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5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22篇
  26篇
综合类   109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试验研究苗壮壮防治棉花苗期立枯病、炭疽病,花生根腐病、叶斑病效果表明,在棉花苗期和花生初花期,每公顷用225-300ml苗壮壮对上述病害防治效果比较理想,而且对棉花和花生不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102.
引言温度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生态因子,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极大地受环境温度影响。这种影响是综合性的,既对外部形态、干物质增长,也对体内化学成分、酶活性变化等产生深刻效应。通常只注重测定某一方面的变化,因而对秧苗素质的评价可比性较差。本  相似文献   
103.
作物吸氮效率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杨路华  王康  谢华 《土壤通报》2002,33(2):117-120
考虑灌水施肥两方面的影响因素 ,在试验资料的基础上 ,本文初步探讨了水、肥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分析了作物吸氮效率的内涵 ,建立了单因素氮素生产函数、双因素水肥生产函数 ,为北方缺水地区制定节水灌溉与科学施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4.
为更好地认识冻土在融化期面源污染物的析出规律,该文以吉林省长春市黑顶子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将流域分为4类典型汇流区,监测了冻土融化期不同汇流区以及小流域尺度的水文特性及面源污染物析出入河过程。采用质量平衡法确定了流域尺度的水量及污染物析出量。第I类汇流区水和污染物析出通量主要受稻田排水汇流过程影响;以玉米种植为主的第II和第III类汇流区,水和污染物析出通量变化范围受到土壤利用信息的影响更为显著;农村居民区(第IV类汇流区)单位面积析出通量显著的超过I~III类汇流区。初始条件、汇流区面积、坡度是影响冻土向河道析出过程的重要因素。冻结过程中,水稻和玉米两种下垫面水和污染物质量显著增加,然而表现出显著不同的再分布过程。冻土融化过程中,第I、II和III类汇流区表层融化区主要影响NH4+的析出入河过程,最大融化区内含水量和NO3-浓度发生显著变化。冻土融化期析出流量和NH4+析出通量的标准差与均值比显著的小于NO3-析出通量标准差与均值比。采用质量平衡方法确定的流域水和污染物析出入河过程与通过不同汇流区析出水量和污染物质量叠加所确定的水和污染物析出入河过程一致。平衡分析表明,单位面积冻土中水、NH4+和NO3-析出量占未融化层以上水、NH4+和NO3-析出量的32.9%~74.6%,96.3%~243%,28.6~182%,占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以上水、NH4+和NO3-析出量的10.6%~59.2%,26.4%~110%以及17.6~76.4%。  相似文献   
105.
土壤大孔隙发育特征对水和溶质输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丰  张利勇  王康 《土壤》2015,47(5):1007-1013
在原状土条件下采用单离子示踪和多离子示踪技术各开展了两个入渗试验,通过对比分析试验观测结果研究了各试验区域土壤中大孔隙的存在状况、发育特征及其对入渗示踪剂溶液输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试验1(单离子示踪)所在区域土壤中存在贯穿型土壤大孔隙(大孔隙贯穿整个入渗深度范围土层),试验3(多离子示踪)所在区域土壤中存在非贯穿型土壤大孔隙(大孔隙仅发生在上层部分土壤中),而试验2(单离子示踪)和试验4(多离子示踪)所在区域土壤中不存在土壤大孔隙。示踪剂溶液在含有贯穿型土壤大孔隙的试验1中运移速度更快、入渗深度更大、输移到深层土壤时的浓度更高;贯穿型土壤大孔隙对不同阶段注入的示踪剂溶液的输移能力无显著差异。与贯穿型土壤大孔隙不同,试验3中出现的非贯穿型土壤大孔隙对中间阶段(第二阶段)注入的示踪剂溶液的输移能力最大,而对第一、三阶段注入的示踪剂溶液的输移能力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06.
冬小麦生长及根系吸氮的动态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冬小麦生长、根系吸氮耦合模拟模型。冬小麦生长动态受到气象、土壤水分、氮肥等外界因素和作物吸氮能力等内在因素的影响 ,而作物吸氮量与干物质增长量和土壤水分、氮肥条件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 :该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冬小麦生长动态、叶面积指数变化及作物吸氮过程  相似文献   
107.
试验研究苗壮壮防治莲藕腐败病效果表明,在莲藕播种期和生长期,每公顷用750900ml苗壮壮对上述病害防治效果比较理想,而且对莲藕不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108.
王康 《农村科技》2006,(12):26-26
一、播后长期不出苗原因是种子发芽率低,或者是催芽时种子大部分已发芽但感染了病原菌,播种床土温长期过低而水分又过多,阻止幼芽伸长甚至引起种子腐烂,床土过干也会使发芽受到影响。要选用发芽率高的种子,且要消毒。如因管理不善而不出苗,可扒开床土检查,剥开种皮胚仍是白色新鲜的,说明种子并没有死亡,只要采取相应措施都能出苗;如床土过湿,应控制浇水;短期水分排不掉,可用吸水力强的草炭、炉灰渣、炭化稻壳或蛭石等撒在床土表面,厚度0.5厘米,并把育苗箱搬到阳光充足处,既可提温又能减少床土水分。二、出苗不整齐  相似文献   
109.
110.
H_2O_2对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稀 H_2O_2浸泡稻种,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随处理浓度的提高和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强,但开始时有48小时的滞后期。当停止处理后,两种酶的活性均明显减弱。两种酶的同功酶随 H_2O_2浸泡浓度的提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酶带增多,活性增强。用 H_2O_2处理,并用 H~3—L—亮氨酸标记,两种酶蛋白质的放射性强度均显著高于对照。因此认为: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很可能都属于“诱导酶”,而以 H_2O_2作为它们共同的诱导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