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51.
52.
豇豆荚螟是豇豆上常见的重发危害害虫,其发生危害期长,世代重叠,着卵分散,幼虫又有钻花蛀荚的生活习性,致使生产中防治难度大,一般药剂防治效果差。在7、8月份主发生期内一般田块豆荚被害率达50%以上,极大地影响豇豆的产量和品质。同时,由于盲目滥用农药,造成的农药残留严重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53.
甜菜夜蛾是如皋地区芦笋田重要害虫,具有发生期长(8~10月)、发生重、世代重叠的特点。由于目前该虫抗药性高,生产中大多数药剂防治效果不理想,菜农盲目、滥用农药,影响商品出口,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因此,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与防治方法,提高防效,对确保上市芦笋品质、增加种植效益,保护菜农生产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站于2004年选择几种无公害杀虫剂进行了早、晚喷药效果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无露水清晨喷施卫士防治芦笋甜菜夜蛾效果突出,达90%以上。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4.
选用3头装置有长久性瘤胃瘘管及十二指肠双筒“T”型瘘管的黑白花公犊研究了饲喂粉状料(Ⅰ期)和颗粒料(Ⅱ期)条件下瘤胃内蛋白质和纤维素的代谢以及进入十二指肠食糜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变化.Ⅰ,Ⅱ期进入十二指肠食糜量分别为(47 989.00±1 741.00)g.d-1和(59 184.00±3 842.00)g.d-1,差异显著(P<0.05);Ⅰ期饲料粗蛋白质在瘤胃内的表观消化率(56.95±0.65)%和有机物消化率(45.49±2.00)%均高于Ⅱ期(39.68±1.95)%和(33.31±1.53)%,差异极显著(P<0.01);而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率则是Ⅱ期(8.59±0.24)%高于Ⅰ期(6.38±0.53)%,差异极显著(P<0.01),纤维素的消化率也是Ⅱ期(55.14±0.71)%高于Ⅰ期(45.06±1.75)%,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饲喂颗料状精料可促进皱胃排空,使进入十二指肠的食糜量和营养物质增加,饲料蛋白质在瘤胃内分解减少,提高瘤胃纤维素消化率和微生物蛋白合成率,从而改善了瘤胃消化代谢.  相似文献   
55.
药用铁皮石斛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铁皮石斛的常见病虫害,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治方法和措施,以期为铁皮石斛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6.
开发设计了一种单张纸真空给纸机,并对该设备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该真空给纸机采用先进的伺服控制技术,合理的吸纸装置和定位检测等,使其具有速度快、定位准确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对快速贴面生产线的产能、自动化水平和贴面质量的提高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7.
豇豆田豆荚野螟幼虫发生为害特点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荚野螟(Maruca testulalis Geyer)又称豆荚螟、豆野螟,是如皋市夏、秋季豇豆上常发、重发害虫.发生为害盛期在7~9月份,一般田块豆荚被害率达50%左右,重发田块可达90%以上,严重影响了豇豆产量与品质.由于豆荚野螟幼虫钻蛀为害,生产中常用的敌百虫、毒死蜱(乐斯本)等杀虫剂的防治效果多数不及50%.为控制为害,不少菜农频繁用药,加大用药量,有的将2~3种药剂任意混用,常是今天打药,过不了几天就上市,严重影响食品的安全性.为切实解决生产中豇豆豆荚螟防治难题,笔者于2003~2007年进行了豇豆田间豆荚螟幼虫发生为害特点观察与防治技术试验,提出了提高田间防治效果,减轻为害的有效措施.2006~2007年在如城镇等蔬菜种植园区示范推广,豇豆荚果被害率被控制在10%以内,保荚效果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58.
春季豌豆潜叶蝇发生为害重,幼虫主要于植株中部叶片为害。田间药剂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虫地乐二药剂对潜叶蝇防治效果好,7d内虫口防效在90%以上,其中阿维菌素防效近100%,虫道防效在89.1%~96.1%。生产中应采取每7~10d用药1次、连续用药的防治对策。喷药时,应以豌豆中、上部叶片背面为重点,全株喷雾。  相似文献   
59.
从提高成品人造板表面质量入手,对人造板生产线上热压机的热压板清扫问题进行探讨,介绍两种热压板清扫装置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60.
如皋豇豆年年在旺盛生长的6~8月根腐病严重发生,产量损失35%以上,部分田块因病绝收。2003~2008年通过对如皋市豇豆根腐病发病因素的调查试验分析,认为防治豇豆根腐病可通过控制栽培条件和改变栽培措施来减轻此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