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3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7篇
  11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1.
介绍了粮饲兼用玉米品种推广现状,探讨了推广粮饲兼用玉米品种的益处,分析了推广种植的经济效益,提出了相应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2.
<正>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在世界范围内可危害多种作物,造成植株矮化、叶片皱缩变形、局部黄化等症状。该病毒自1964年首次报道以来已蔓延至世界多地。在我国2006年上海首次报道该病毒[1],随后江苏、山东、安徽、北京、河北、天津等地相继报道,危害严重。TYLCV为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成员,基因组为单组  相似文献   
93.
以乔木林地上碳密度为研究对象,基于调查获取的乔木林地上碳密度、Landsat 8多光谱影像及DEM数据,提取植被指数、纹理特征、主成分变换因子、缨帽变换因子和地形因子作为建模变量,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法、结合平均残差平方和准则法对变量进行筛选,采用协同克里格插值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构建乔木林地上碳密度模型,分析对比两种方法的估算效果。结果表明:地理加权回归法构建的估算模型精度(R2为0.74,RMSE为6.84t/hm2,MAE为5.13t/hm2,RE为0.74%)优于协同克里格插值法(R2为0.47,RMSE为9.72t/hm2,MAE为7.41t/hm2,RE为0.12%),并且较好地保留了估算变量的空间异质性,变异系数分别为0.5372、0.4968,可获得较高的估算精度。本研究可为大尺度范围内的乔木林地上碳密度及其他森林参数的估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对尿素硝酸铵溶液(UAN)在不同土壤类型上的氨挥发特性进行研究。在本研究中,尿素及尿素硝酸铵溶液的氨挥发特性均同时受土壤类型及土壤水分状况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土壤相同水分的条件下,尿素硝酸铵溶液在黑钙土、黑土、白浆土中的氨挥发速率和氨挥发累积量均低于等氮量的尿素,氨挥发累积量分别降低24.7%、38.2%、26.3%。在黑土和黑钙土中尿素硝酸铵溶液的氨挥发损失情况表现为低含水量高于高含水量,氨挥发累积量分别高42.5%和29.7%,但在白浆土中,两种含水量的氨挥发累积量无明显差异;尿素硝酸铵溶液在三种不同土壤类型中的氨挥发速率及氨挥发累积量表现为:黑钙土黑土白浆土。与尿素相比,尿素硝酸铵溶液在三种土壤类型上的氨挥发损失均相对较低,尤其在黑土及白浆土中表现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5.
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工作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是新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的重要环节,是客观评价农作物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的有效途径,是科研联系生产的桥梁,做好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工作,应当详细地了解和掌握试验目的和要求,优化试验方案,科学设置布点,公平公正调查研究,细心严谨地分析考种,达到设计科学,布局合理,管理规范,记载详实,结论可信。  相似文献   
96.
项目-导生制教学模式是以产教融合项目为载体,将把专业课程内容分解为若干项目,将专业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实现教学与企业生产的零距离。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与应用型人才是职高人才培养的目标,电焊技术专业属于操作技能要求高、实践性强的专业,将理论与实践融合,推进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的发展,能够有效地提升职高电焊技术类专业的教学效果。构建“项目-导生制”教学模式,以项目为依托,以导生为媒介,提升职高电焊技术专业的教学效果,不断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97.
日光温室不同厚度土墙体蓄放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实现土墙日光温室结构优化及温室土墙体轻简化,以泰安市不同厚度土墙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利用在两温室(1号墙体较厚、2号墙体较薄)北墙体的不同高度上布置的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比较分析了在不同天气状况条件下两温室不同厚度土墙体的蓄放热特性。结果表明,晴好天气时,1号温室土墙体的蓄热量和放热量略高于2号温室,二者差值很小,分别为82.3、45.0 k J。连阴天时墙体全天放热,测试3 d的平均放热量,1号温室明显高于2号温室,厚墙体与薄墙体的放热量有明显差异,其二者差值为615.9 k J,但两温室距离墙体内表面0.1 m处的平均气温相差仅0.6℃。从距墙体内表面0.6 m以外的墙体温度相对稳定部分的温度分析表明,厚墙体温室(1号温室)温度相对稳定层的范围较薄墙体温室的大,蓄积热量也较多,应采取有效的换热设备或材料,将厚墙体内温度相对稳定层蓄积的热量释放到温室内部,用于进一步提高温室气温,以充分发挥厚墙体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98.
不同施肥水平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冬小麦生育期群体数量、地上部养分和干物质累积、产量以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在中肥以上水平可显著提高产量,但高肥与中肥相比增产不显著,说明中肥施用量较适宜,产量达6 927.1kg/hm2,比农民习惯施肥量增产13.4%,施有机肥处理可达10 443.7kg/hm2的超高产水平,比高肥增产49.1%;生育期群体数量、养分和干物质累积量大体随施肥水平提高而提高,中肥、高肥和施有机肥处理的成穗数分别为539.2、599.2和891.7万/hm2,三者间差异显著,成熟期干物质累积量则分别为15 254.1、15 600.8和26 026.2kg/hm2,施有机肥处理显著大于高肥和中肥处理;氮磷钾配施可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以中肥最高,N和P肥利用率分别为44.5%和24.7%,农民习惯施肥量仅为15.9%和3.7%,施有机肥处理可达71.8%和40.2%。综合来看,陕西关中地区冬小麦在只施化肥的情况下,N、P2O5、K2O适宜用量分别为180、120、75kg/hm2(目标产量7 000kg/hm2);在基施干牛粪20 000kg/hm2情况下,施N、P2O5、K2O分别为240、150、120kg/hm2,可获得超高产(目标产量10 500kg/hm2)。  相似文献   
99.
在韩城市推广紧凑型、抗性好、活秆成熟、不早衰、抗倒伏及粮饲兼用玉米品种,普及玉米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和机械化收获技术,解决了玉米秸秆饲用转化效率低的问题,使玉米秸秆变废为宝,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达到节耗且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为区域规模化利用秸秆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以下简称"黄三角经济区")的生境质量开展研究,揭示人类活动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为该区生态保护与发展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基于2000,2010和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InVEST模型、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等方法,分析黄三角经济区生境质量演变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①耕地和湿地为主要用地类型,建设用地和湿地不断增加,以耕地、草地、未利用地向建设用地和湿地转换为主要变化方向;②黄三角经济区生境质量整体上处于中等以上水平,中等、较高和高生境质量的面积达82%以上,并且生境质量趋于提升,但呈现较低、中等、较高减少,而高、低生境质量持续增加的"中段缩减,两端增长"发展特征;③黄三角经济区生境质量呈显著空间异质性,以湿地为主的滨海及黄河沿岸区域生境质量较高,而建设用地和耕地分布区生境质量较低;④土地利用程度与生境质量呈显著负相关性,且相关性不断增强。[结论] 在黄三角经济区高等级生境质量区应加强连通性保护,在生境退化严重的建成区应加强绿色空间建设以改善生境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