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研究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pd1基因的功能,构建了该基因敲除突变体并对其表型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野生型菌株相比,fpd1基因敲除突变体生长减慢,产孢量显著降低,对巴西蕉的致病性明显减弱;fpd1基因可能在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的产孢、生长发育和致病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fpd1基因的功能和尖孢镰刀菌的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香蕉条斑病毒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一种特异、灵敏、快速的新型基因检测技术。本研究以香蕉条斑病毒(Banana streak virus,BSV)ORF3保守区域为基础针对6个特定区域设计并筛选了4条LAMP扩增引物,通过对LAMP反应中MgSO4、dNTPs、Betaine等主要试剂浓度进行优化,建立了香蕉BSV的LAMP检测方法,63℃反应90 min后通过在反应产物中添加SYBR Green Ⅰ染料后颜色的变化,肉眼即可判断检测结果。LAMP具有极高的检测特异性和灵敏性,其检测下限约为3.2 ng·μL-1,是PCR检测灵敏度的25倍,能快速、准确地对疑似样品进行检测,本研究对华南地区部分疑似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LAMP阳性检出率比PCR检出率高。本文建立的BSV LAMP检测方法是对BSV检测方法的拓展和延伸,为香蕉病毒的快速检测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复合微生物肥料对香蕉枯萎病防控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以枯草芽孢杆菌BLG010和淡紫拟青霉E16这2株防控香蕉枯萎病的专利菌株制备的3种复合微生物肥料(CMF1、CMF2和CMF3)对香蕉枯萎病发病率、香蕉生长指标、病原尖孢镰刀菌FOC和生防菌株BLG010和E16在香蕉根际定殖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CMF1、CMF2和CMF3均明显降低香蕉枯萎病的发病率,分别降至60.00%,44.44%,26.67%;(2)与对照相比,CMF1、CMF2和CMF3处理能够显著提高香蕉生物量,株高、茎围、地下部和地上部鲜重,分别提高24.46%~44.80%,40.17%~101.43%,18.78%~47.06%,75.88%~109.11%;FOC数量下降11.57%~49.07%,BLG010和E16在根际中的定殖量分别提高27.55%和32.80%;(3)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根际中尖孢镰刀菌荧光强度减弱,体积缩小;(4)相关性分析表明,香蕉枯萎病发病率与尖孢镰刀菌FOC数量呈正相关,E16菌株数量与BLG010菌株数量呈正相关。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不仅提高了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而且促进香蕉生长和提高根际的生防菌株数量,具有较大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14.
香蕉黑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的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香蕉黑腐病菌可可球二孢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与其它香蕉病原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rDNA-ITS)ITS1和ITS2间序列差异,设计了特异引物Bth-S(5'-TCTCCCACCCTTTGTGAAC-3')和Bth-A(5'-AAAAGT-TCAGAAGGTTCGTC-3'),利用此引物对包括可可球二孢菌在内的21个菌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只有4个可可球二孢菌菌株扩增到422bp特异带,其它17个菌株无扩增产物。灵敏度测试结果表明此特异引物能对1pg的可可球二孢菌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对自然感染黑腐病的香蕉果实组织和接种可可球二孢菌或多种香蕉病原真菌混合接种的果实组织进行检测,Bth-S和Bth-A引物对不仅能够在自然感染黑腐病果实组织中特异检测到可可球二孢菌,而且能在未显症和发病的接菌香蕉果实组织中特异检测得到可可球二孢菌。这为香蕉可可球二孢菌潜伏侵染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香蕉叶斑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外技术壁垒的逐步建立,香蕉叶斑病逐渐成为制约国内香蕉市场开放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对其病原菌的各项基础研究是充分了解病原-寄主互作及其抗病机制研究的前提。根据国内外近年来香蕉叶斑病的研究概况,对香蕉叶斑病的历史、主要症状、病原菌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病原菌的分离、监测和鉴定技术、病害的流行条件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综述。认为,目前为了提高国际市场的地位,对外来有害生物进行高效预防,国内外对香蕉叶斑病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对病害的早期检测和有效预防上;在对病原和作物互作机制的研究方面,根据其他病原菌的研究模式,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传统的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结合,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相互论证,是推进香蕉叶斑病深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辽宁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于2015年11月,调整后面积较调整前增加2 296.5hm2,增加率17%;区内人口数量减少1 820人,调出45%;耕地面积比调整前减少264.18hm2,调出率为27.02%;森林覆盖率增加了12.4个百分点。增加了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提高了森林生态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7.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绿色木霉菌H06菌株产孢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首先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产孢的3个主要因素:装液量、接种量和培养温度.在此基础上运用最陡爬坡路径法逼近最大响应值区域,最后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主要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及最佳条件.结果显示,绿色木霉H06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转速200 r/min,装液量74.70 mL/250mL,接种量5.83%,pH 7.5,温度29.50℃,培养时间72 h,菌龄48 h.H06菌株最大理论孢子含量为7.64×109个/mL.经3次平行试验验证,实际平均孢子含量与预测孢子含量相近,比之前的孢子含量提高133%.  相似文献   
18.
通过病害症状观察、分离菌致病性测定,以及分离菌株的形态和培养性状观察、rDNA-ITS序列分析将从莲雾果实上分离到的菌株FJAT-9860鉴定为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菌株FJAT-9860在PDA培养基上菌落最初为白色,后逐渐变为灰色到黑色.分生孢子为单细胞,无色透明,椭圆形至圆形.ITS序列分析表明,菌株FJAT-9860与Lasiodi plodia theobromae strain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9%.该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生长pH值为8.0,不同碳源对菌株FJAT-9860的生长影响不同,最佳碳源为甘露醇.  相似文献   
19.
专利是指经过申请、审查和批准手续,并受到法律保护的发明创造。专利可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一般说来,发明专利是指开辟一个新领域的发明创造或具有较高创造性的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主要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作出的革新方案;外观设计是对产品的外形、图案、色彩或  相似文献   
20.
香蕉枯萎病镰刀菌ITS序列的PCR扩增及其分子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ITS序列设计合成的三条引物:FusF1(5′AACCC CTGTGAACATACCACTTG3′)、FusR1(5′GAGGAACGCGAATTAACGCGAC3′)和FusR2(5′GACGATTACCAGTAGCGAGGGT3′)构成引物对A(FusF1/R1)和B(Fus F1/R2),对尖廉孢菌古巴专化型病菌进行PCR特异扩增试验,结果表明,两对引物对引起香蕉枯萎病的镰刀菌全基因组DNA分别有338bp和408bp的特异扩增产物;在镰刀菌种以上的阶元有较好的分辨力;对目标菌株的检测下限分别是A(100fg)、B(10pg);而且B对香蕉感染枯萎病的病组织有相应的扩增产物,表明该引物对可用于香蕉枯萎病的早期鉴定和病原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