.)。新种近似角纹毛蚜蝇(Dasysyrphus postclaviger(tysetMoucha,1962))。新种翅痣暗褐色,后足跗节背面黄色。后者翅痣黄色,后足跗节黑色。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理工学院动植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13.
记述西藏林芝地区八一镇食蚜蝇科的访花昆虫2亚科46种,隶属于8族、28属,其中包括西藏新纪录22种。它的区系特点是:单纯的古北区(8种)、东洋区(7种)种类数量基本相当,古北+东洋区共有种丰富,所占比例最大(占30.43%),而且新北区、非洲区、澳洲区的种类也占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EF-1a基因在毛壳菌(Chaetomium Kunze)属内种间的鉴别能力,采用23株毛壳菌进行EF-1a基因序列分析。通过碱基变异结果分析可发现23株毛壳菌的EF-1a基因体现出较大的变异性,通过邻近法构建EF-1a基因的系统发育树,23株毛壳菌被划分在8个分枝上,分别归属于7个不同的种。EF-1a基因不仅可以用来区分毛壳菌属的一些形态差异较大的种,如粪生毛壳(C.funicola),大果毛壳(C.megalocarpum)、球毛壳(C.globosum)和马德拉斯毛壳(C.madrasense),还可以用来区分一些形态上非常相似的种,如:印度毛壳(C.indicum)、粪生毛壳(C.funicola)和(C.erectum)、球毛壳(C.globosum)和近缘毛壳(C.subaffine)类群。同时,对一些通过形态特征不能确定的种也可以进行初步鉴定。因此,EF-1a基因可用于毛壳菌属内不同种的鉴定。  相似文献   
15.
整理2020年采集自西藏林芝市色季拉山夜蛾科标本发现3中国新记录种:黄褐美冬夜蛾Tiliacea melonina (Butler, 1889)、影翠青夜蛾Diphtherocomechloronympha (Hreblay, 1999)、白带秀夜蛾Apamea fasciataLeech, 1900.对其研究种类进行了详细的外部形态特征和外生殖器描述,并给出其清晰成虫图、外生殖器图以及国内外分布信息。研究标本保存于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