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王亮亮 《湖南农机》2016,(11):121-122
儿童式论文承载着儿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在过程中既有获得知识的方式,又有真实的收获.这里的"论文"不能等同于大人眼里的"论文",他们的观点或许很幼稚,论说过程也不是很成熟,结构甚至不是很完整,但是意在锻炼他们的思维、文体感形成、思想的沉淀、作文水平的提升等等.  相似文献   
32.
提高森林资源保护意识,树立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观、自觉保护森林资源,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33.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3 种伏马毒素含量的方法。通过优化前处理及实验条件,外标法定量,考察线性关系、加标回收率、精密度、检出限及定量限等指标。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3 种伏马毒素的检出限分别为10、5、5 μg/kg,定量限分别为30、15、15 μg/kg;在3 个不同加标水平下,3 种伏马毒素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1.6%~95.7%、89.5%~94.4%、88.6%~92.3%,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34.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水溶肥料润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表面张力和直接测量润湿面积的方法,考查了安融乐和莎梵婷2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对不同水溶肥料润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水溶肥料喷施液中需添加的生物表面活性剂量略有差别,但整体来看,当安融乐的添加量为005%(V/V)时,对各种水溶肥均可以起到较好的增加润湿性能的效果;莎梵婷的适宜添加量为04 g·L-1,但不适用于偏酸性的中量元素或微量元素水溶肥。  相似文献   
35.
以莲子、脱脂奶粉为主要原料,采用模糊数学与正交试验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研究凝固型莲子酸奶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当莲子粉与奶粉按1∶5的料水比制成悬浮液时,莲奶比1∶2,加糖量5%,接种量4%,42℃下发酵4 h,可制得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优产品,影响莲子酸奶品质的因素大小为莲奶比接种量发酵时间加糖量。  相似文献   
36.
食源性兴奋剂是体育竞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梳理了食源性兴奋剂污染来源、主要检出的兴奋剂类型及物质,分析了误食的主要原因,总结了食源性兴奋剂的相关标准法规和检测依据,综述了食源性兴奋剂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并针对研究现状展开讨论与提出建议,为加强体育赛事供应食品中食源性兴奋剂的预防控制与监测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7.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被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与乙酰胆碱酯酶共价结合,从而抑制其正常的生物活性,但此类农药的无节制使用导致其大量残留于生态环境中,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生存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作者基于量化反应性指数,采用遗传/偏最小二乘法,对氨基甲酸酯与其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预测方程的决定系数 (R2) 均在0.8以上,采用留一法和自举法交叉验证的R2均在0.7以上;一致性模型的R2为0.823,均方根误差为0.369,获得了较好的预测模型。同时发现,量化反应性指数的引入有效增强了模型的可解释性,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和验证氨基甲酸酯与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机理。本文所得到的模型可为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活性预测和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脲酶/硝化抑制剂减少农田土壤氮素损失的作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氮肥过量施用加剧了农田土壤氮素损失,如增加NH3挥发、N2O排放及硝酸盐淋洗等,这将降低空气和水体质量并对全球气候产生负面影响。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可延缓土壤氮素转化,降低土壤活性氮对环境的负面效应,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和双氰胺(DCD)。本文重点阐述了脲酶抑制剂NBPT和硝化抑制剂DMPP、DCD在农田土壤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对环境和农学效应的影响,并揭示影响其施用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NBPT与尿素或有机肥配合施用后能够减少土壤NH3挥发、N2O排放和NO3-淋洗,并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与NBPT类似,两种典型硝化抑制剂DCD和DMPP均能降低土壤N2O排放和NO3-淋洗并提高作物产量,但某些环境条件下也会增加土壤NH3挥发损失。不同农田生态系统中脲酶/硝化抑制剂的作用效果与抑制剂种类、降雨或灌溉量、土壤pH值和黏粒含量等因素有关。在未来的生产实践中,应根据抑制剂在不同土壤环境下的作用特征来更加科学合理地施用抑制剂。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畜禽产品的需求增大,使得畜禽产品的市场也逐渐增大。便出现了大量的小型畜禽散养户,因其对畜禽疾病这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所以基层兽医的作用便显得尤为重要。增加基层兽医的数量以及培养一些素质与技能较高的基层兽医,是摆在人们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0.
从食用菌的文化以及栽培技术等层面着手,深入分析了现阶段旅游农业观光园中食用菌的重要性,并依实际情况,制定了食用菌与旅游农业观光园有效融合的对策和方式,提出了设计的具体内容,主要涵盖前期规划以及总体布局等。同时,利用相对合理的手段,将食用菌农业主题旅游观光园设计理论融入到实际的设计中,进而形成了具有一定合理性的规划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