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4篇
  88篇
综合类   5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洞庭湖区农业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生态安全是一定时间尺度内,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保持其自身正常结构与功能和满足人类持续发展需要的状态。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在分析农业生态安全面临的问题、构建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GIS技术,采用“农业生态不安全指数”对洞庭湖区各县(市)的农业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湖泊调蓄功能衰退,洪涝灾害威胁加剧,水土流失严重,环境蒋染加重是洞庭湖区农业生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洞庭湖农业生态安全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生态农业生态不安全指数由湖边向丘陵、山地区递减。本研究成果可直接为洞庭湖区生态环境保护及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其研究方法可为区域农业生态安全评价借鉴。  相似文献   
72.
应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分析了湖南省1949~2002年洪涝灾害成灾面积波动情况。结果表明:湖南省洪涝灾害成灾面积存在着准3年、准8年和准22年左右特征时间尺度的周期性波动;分析各时间尺度周期性振荡的贡献率,其中以准3年时间尺度成灾面积振荡的贡献最大,即湖南省洪涝灾害成灾面积波动以准3年时间尺度为主;从各时间尺度的振荡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洪涝灾害成灾面积的波动频率增加,洪涝灾害成灾面积仍处在增加阶段,同时近年来洪涝灾害成灾面积振荡幅度增大,即某些年份可能会出现大灾,说明湖南省洪涝灾害强度加剧,频度增加。并进一步分析了洪涝灾害加剧的成因,提出相应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73.
湖南省不同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简述了湖南省不同类型区6种高效生态农业典型模式,并系统分析其结构演变,揭示了生态农业发展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比较利益驱动、技术构成与科技进步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4.
研究洞庭湖区农业生产格局及措施对农田害鼠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稻田鼠密度高于棉花地 ,初冬稻茬地鼠密度高于油菜地 ,开春后油菜地鼠密度高于稻茬地 ;无酚棉田鼠密度高于有酚棉田 ,田埂硬化农田鼠密度显著低于未硬化田埂农田。早稻播种、双抢和晚稻收割等全局性农事活动可改变生境导致鼠迁移扩散而对农田害鼠种群数量变化产生一定影响 ,且因地区和鼠种而异 ,但受农田害鼠自身繁殖特性制约而对总鼠密度的影响呈不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5.
桂西北环境移民安置区新垦蔗地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 1997年 3月至 1999年 12月 ,对桂西北环江县肯福环境移民示范区 ,新垦中坡蔗地、下坡蔗地、谷地蔗地及未开垦的自然植被 4种类型土壤水分动态的定位观测 ,弄清了新垦蔗地 0— 6 0 cm土层土壤水分的周年变化规律 ,同时探明了不同季节一次性降雨对土壤有效水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湖南省大型水库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型水库具有多种服务功能,论文在建立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下,用定量方法,对湖南省19座大型水库的部分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各大水库服务功能总价值545.778亿元,其中蓄水与供水价值24.97亿元,水力发电62.14亿元,水产养殖129.03亿元,灌溉增产粮食10.72亿元,调蓄洪水318.71亿元,土壤持留价值0.208亿元。并认为,今后必须从保护水库,开发库区旅游资源,科学调度水库等方面加强科学管理,以充分发挥大型水库服务功能的最大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77.
78.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是世界著名的脆弱生态区,受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生态因子和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等人为因素的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各种生态问题突出,区域差异尤为明显,制约着区域的协调持续发展。本文以桂西北河池地区为研究对象,从分析研究区的脆弱生态特征和主要生态因子入手,运用统计软件SPSS11.5对相关因子进行关联度分析来确定指标和权重,以算得的生态环境脆弱度为基础,把河池地区划分为轻度脆弱类型、中度脆弱类型区、强度脆弱类型和极强度脆弱类型四种生态类型,针对各生态脆弱类型的特征进行空间差异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开发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9.
利用野外定位观测数据,研究了红壤坡地油茶林及其自然恢复植被下土壤水势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水势及其变异系数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旱季土壤水势低于雨季;再分布过程中土壤水势动态变化主要受降雨量影响,油茶林30~110cm土壤水势变化幅度、变化速度大于同深度恢复区;随着裸地自然恢复成草丛,恢复区土壤水势变化强度较大的层次从0~10,0~20,0~30cm逐渐加深;降雨人渗及再分布过程中零通量面从表层至深层经历了发散与聚合型相互转换的循环过程,表明了不同层次土壤水分的上下交替运移规律;油茶林具有比恢复区复杂的零通量面类型及发生与迁移转变规律。  相似文献   
80.
喀斯特地区特殊的二元水文地质结构增加了水文过程研究的难度。大气降水是流域水循环的重要输入因子,研究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探讨该地区水汽来源、径流划分、水分滞留时间等水文过程。该文以桂西北环江地区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为例,基于2009年4月-2011年8月的降雨、温度资料以及月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数据,分析了降水分布及其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季节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地大气水线与全球大气水线存在一定的偏离,表明研究区降水云气形成过程中汽、液两相同位素分馏不平衡的程度偏大。过量氘年平均值为14.21‰,旱雨季不同,反映了水汽来源的差异。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季节变化呈现正弦波动的特性,波动周期和振幅受纬度及季节因素的影响明显大于降水量及温度,表明大尺度环境因素的影响占主导地位。该研究为基于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喀斯特地区流域尺度水文过程研究奠定了基础,对深入分析该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生态水文效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