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2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45篇
  27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了干旱年份下钾、锌、锰配施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了数学回归模型,知三因子作用大小顺序为:钾>锰>锌。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得到晋南中肥力地冬小麦产量>4500kg/hm^2。在95%置信区的最佳农艺组合方案是:氯化钾395.700-508.35kg/hm^2,硫酸锌74.85-104.1kg/hm^2,硫酸锰78.75-103.35kg/hm^2。  相似文献   
92.
钾对优质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加入WTO对农产品质量的冲击,如何提高小麦品质以满足人们对面制食品的要求,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山西省小麦种植面积66.7万公顷,属国家强筋、中筋麦区,在优质强筋小麦生产中普遍存在着“重品种,轻栽培”的管理模式,使得收购的商品小麦品质不合格,优质优价难以实现。本试验研究了施钾肥对优质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我省优质小麦标准化栽培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土壤试验于2001年在临汾市尧都区洪堡村进行,土壤为石灰性褐土,有机质1.14%,全氮0.079%,碱解氮55.34mg/kg,速效磷7.14mg/kg,速…  相似文献   
93.
本试验选用强筋小麦临优145和中筋小麦临优2018,在田间条件下研究追氮时期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一定时,拔节期追氮临优145和临优2018的产量最高;随着追氮时期的后延,两个小麦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呈上升趋势,粉质参数:不同筋型小麦变化不同,强筋小麦临优145逐渐变优,中筋小麦临优2018变化不同。所以在小麦生产中要根据小麦的生态特性,追施氮肥。  相似文献   
94.
为了加块玉米新品种的筛选步伐,通过对10个玉米新品种的区域试验,鉴定各参试玉米杂交种在套种条件下的丰产性、稳产性和区域适应性,为品种审定和推广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
灌水对优质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不同的灌水处理对两个优质小麦品种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两个优质小麦旗叶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升高,叶片光合能力持续期延长。返青水对旗叶叶面积影响最大,拔节水、孕穗水对提高旗叶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有重要作用。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临优145产量增加,营养品质指标改善,临汾138产量增加,灌2水的营养品质指标最高。灌水时期对优质小麦品质的影响,临优145和临汾138灌返青、孕穗水,小麦营养品质指标最佳,兼顾小麦营养品质、加工品质、产量和效益的灌溉方案,临优145适宜灌返青、孕穗、灌浆三水。临汾138适宜灌返青、孕穗二水。优质小麦的灌水次数和灌水时期与小麦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96.
氮、磷及有机肥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研究了晋南中肥力地氮、磷及有机肥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增产幅度为21.3-37.9%,氮、磷及有机肥配放使冬小麦蛋白质及湿面筋分别提高1.2-5.5%和2.8-5.7%,对沉降值影响较小。晋南水地冬小麦优势高产的经济肥量为12kgN,8kgP2O5及2500kg优质鸡粪/亩。  相似文献   
97.
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施氮和不施氮(对照)处理下,对16个不同基因型小麦拔节期和收获期氮素吸收利用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小麦的氮素吸收、利用特性存在很大差异,相关分析表明,氮素胁迫条件下,氮素吸收过程是全生育期的限制因素。依据收获期小麦相对吸氮总量和相对利用效率(对照处理与施氮处理的比值),将16个基因型分为5种类型:双高型、氮吸收高效型、氮利用高效型、双低型和中间型,为小麦氮高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从吉林省长春市某奶牛场患病犊牛腹泻样品中分离一株疑似病原菌,经致病性实验、理化特性观察、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等实验,证实该菌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并命名为ND131111-1。药敏试验显示,菌株ND131111-1对大多数抗生素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只有头孢唑林、头孢噻肟、磷霉素、呋喃妥因、多粘菌素B等5种抗生素对其敏感,头孢噻吩对其中度敏感。  相似文献   
99.
吨粮田小麦夏玉米氮磷肥施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1990年。采用二次饱和 D—最优设计,对影响小麦,夏玉米产量的氮肥、磷肥用量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了吨粮田小麦、夏玉米产量形成的施肥函数模型,并确定了吨粮田小麦氮肥(纯 N)最佳施用量为10.1公斤.P_2O_5为14.5公斤;夏玉米纯 N 施用量为13.75公斤,P_2O_5为6.1公斤.  相似文献   
100.
将碳酸氢钠和抗坏血酸单独及复合对鲜切苹果进行浸泡保鲜处理,研究其对苹果切片褐变程度、感官品质以及食用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0.0g/L碳酸氢钠与10.0g/L抗坏血酸单独处理均能有效抑制切面褐变,保持鲜切苹果品质。对碳酸氢钠与抗坏血酸复合浓度、处理时间进行正交试验(L9(33)),分析不同正交组合处理对苹果切片褐变指数、褐变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切面明度L*、感官评分等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处理组合:10.0g/L碳酸氢钠和10.0g/L抗坏血酸复合液浸泡处理5min。以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D-异抗坏血酸钠为阳性对照,以蒸馏水为对照,进一步验证该最优处理组合,结果表明,该最优处理组合能有效地抑制低温贮藏过程中苹果切片的褐变,保持果实品质,控制微生物污染,且保鲜效果明显优于异抗坏血酸钠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