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8篇
  2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氮磷钾肥对食葵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提高冀北食用向日葵(食葵)的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以当地主栽品种三道眉为试材,研究了NPK平衡施肥对食葵农艺性状、籽粒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和钾养分对食葵籽粒产量的影响顺序为钾氮磷;施用氮、磷、钾肥均能促进植株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和贮存积累,其作用顺序为磷氮钾;食葵全株的养分吸收总量为钾氮磷,其中,氮和磷含量均以籽粒中最高、茎秆中最低,钾含量以花盘中最高、籽粒中最低。NPK平衡施肥条件下,每生产100 kg食葵籽粒的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为8.20 kg、3.03 kg、17.47 kg,吸收比例为1∶0.37∶2.13;氮、磷、钾的肥料利用率分别为47.15%、40.06%、53.28%,农学效率分别为2.57 kg/kg、5.51 kg/kg、5.35 kg/kg。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Runt相关转录因子1(RUNX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发生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感染复数的热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后对MAC-T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经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后MAC-T细胞的形态变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MAC-T细胞后,细胞中EMT标志分子(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TGF/Smad通路信号分子(TGF-β1、Smad2、Smad3、Smad4)和RUNX1的表达量变化情况;并比较了分别使用RUNX1和TGF-β特异性抑制剂前后细胞EMT标志分子、TGF/Smad通路信号分子和RUNX1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热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72 h后,MAC-T细胞活力较24和48 h组均极显著下降(P<0.01),通过显微镜...  相似文献   
13.
14.
为筛选用于育种亲本的优良材料,以引进的32份野生马铃薯材料为对象,调查其物候期、植株形态特征、块茎性状和产量,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和灰色关联法对叶绿素、产量、保水力、株高、CAT、POD、MDA和Pro等8个指标与抗旱的相关性,并对32份材料的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筛选出优异早熟材料LS 6-6和晚熟材料LS 24-6;与耐旱性高度相关的指标为产量,其次是叶绿素和保水力;高抗旱性材料为LS 40-7、LS 42-8和LS 64-4等3份。  相似文献   
15.
‘北方002’是由‘荷十五’与‘BF0637.135’杂交选育而来的马铃薯新品种。中早熟,生育期85 d。株形直立,生长繁茂,分枝少,株高65 cm左右。结薯较集中。薯块较大且均匀,呈长椭圆形,薯皮光滑,芽眼浅,淡黄皮黄肉,商品性好,商品薯率86.31%,适合鲜食。干物质含量21.5%,淀粉含量15.8%。两年平均产量34.35 t·hm-2,抗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和早疫病。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以牛粪为主料的多原料混合生物质燃料的发热量,降低成型颗粒燃料含硫量,提升燃料的适用性和综合品质,选取锯末、谷糠、果树残枝3种常见的木质类和非木质类有机废弃物为辅料,通过调节原料配比及含水率,采用挤压成型和特性测定等方法,分析了原料含水率和原料配比对颗粒成型燃料成型率、全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含硫量和发热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成型率和全水分受原料组成和含水率共同作用,低灰、低硫和高热量的生物质燃料更有利于市场应用,在满足颗粒成型的条件下,颗粒的热值与灰分、全水分呈负相关,与固定碳含量呈正相关。在牛粪中添加锯末和果树残枝更有利于降低灰分含量,增加果树残枝更有利于提高颗粒的固定碳含量,混合物料中牛粪+果树残枝2∶1混合处理的固定碳含量最高,达到17.6%。牛粪含硫量偏高,3种辅料都有利于降低成型燃料的含硫量,牛粪+果树残枝2∶1混合与牛粪+锯末+果树残枝1∶1∶1混合等多个组合可以将牛粪含硫量从0.30%降到0.10%~0.12%,与单独牛粪相比,发热量提高2.88%~4.63%。综合各处理组的原料成型率和燃料燃烧特性,牛粪与果树残枝2∶1混合是牛粪制备颗粒燃料的最优组合配方。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大豆中灭草松、三氟羧草醚、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吡唑醚菌酯、精喹禾灵及其代谢物喹禾灵酸的多残留分析方法,为监测大豆生产中的农药应用风险提供方法。该方法具有简单、快捷、准确、灵敏度高的特点。样品经1%甲酸-乙腈振荡提取后,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流动相为甲酸铵-水溶液(含0.01% 甲酸)和甲酸铵-甲醇溶液(含0.01% 甲酸),采用苯基色谱柱进行分离,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目标农药及代谢物在0.001~1 mg/kg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78.1%~116.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20.5%,该方法在0.001~1 mg/kg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1 1),定量限(LOQ)可达0.001 mg/kg。基于此方法对内蒙古产区的大豆样品进行测定,发现大豆中灭草松、氯虫苯甲酰胺、吡唑醚菌酯有检出,残留量在<0.001~0.024 mg/kg之间,喹禾灵酸、三氟羧草醚、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残留量均<0.002 mg/kg。采集的大豆样品中6种目标农药残留量均符合我国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对马铃薯生育期、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不同的播期处理,在5月1日、5月10日、5月21日分别播种马铃薯早熟品种“荷兰十五”,均以开花后30 d进行收获,研究在不同播期的温度下马铃薯块茎及产量形成的规律。结果:随着温度的升高,不同播期间株高差异不显著;随着播期的不断推后,5月10日播种的马铃薯“荷兰十五”分枝数和5月21日与5月1日播种的存在显著差异;5月21日播期块茎干物质含量在0.05水平上显著低于5月1日和5月10日播种的。3个播期花后30 d的平均温度分别为18.91℃、19.12℃、20.19℃,块茎生长发育超过20℃,增长速度减缓,5月21日播期马铃薯的单株结薯重、干物质含量、产量均显著低于前两个播期,5月1日和5月10日播种的块茎性状差异不显著。河北省张北地区过早播种,影响了出苗率;随着播期的推迟,早熟品种“荷兰十五”的产量也呈现不断降低的情况,5月21日播期的马铃薯商品薯率和单位面积产量显著低于5月1日和5月10日播种的,5月1日和5月10日播种的产量差异不显著。结论:张北县最适合马铃薯播种的时间为5月10日左右。  相似文献   
19.
‘北方009’是河北北方学院旱作农业研究中心以‘费乌瑞它’为母本、‘BFZY009’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择、鉴定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2020年6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马铃薯(2020)130057。生育期79 d左右,中早熟,主茎数少,株高60 cm左右,生长势强。叶绿色,茎绿色,花冠浅紫色。块茎较大且匀称,呈长椭圆形,薯皮光滑,芽眼浅,淡黄皮淡黄肉,商品性高,商品薯率达88.54%。干物质含量19.42%,淀粉含量14.63%,蛋白质含量3.04%,还原糖含量0.35%,维生素C含量16.20 mg/100 g。高感晚疫病,中抗马铃薯X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北方009’2017~2018年适应性试验2年平均产量2 500 kg/667m2,较对照‘费乌瑞它’1 769 kg/667m2增产41.32%。适宜河北省张家口市、承德市一季作区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20.
“街霸”注定要遭人痛恨,然而在“凉糕一条街”上,“街霸”王育泉却是人人崇拜的偶像。土法烧制的瓷碗,碗底静静躺着半月形的凝脂,色泽如玉,晶莹剔透,上面再覆盖着巧克力一般诱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