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7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山东省葡萄几种主要病毒病调查及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采自山东省不同葡萄园类别的葡萄样品,采用PTA-ELISA法和Dot-ELISA法对葡萄茎痘相关病毒(GRSPaV)进行了检测,采用DAS-ELISA法对葡萄卷叶病的3个毒原(GL-RaV-1-、2-、3)进行了检测。GRSPaV检测结果表明:检测的61个品种518个样品,阳性样品率33.6%,阳性品种率73.8%,其中资源圃样品阳性率32.7%,生产园样品阳性率34.0%。对检测到阳性样品辅以RT-PCR法验证,2对引物均扩增出了预期片段,分别为解旋酶基因340 bp片段、CP基因842 bp片段。GLRaV-1-、2-、3的检测结果表明:鲜食品种3种病原的阳性样品率分别为33.7%、7.1%、62.2%,酿酒品种阳性样品率分别为35.1%、16.2%、54.1%,综合3种病毒的阳性样品率为76.3%,品种感染率87.7%。通过该类研究对推动国内葡萄无毒化生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影响玉米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有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以几个玉米杂交种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了2,4-D浓度、幼胚大小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及AgNO3和MET浓度对玉米愈伤组织分化成植株的影响。结果表明,2,4-D浓度为2 4mg/L,幼胚大小在1 0~2 0mm之间时,玉米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且质量较好。8mg/L的AgNO3可以明显提高玉米再生率。MET可以有效抑制玉米苗徒长,大大提高玉米再生苗的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23.
选用6种化学农药及其不同剂型对小麦锈病、白粉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粉唑醇、戊唑醇、三唑酮、丙环唑、氟环唑等防效平均在75%左右;中、高剂量平均防效为80.44%~85.12%。  相似文献   
24.
2015—2017年对采自山东、河南、辽宁、黑龙江及陕西等省份的具有TuMV症状的大白菜、萝卜样品进行检测,测序获得了214个TuMV CP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3个特点:各地大白菜、萝卜TuMV CP序列分离物大致归属于world-B和basal-BR 2个组;TuMV分离物归属既有寄主关联性,又有地域性;同一地点的物种内TuMV分离物表现较好的一致性,但也存在多样性。研究结果为十字花科蔬菜抗TuMV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为明确山东省甘薯病毒种类及发生现状,本研究对7个甘薯种植区进行调查及样品采集,通过RT-PCR/PCR技术分析山东省甘薯病毒种类及侵染类型。结果显示,140份甘薯样品中感染甘薯病毒的样品有133份,共检出7种甘薯病毒,其中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检出率最高;由多种病毒复合侵染的甘薯样品占77%,单个甘薯样品中最多检出6种病毒,复合侵染组合共33种。表明山东甘薯病毒复合侵染情况严重,是威胁甘薯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6.
棉花是山东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历史上种植面积高达135万hm~2,现约53~67万hm~2左右。棉花苗期病害是影响山东优质棉基地生产中苗全、苗壮的重要因素之一,制约着棉花的优质高产。病虫灵1号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防治棉花苗期病虫害的新型药剂,作者以20%甲基立枯磷乳油拌种处理为常规药剂对照,研究病虫灵1号对棉花棉期立枯病  相似文献   
27.
大豆不同外植体组织培养及再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不同大豆品种的顶芽、胚轴、子叶节、子叶、叶片等做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再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诱导分化芽的能力差别较大,供试品种中,辽豆11号和辽豆10号的再生能力较强,诱芽率分别为39.8%和36.0%。对诱芽率的影响,经L_(16)(4)~5正交实验可知外植体>品种>培养基。外值体对诱芽率影响依次为:子叶节>顶芽>子叶>下胚轴。6-BA对不同外植体诱导芽发生的适宜浓度不同,顶芽、下胚轴为0.5mg·l~(-1),子叶为1.0mg·1~(-1),成熟子叶为4.0mg·L~(-1)。  相似文献   
28.
基因转化技术在大豆育种上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在大豆上常用的离体遗传转化的方法 ,如土壤农杆菌介导法、电击、PEG/电击、基因枪、花粉管通道等。并讨论了这些方法在大豆育种品质改良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29.
山东鲜食葡萄主要类病毒的鉴定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山东省鲜食葡萄主产区采集的149份疑似感病葡萄叶片进行RT-PCR检测,明确本地区类病毒的发生情况及种类,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提取叶片总RNA后,用目前国内报道的葡萄黄斑类病毒1(Grapevine yellow speckle viroid 1,GYSVd1)、葡萄黄斑类病毒2(Grapevine yellow speckle viroid 2,GYSVd2)、澳大利亚葡萄类病毒(Australian grapevine viroid,AGVd)、啤酒花矮化类病毒(Hop stunt viroid,HSVd)和柑橘裂皮类病毒(Citrus exocortis viroid,CEVd)的特异性引物对采集的具有黄化、斑驳、皱缩和畸形症状的葡萄叶片进行RT-PCR检测并测序,同时建立系统进化树。【结果】GYSVd1、GYSVd2、AGVd和HSVd均得到了预期大小的目的片段。测序表明,山东省鲜食葡萄主产区GYSVd1、GYSVd2、AGVd和HSVd的分离物序列与Gen Bank已报道分离物序列一致性均超过90%。【结论】山东省鲜食葡萄主产区受到上述4种类病毒的侵染,并且在自然条件下常发生复合侵染。其中GYSVd2为山东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