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5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11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用不同浓度NaCl和Na2SO4处理玉米幼苗,研究其生长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盐均对玉米幼苗造成伤害。NaCl处理下的玉米幼苗酶活性要高于Na2SO4处理,并且NaCl处理下的玉米幼苗生长受抑制较大,说明NaCl对玉米幼苗的伤害要大于Na2SO4。  相似文献   
132.
肥密组合对寒地半干旱区膜下滴灌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区膜下滴灌栽培方式下玉米高产措施,以郑单958为材料,选取氮肥、磷肥、钾肥和密度四因素作为试验因素,每个试验因素设计5个水平,按照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1/2实施)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肥料和密度组合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因素各单因子对籽粒产量有较明显的影响,均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趋势变化,影响顺序为施氮密度施钾施磷,且单位水平施入量引起边际产量的减少量为施磷密度施钾施氮;氮肥与磷肥之间的配合对产量的增加具有相互促进作用;要获得≥12231.97 kg·hm~(-2)的产量,氮肥、磷肥、钾肥及种植密度的最优组合取值范围为:氮肥246.24~279.59 kg·hm~(-2),磷肥133.77~151.52 kg·hm~(-2),钾肥82.85~97.16 kg·hm~(-2),种植密度79 676~85 324株·hm~(-2)。  相似文献   
133.
采用膜下滴灌的栽培模式,研究同一氮肥运筹对玉米不同叶龄时期的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叶龄指数为30%和45%分次等量追施氮肥处理时,玉米产量、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量达到最大值,且可实现籽粒产量、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及花后同化物对籽粒的贡献率分别为15 785.79 kg·hm~(-2)、429.14 g·株-1、14 762.75 kg·hm~(-2)、89.29%。  相似文献   
134.
播期和密度对绿豆生长、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半干旱区绿豆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针对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绿豆经常晚播的生产实际,通过2年的田间试验,探讨了5月15日(I)、5月25日(II)、6月04日(III)3个播期和12万(D1)、15万(D2)、18万(D3)、21万株·hm-2(D4)4个种植密度对绿豆植株性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第I播期,第II和III播期条件下,绿豆的株高、茎粗、主茎节数和分枝数均有所下降,但绿豆生长率有所增加。同时,随播期的推迟,绿豆花后单株干物质积累、花后群体干物质积累、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千粒重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3种播期下,合理的种植密度能够使绿豆生长率、花后群体干物质积累增加,构建优良群体结构,在晚播(III)时适度密植(D3)的增产稳产优势更明显。总体来看,II-D2的产量最高,其次为III-D3,2年平均值分别比I-D2处理高6.38%和3.08%。  相似文献   
135.
铜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小麦耐铜胁迫的生理机制,采用Hoagland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不同Cu2+浓度(0,10,20,50,70,100,150 mg/L Cu SO4)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根芽生长、幼苗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2+浓度的增加,小麦种子发芽率先升高后下降,根长、芽长逐渐降低,且抑制效应根早于芽。Cu2+浓度增加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光合作用受到抑制。Cu2+浓度50 mg/L、70 mg/L处理,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显著,铜诱导的氧化胁迫得到一定缓解,丙二醛(MDA)含量相对较低。Cu2+浓度100 mg/L、150 mg/L处理过氧化物酶(POD)、CAT、SOD活性及MDA含量均明显升高,过量铜刺激保护酶系统,使幼苗细胞活性氧增加,引起膜质过氧化,阻碍小麦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6.
[目的]研究锌对不同基因型玉米产量及氮磷钾锌吸收与分配的影响。[方法]以四单19和牡丹9两种不同基因型玉米为材料,以EDTA-Zn为锌肥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锌对不同基因型玉米产量及氮磷钾锌吸收与分配的影响。氮、磷、钾测定:植物样品采用H2SO4-H2O2消煮方法处理。采用瑞士产B CHI凯氏定氮系统测定全氮含量;磷含量测定采用钒钼黄比色法;采用日立Z50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钾含量;锌含量测定:首先用HNO3-HClO4(4:1)混合液法消煮,再用日立Z50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适量供锌可以提高玉米的穗粒数;在低锌处理下(Zn0、Zn1)各器官锌含量相差较小,随着施锌水平的提高,锌在叶片、茎秆、叶鞘中含量迅速增加,而在籽粒和苞叶中增加幅度较小;玉米吸收的多余的锌主要集中在下部器官,以减轻过量的锌对植株造成的伤害。不同的供锌水平对低锌不敏感品种牡丹9氮、磷、钾的吸收与转运影响较小;相对而言,低锌敏感品种四单19氮、磷、钾的吸收与转运更易受到外界供锌量的影响。[结论]适量供锌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和对氮、钾的利用率,降低磷的吸收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7.
锌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苗光合特性及锌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究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苗对锌敏感性差异,以玉米杂交品种天农九(TN9)和信玉9(XY9)为材料,研究不同Zn浓度(0.00、0.01、0.1、1.0、10.0、100μmol·L-1)对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最适生长锌浓度为0.1~1μmol·L-1,低锌(0~0.01μmol·L-1)和高锌(10~100μmol·L-1)条件均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苗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其中XY9在低锌及高锌胁迫下光合参数及光合色素含量降幅显著,从而导致其植株长势和干物质积累等对锌浓度的动态响应更为强烈,而TN9则对低锌及高锌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同时,随着锌处理浓度的不断升高,玉米植株中锌含量和积累量均逐渐升高,锌利用率则逐渐降低,其中XY9植株锌积累量低于TN9,而锌利用率则高于TN9;相比于不敏感型品种(TN9),敏感型品种(XY9)对锌的吸收、积累和利用受锌浓度变化的影响更为明显。本研究为植物锌高效利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8.
139.
140.
一、引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对啤酒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且对啤酒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啤酒大麦原料的优劣.直接影响啤酒的酿造品质.它不仅取决于品种的好坏,栽培措施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我国江浙、上海等地有过不同收获期对啤酒大麦品质影响的报道,但试材是冬插大麦,生育期是我省的三倍以上.灌浆时间也比我省平均长一周以上,难以指导我省春播大麦的生产.很多报道.忽视了大麦的后熟作用.不同脱粒期,对啤酒大麦品质的影响尚未见到详细的报道.另外,所见报道中发现范忠信和赵德才、黄培忠等人对于不同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