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3篇
  25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探究有机栽培对巨峰葡萄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分别对‘巨峰’葡萄开花期、幼果期、转色前期、转色期、成熟期的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和抗氧化系统中SOD、POD、CAT几种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有机栽培条件下的葡萄叶片的叶绿素和MDA的含量高于对照,而SOD、POD、CAT几种酶的活性则低于对照组。由此表明,有机栽培对巨峰葡萄叶片的生理生化特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2.
鄞红葡萄及其突变体果实氨基酸和香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鄞红葡萄及其8个突变体5-1、5-2、10-1、10-2、20-1、20-2、40-1和40-2的果实为材料,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和GC-MS联用仪进行氨基酸含量和香气成分分析,以期为优株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氨基酸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20-1、20-2和40-2的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原亲本鄞红(4 020 mg·kg-1·FW);突变体20-2和40-2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原亲本鄞红(830 mg·Kg-1·FW)。香气成分分析表明,突变体与原亲本果实中香气成分主要包括醛类、酯类和醇类等,其中反-2-己烯醛含量最高,含量达到47.39%~68.76%,己酸乙酯含量较低(0.55%~2.97%)。但不同突变体之间差异较大,其中突变体5-2中含有里那醇、反,反-2,4-癸二烯醛和3-辛基丙烯醛等特殊香气成分;突变体10-2含有癸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S)-3,4-二甲基戊醇、里那醇和苯并噻唑等;突变体20-1含有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顺-2-己烯-1-醇、反-1,2-环戊二醇、里那醇、顺-2-葵烯醛、癸醛和3-辛基丙烯醛等。综合氨基酸各项指标和香气成分分析,突变体5-2、10-2、20-1、20-2和40-2可能是优异的突变体,这为今后品质研究及优株选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3.
1 发展苦良姜生产的意义盾叶薯蓣 (DioscoreazingiberensisC .H .Wright)又名黄姜、苦良姜。主要分布于丽江地区海拔 170 0m以下的荒山和林地之中。其块茎内富含薯蓣皂苷 ,是制造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原料 ,特别是以皂苷提取物———皂苷素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盾叶冠心宁、地奥心  相似文献   
44.
玉米低植酸突变体的间接测定筛选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酸(1,2,3,4,5,6-六磷酸肌醇)是水稻、玉米、小麦和大麦等谷物中磷的主要储藏形式[1].由于籽粒中的植酸易与微量矿质元素(如Fe和Zn)形成不能被人和反刍动物吸收的复合物,因此它是一种抗营养因子.  相似文献   
45.
【目的】为了获得高质量的葡萄原生质体,【方法】以"鄞红"葡萄茎段愈伤组织为材料,对葡萄原生质体制备过程中的若干影响因子,如酶解液成分、甘露醇浓度、酶解时间、离心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0.5 mol.L-1的甘露醇+1%纤维素酶+0.025%~0.05%果胶酶为最佳的酶解液组成;酶解14 h、120×g离心3 min条件下原生质体数量和质量最佳。【结论】研究获得的高质量葡萄原生质体,为下一步的植株再生及葡萄品种遗传改良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46.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药用植物蛇足石杉中分离内生真菌,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先在MS培养基上对蛇足石杉的茎、叶和孢子进行离体组织培养;然后在PDA平板培养基上,分别对茎、叶和孢子离体培养中产生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最后对照真菌鉴定手册,根据菌株的菌落形态、大小、颜色、生长速率、质地、生长培养基颜色变化,以及菌丝体和孢子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定.结果从蛇足石杉的茎中分离出4株内生真菌菌株,分别属于顶孢霉属、头孢霉属、酵母属和束梗孢霉属;从叶中分离出2株内生真菌菌株,分别属于头孢霉属和青霉属.  相似文献   
47.
为探索羊栖菜中分离的各组份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将DEAE-52分离纯化得到的羊栖菜多糖活性组份进行红外光谱扫描确认,并评价DPPH·、·OH、O_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还原力和抗脂质过氧化力。结果表明,去蛋白多糖经DEAE-52分离纯化、0~2 M Na Cl溶液梯度洗脱得到3个主要多糖组份,其中红光谱扫描发现SFPSⅠ(0.5 M Na Cl)、SFPSⅡ(0.75 M Na Cl)、SFPSⅢ(1.0 M Na Cl)均具有糖类特征吸收峰。3个组份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中SFPSⅢ抗氧化活性最高,DPPH·的IC_(50)为0.499μg,·OH的IC_(50)为0.48μg,O_2~-的IC_(50)为112.13μg;还原力最强;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显著优于对照品BHT。研究结果为羊栖菜活性多糖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及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8.
以单层膜设施栽培为对照,夏黑和甬优1号葡萄1年生苗为试材,研究了双层膜设施栽培条件对其物候期和叶片主要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夏黑和甬优1号双层膜设施栽培的萌芽期、开花期、浆果生长期、成熟期和落叶期等均早于单层膜设施栽培,夏黑提早14~17天,甬优1号提早10~15天。叶片叶绿素含量和主要抗氧化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双层膜设施条件下叶绿素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单层膜栽培条件,且随着浆果的发育而逐渐升高。由此表明,双层膜设施栽培适合于我国南方鲜食葡萄的早熟优质栽培。  相似文献   
49.
浙贝母淀粉、蔗糖代谢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培育高品质浙贝母鳞茎,本研究以浙贝3号为材料,采用蒽酮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和试剂盒法测定浙贝母鳞茎发育过程中淀粉与蔗糖的含量变化;采用同源克隆、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克隆蔗糖代谢关键酶基因,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各基因表达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鳞茎中淀粉含量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在鳞茎发育初期和末期最高,AGP2、AGP3、GBSSSSS在鳞茎中表达量最高,AGP1在根中表达量最高,5个基因均与淀粉含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0、0.839、0.582、0.561和0.826),SS主要表达部位为鳞茎,SPS为叶片,二者均与蔗糖含量呈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75和0.536)。本研究为淀粉、蔗糖代谢基因功能验证,以及浙贝母分子育种与分子调控鳞茎发育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
高无机磷低植酸含量玉米突变体筛选初报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利用200GY的60COΓ射线诱变处理干种子,从主栽玉米杂交种农大108的双亲黄C和X178中分别筛选了4个和2个高无机磷、低植酸含量突变体。以株系计突变频率分别为8.04×10-4和10.48×10-4。与野生型相比,6个突变体HL-PA1、HL-PA2、HL-PA3、HL-PA4、XL-PA1、XL-PA2的TP含量基本未变,PAP分别下降了79.09%,66.06%,47.58%,43.94%,70.00%,48.28%,IP分别增加了11.22,9.91,7.04,6.43,6.43,4.3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