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7篇
  9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通过田间试验,分别采集小麦成熟期、玉米成熟期和小麦播种期耕层土样,研究不同的秸秆还田方式(秸秆还田、焚烧还田和火粪还田)与保护性耕作(减耕和免耕)对砂姜黑土有机质和氮素养分的影响,以期得到培肥砂姜黑土的最佳方式。结果表明:作物秸秆还田可以增加砂姜黑土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但是对速效氮含量影响不大。在不同的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处理中,秸秆火粪还田和免耕条件下的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增加效果最为明显。与对照相比,秸秆火粪还田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平均提高4.45 g/kg和0.131 g/kg;免耕条件下的秸秆还田其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平均提高3.36 g/kg和0.095 g/kg;减耕条件下的秸秆还田和秸秆粉碎还田对增加砂姜黑土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效果不显著;秸秆焚烧不能增加砂姜黑土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不会大幅度提高砂姜黑土C/N进而影响土壤氮素养分的供应,同时秸秆还田能有效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但微生物量的碳氮比却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92.
葡萄秋季大棚覆盖栽培(品种为巨峰和玫瑰香)经过保护,二次果、三次果及所有采收果的产量、品质都有显著提高,如再加地膜覆盖效果更佳,因此也相应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3.
文蛤(Meretrix meretrix),英文名为hard clam是贝类的一种,又名圆蛤、黄蛤、海蛤等,属双壳类瓣鳃纲帘蛤科的海产贝类:文蛤是我国优质水产品之一,但是如今价廉物美的文蛤不仅在国际市场上出口受阻,即使在国内市场上也销售不畅。因此,健康发展文蛤市场,对政府部门和文蛤养殖者非常重要。经过调查研究,针对我国文蛤养殖业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4.
【目的】大豆茎秆化学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粗纤维等)与其茎秆抗倒伏能力密切相关,但由于目前大豆茎秆化学组分检测多采用传统的化学分析技术,测定过程操作复杂、耗时耗力、成本昂贵且易造成环境污染,不适合大规模育种应用,因此,通过构建一套低成本、快速、科学、无污染的大豆茎秆化学组分检测方法,为大豆种质资源茎秆组分分布规律及其与大豆生长习性和倒伏性关系的研究提供方法基础。【方法】通过建立一套基于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的大豆茎秆化学组分检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大豆种质资源茎秆中的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和粗纤维(crude fiber,CF)等化学组分进行检测分析,通过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小提琴图分析,明确大豆茎秆CF含量与其生长习性及抗倒伏性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基于构建的大豆茎秆化学组分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模型对茎秆NDF、ADF和CF组分检测数值的校正相关系数(RC)均在0.90以上。利用16份模型外大豆茎秆样本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发现,常规化学检测与该模型检测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利用该模型对2017年和2018年种植的393份大豆茎秆CF含量及其生长习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豆茎秆CF含量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在CF含量50.00%以上的材料中,2年数据均表现出直立型(91.67%和86.14%)显著高于蔓生型(8.33%和13.86%),表明大豆茎秆CF含量与其生长习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1)。【结论】构建的近红外光谱模型具有低成本、快速高效、无污染的特点。此外,茎秆中CF含量高的大豆品种植株具有更强的抗弯曲度,可作为大豆抗倒伏育种亲本筛选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5.
利用Native-PAGE鉴定大豆Lox同工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ox缺失体五星1号、3号、4号和非缺失类型大豆中黄13种子为材料,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通过改变分离胶浓度、电泳电压、样品浓度、电泳时间和染色方法等,探索大豆Lox同工酶电泳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浓缩胶浓度5%,分离胶浓度13%,浓缩胶电泳电压90 V、分离胶电泳电压190 V,样品浓度40%,电泳时间7 h,采用pH8.0、pH6.5两种不同的酶染液结合热考马斯亮蓝染色,4种Lox同工酶(Lox1、Lox2、Lox3a和Lox3b)的分辨清晰度最高。该方法简便安全、经济有效,可用于大豆种质资源Lox缺失体的筛选鉴定。  相似文献   
96.
以郑单958和登海601为材料,研究冀西北半干旱补罐区超高产玉米的源库特征。结果表明,登海601玉米生育期长,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大,叶源和茎鞘的干物质积累量大,源生产能力高;郑单958表现相对登海601较差。登海601的产量达到18 474 kg/hm2,产量构成因子的表现突出,其单位穗数为91 800穗/hm2,穗粒数为528粒/穗,千粒重为384.75 g,粒叶比达到0.23 kg/m2,源库能协调发展。郑单958单位面积穗数高,穗粒数低,群体总粒数偏低,千粒重也低,产量未突破15 000 kg/hm2。  相似文献   
97.
微型耕耘机(简称微耕机)生产厂牌型号多但结构原理大同小异。为了提高微耕机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微耕机的使用效率本文主要介绍以风冷式柴油机为动力的微耕机使用与保养常识。  相似文献   
98.
以吉林省中部地区水稻土为试验土壤,通过不同施锌量的盆栽试验,研究了锌在水稻各生育时期不同器官的运转规律。结果表明,各器官含锌量均随施锌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施锌可以改变同一生育时期锌在各器官的分配比例,锌在各器官的积累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成熟期锌在植株体内的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根、叶、茎、穗、稻谷、糙米、颖壳。  相似文献   
99.
王晓波  滕婉  何雪  童依平 《作物学报》2013,39(12):2145-2153
从Phytozome数据库中获得包括大豆在内的12种植物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 GS)氨基酸序列,利用MEGA5.10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构建进化树。进化分析表明,植物GS可以分成胞质型(GS1)和质体型(GS2)两大类,GS1可进一步分成分5个亚类,包括双子叶植物为主的I、II和III亚类、低等植物类(IV)和单子叶植物类(V)。这5亚类中,第II类是豆科植物特有的一类,大豆的4个GS1 (GmGS1β1/2和GmGS1γ1/2)属于该亚类;利用qPCR在大豆盛花期分析GS1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异性,结果表明不同类型GmGS1基因在表达部位和表达丰度上存在较大差异,而同一类基因之间具有相似的表达规律;4个豆科植物特有的GS1基因在大豆根瘤中都有较高的表达量,其中位于大豆第18染色体上的GmGS1β2基因表达丰度最高;利用原核表达系统体外表达GmGS1β2蛋白,诱导出分子量大小与理论预测值一致的目标蛋白,酶活性分析表明GmGS1β2可以与底物发生催化反应,具有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推测该基因在大豆根瘤氮素同化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
马伟平  王禹钦  杨晓铮  宋棕  王晓波  周翔  王波 《油气储运》2011,30(12):935-940,7
基于管道试压在管道工程建设和运行中的重要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的主要试压标准,国外标准主要有美国联邦宪章、协会标准、ISO标准、英国标准和加拿大标准;国内标准分为3个层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管道试压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地区等级划分、管道(强度)设计系数、试压管段划分、试压介质、强度试验压力、严密性试验压力和稳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