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8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玉米倒伏成因与控制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玉米倒伏已经成为影响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从植株特性、茎秆组织解剖特性、茎秆的化学成分、遗传分析等内在因素以及气候、种植密度、肥料、病虫害危害等外在因素综述了玉米倒伏的原因和机制,对抗倒伏措施做了介绍,指出当前需要对化学控制倒伏进行引导和促进.  相似文献   
22.
为了明确河南省猪殃殃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及分布现状,通过温室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了河南省境内36个猪殃殃种群对苯磺隆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河南省大部分猪殃殃种群已经对苯磺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所测样品中,高抗种群3个,中抗种群9个,低抗种群13个,共25个,占总采样数的69.44%;敏感种群11个,占30.56%。说明苯磺隆在河南多地存在高抗性风险,同类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类除草剂需科学施用。  相似文献   
23.
顾及黄土滑坡的兰州市不同等级降雨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雨是诱发黄土滑坡的关键因子,不同等级的降雨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影响和制约了降雨型黄土滑坡的发生和发展。利用兰州市1965—2015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Mann-Kendall突变性检验、滑动t检验、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了不同等级降雨事件的降雨量、降雨日数和贡献率,以得到其突变性、趋势性、周期性和空间分布特征,从而为突发性滑坡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结果表明:兰州市以微雨、小雨和中雨事件为主,在时间尺度上,降雨量和降雨日数均具有突变性,且突变时间各异;近50年来各等级降雨日数、降雨量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震荡,变化周期均以8a为主,该区未来几年都将处于降雨充沛期;年降雨量整体下降,其气候倾向率为-4.96mm/10a。在空间分布上,年降雨日数呈现"两多一少"的规律,降雨量则为"两少一多",不同等级降雨事件对不同地区降雨的影响程度不同;与黄土滑坡分布浅析可知降雨对诱发兰州市滑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30%氰津莠悬浮剂防除玉米田杂草及安全性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30%氰津莠悬浮剂是适合于河南省多种玉米种植模式的除草剂新品种。多点试验表明,播后苗前土壤封闭,除草效果好,对玉米安全性高,田间持效期40-50 d,增产显著。在玉米出苗后四叶期以前施用,对已出土杂草的防效优良,同时又有很好的土壤封闭效果.对多年生出土的杂草有较强的触杀和抑制作用,增产效果显著。安全性试验表明。在玉米二至四叶期茎叶处理对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25.
一个好的专业教学计划能体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层次,蕴涵知识的内在逻辑,促成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合理形成。本文主要介绍了华中农业大学修订成人高等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认识、作法、体会与思考。  相似文献   
26.
磺草酮在玉米及土壤中的残留及降解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建立了磺草酮在土壤、玉米籽粒和植株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了磺草酮在土壤和植株中的消解动态规律以及玉米籽粒中的最终残留情况.在河南和黑龙江两地开展2 a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磺草酮在土壤和玉米植株中的残留消解动态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其在玉米植株中消解速度较快,半衰期为1.50~1.91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97~3.52 d;在玉米三至五叶期时,按推荐高剂量和1.5倍推荐高剂量在玉米上喷施30%磺草·莠去津悬浮剂1次,在收获前30 d和收获时分别取样测定,磺草酮在玉米籽粒、植株、土壤中的残留量均低于最低检测限.以上结果说明,磺草酮属易分解农药,按推荐剂量施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7.
高粱上精异丙甲草胺安全剂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降低除草剂精异丙甲草胺对高粱的药害,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对高粱上施用精异丙甲草胺的安全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氯丙烯胺、AD 67种子处理对高粱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不适合作为高粱上除草剂的安全剂。解草啶处理虽然对高粱安全,但无法有效缓解精异丙甲草胺对高粱的药害。解草酮5 g/kg及20 g/kg种子处理缓解效果较好,对高粱株高的缓解率分别为88.54%、77.14%,对鲜质量的缓解率分别为27.34%、40.66%;解草酮600~2400 g/hm2与精异丙甲草胺1200 g/hm2混合喷施,对高粱药害的缓解率为11.44%~34.73%,说明解草酮能够有效降低精异丙甲草胺对高粱的药害,提高高粱对精异丙甲草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28.
叶绿素荧光在大豆莠去津药害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除草剂药害与叶绿素荧光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大豆喷施一系列剂量的莠去津(有效剂量4.687 5~150 g/hm2),并在处理1、3、5 d后测量大豆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大豆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值与莠去津剂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喷药1 d后,大豆叶片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和相对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均随着处理剂量升高而降低,并且其抑制方程的R2值均大于0.9,表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所以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NPQ、Y(Ⅱ)和ETR的抑制率及抑制率变化曲线均可作为大豆莠去津毒性快速检测系统的生物学指标,实时、高效且无损地检测大豆莠去津药害。  相似文献   
29.
河南省小麦田杂草发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河南省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从而制定合理、有效的杂草防除策略,对河南省10地市15个县(市、区)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小麦田主要杂草有17种,其中禾本科杂草4种,阔叶杂草13种。阔叶杂草播娘蒿、猪殃殃、荠菜在河南省发生较为普遍,成为小麦田恶性阔叶杂草,而禾本科杂草节节麦近年来发生逐步加重,成为麦田杂草防治的难点。河南省不同地区草相有较大差异,杂草发生呈现区域分化特点。南阳地区杂草的种类最为丰富,达2.93种/m2;而信阳地区的杂草发生密度最大,达158.00株/m2,危害最严重。河南省杂草总体发生情况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加剧的态势。  相似文献   
30.
河南省小麦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明确河南省小麦田杂草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特征,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河南省36个区县的小麦田杂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小麦田杂草有77种,隶属于20科65属,其中以禾本科、菊科、十字花科为主;优势杂草有10种,分别为播娘蒿、野燕麦、荠菜、猪殃殃、婆婆纳、麦家公、麦瓶草、节节麦、雀麦、硬草;常见杂草有28种,一般性杂草有39种。从杂草区域分布来看,伏牛山区小麦田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最高,杂草有49种,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为2.94;豫南平原区Pielou指数最小,为0.75,Simpson指数最高,为0.098,优势杂草突出。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小麦田的杂草群落可以划分为3组,第1组为豫北平原区、豫南平原区和伏牛山区的杂草群落,第2组为南阳盆地区和桐柏大别山区的杂草群落,第3组为太行山区的杂草群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