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52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63篇
  49篇
综合类   406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279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针对Y型棚架式果树的需风特性设计一款风送喷雾机,探究机具对此树形的施药规律,为新式果园栽植工艺的植保机具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棚架梨树Y型树冠需风特性,设计一款异形导风管,确定发散型射流口,喷雾范围可全面覆盖冠层,并进行整机配置,风机使用无级调速带轮进行调速。以作业速度、出口风速、出风口与冠层中部高度差作为试验参数,以靶标雾滴覆盖率、靶标雾滴沉积量以及地面雾滴沉积量作为评价指标,设计田间试验。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建立响应曲面分析参数对指标的影响,并对机具作业参数进行优化。结果 优化结果表明:3WZ-300风送喷雾机在作业速度0.8 m/s、出口风速22 m/s、出风口中部与梨树冠层中部高度差为5.1 cm时,靶标雾滴覆盖率为39.79%,靶标雾滴沉积量为9.89 μL/cm2,地面雾滴沉积量为5.41 μL/cm2,有效附着药液占比60.1%。结论 该喷雾机满足果园作业要求,施药效果较好,为棚架式果园喷雾机的设计及机具参数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2.
安徽省主要作物最佳施硫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安徽省土壤有效硫含量分配和丰缺频率研究的基础上,自1993到1998对小麦,大豆,油菜和水稻进行了30个田间小区试验,证明了这几种作物施硫的增产效应,找出最佳施硫水平和施硫与N(P)的最优配施组合30个田间小区试验中,(1)9个小麦,大豆和油菜简单对比试验表明,施硫使产量分别提高15%、14%和17%,产出/投入比(VCR)依次为34、29和8,大多数作物的蛋白质含量增加2~5个百分点;(2)两个大豆和两个油菜的施硫水平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了施硫的正效应.两个大豆试验表明,施硫比对照增产4%~15%(每公顷增产113~527 kg),产出/投入比(VCR)6~15.蛋白质含量从对照的40%提高到施硫处理的42%左右,但对含油率未表现多大影响.5个硫水平中,S90表现最好.两个油菜试验结果表明,施硫增产4%~11%,产出/投入比(VCR)2~7,菜籽粗蛋白含量由对照的23.8%提高到施硫的26%左右.从两种作物施硫水平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在安徽省目前情况下,大豆和油菜的最佳施硫水平为60~90 kg/ha;(3)用"2因素-2次饱和D-最优设计"进行的五个点的小区小麦6个N-S水平的交互效应试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处理的产量均有提高,单施N或N-S配合的比N0S0的增产2%~48%,所有N-S配合的,绝大多数比N262.5S0的增产1%~19%,增产率低的或表面减产的,因减N节本,实际效益仍然可观.5个试验点绝大部分N-S配施的,每公顷的节本和增产带来的实际增收大约为150~2000元人民币.N-S水平与产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二元二次相关,Y=a+bN+cS+dN2+eS2+fN*S(R2=0.7695*-0.9658**)(n=6),此方程经进一步验证修改,有助于小麦施肥中N、S用量的选择5个试验点F值达1.6707*-33.3185**,在0.05~0.01水平显著.N-S配合施用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2个百分点左右.N-S配合施用对油菜和水稻的产量影响,同样表现了积极的经济效益.(4)6年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土壤磷酸二氢钙浸提性S(MCP-S)含量分别与1 kg S的净增产量(kg)、增产率(%)和VCR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二次曲线相关(r2=0.2997-0.3923,n=17),曲线示明,土壤MCP-S含量在22 mg/kg以下的土壤情况,作物施硫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3.
以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为例,介绍ArcGIS软件在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制图中的实际应用,给出成图内容和要求,并详细阐述成图过程中基础资料收集与准备,数据采集与输入,数据编辑与处理,专题图制作与输出等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44.
优质茶园种植模式可提高茶叶效益,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对实现贵州山区经济与生态双赢有一定借鉴意义.为筛选适宜的茶叶种植模式,以印江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深入访谈和对比分析其产投,结果表明:印江3种茶叶种植模式与人工直接关联效益明显,投入系数为茶园养鸡(0.8588)>茶叶单作(0.7605)>茶加规模化养鸡企业(0.665...  相似文献   
45.
为探讨浏阳油菜的最适播种期,在北盛镇环园村,以油菜品种沣油737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播期处理,研究不同播期对油菜生育期、抗性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浏阳油菜的适宜播期为9月25—10月5日,此时播种的油菜长势好,株高、有效分枝部位、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小区产量等指标均优于迟播,可获得较高...  相似文献   
46.
以盐酸为介质,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及火焰原子吸收法,分析了不同时空条件下成都某地稻田水-土界面上土壤锰形态、总锰的含量及表面水、孔隙水中可溶态锰的浓度.结果表明:各形态锰含量随淹水时间、土质和灌溉条件的不同而变化.冬水田A可溶态锰的峰值于4、5、6月均出现在永-土界面下3 ~7 cm处,而水旱轮作田B的蜂值则从4月的7~8 cm上移至5、6月的4~5 cm;2块稻田均出现氧化物结合态锰随着水淹时间延长而显著减少的现象;插秧前氧化物结合态锰含量最高,插秧后残渣态锰含量最高,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锰形态含量很少;2块稻田因灌溉水的酸碱性不同而导致了碳酸盐结合态锰明显不同的变化趋势.2块稻田总锰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499和507μg/g,均未超过我国土壤锰的平均含量,说明该地区未受到锰的污染.  相似文献   
47.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杰  邓华凤  张武汉  孙平勇  何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682-5683,5686
介绍国内外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的研究现状,概述实现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几种途径及其不足之处,探讨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对策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8.
无籽西瓜组培脱毒与离体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玉  王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373-2374
利用无籽西瓜种胚进行组培脱毒与西葫芦离体嫁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消毒剂对种胚萌发有一定影响,其中消毒剂二氧化氯250 mg/L处理有利于种胚萌芽,萌发率达86.7%。6-BA对茎尖分化有促进作用,浓度0.2 mg/L对芽分化有显著作用;不同激素浓度对芽丛增殖和单芽生根也有一定影响,其中MS+6-BA 0.5 mg/L+IAA 1 mg/L继代培养增殖率最高;MS+NAA 0.2 mg/L生根率最高(83.9%)。采用无菌嫁接成活率(77.5%)高于开放式嫁接成活率(37.5%);经ELISA检测,对WMV-2(西瓜花叶病毒2号)、ZYMV(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的脱毒率分别为75%和80%。  相似文献   
49.
王杰  林俊芳  郭丽琼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778-16780
从草菇基因组中克隆内源强启动子,为草菇基因工程育种提供启动子元件材料。[方法]采用PCR技术从草菇基因组DNA中克隆gpd启动子片段,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其序列特征和调控元件进行分析,并构建表达载体。[结果]从草菇基因组中克隆出2条特异gpd启动子片段,大小分别为1056和614bp;成功构建了分别以这2条启动子片段驱动的、以gfp基因为报告基因的2个表达载体。[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品质优良的草菇新菌株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
为了降低发酵奶油中胆固醇的含量,以植物乳杆菌为发酵菌种,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植物乳杆菌对发酵奶油中胆固醇含量的影响,并确定了植物乳杆菌参与下奶油的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为41℃、发酵时间为6 h、接种量为9%,菌种(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植物乳杆菌)比例为1∶1∶1时,植物乳杆菌参与下的发酵工艺可使奶油中胆固醇含量由0.531 mg·g-1降至0.384 mg·g-1,胆固醇降解率为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