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85篇
农学   55篇
基础科学   40篇
  97篇
综合类   375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167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5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介绍了森林保护机械设备的主要种类及其发展,分析了各种机械的特点及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22.
At7基因在植物内生芽孢杆菌A47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蜡样芽孢杆菌A47菌株(Bacillus cereus A47) 是从植物体内分离得到的对多种作物具有良好防病、促生、改善品质、提高抗逆性等功能的有益内生芽孢杆菌。田涛等人(2004)把来自质粒pAD4412 的启动子和gfpmut3a基因插入大肠杆菌-芽孢杆菌穿梭载体pBE2,构建了芽孢杆菌表达GFP的载体pGFP4412。在本研究中,用PCR的方法将信号肽序列连接到At7基因上,将该基因连同含有4412 启动子的载体pGFP4412连接,构建了重组载体 pSAt7-4412。用重组载体转化野生型生防芽孢杆菌A47菌株,获得转基因工程菌株。经过对工程菌株质粒遗传稳定性研究表明,重组质粒pSAt7-  相似文献   
23.
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乳汁pH变化与体细胞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集新疆垦区奶牛乳样若干份(604份),利用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液、光学显微镜,以及pH211酸度计测定乳汁的pH与体细胞的含量,确定奶牛隐性乳房炎与牛乳pH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牛乳pH的变化与体细胞和炎性细胞的含量呈正相关,即泌乳奶牛乳汁的正常pH在6.4~6.6之间;体细胞在20万~50万个/ml区间时,奶牛乳汁pH在6.6~6.8之间;体细胞在50万~150万个/ml区间时,奶牛乳汁pH在6.8~7.0之间;体细胞在150万~500万个/ml区间时,奶牛乳汁pH在7.0~7.2之间;体细胞大于500万个/ml时,奶牛乳汁pH在7.2以上。  相似文献   
24.
玉米叶螨自 1989年在宁夏平罗、陶乐等县发生后,现已在宁夏全区各地普遍发生。 1999年发生面积近 10万 hm~2,给玉米生产带来严重为害。一般年份损失率 15%左右,严重发生年损失率达 20%以上。研究其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办法和防治方法,是生产上亟须解决的问题。从 1996年开始,宁夏自治区农技推广总站组织全区 8个病虫区域测报站就玉米叶螨的发生规律、防治指标和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现总结概述如下: 1发生消长规律 1.1越冬情况 研究表明,在北方地区玉米叶螨以雌成螨在背风向阳的枯枝、杂草附近的土缝、墙缝中吐丝结网,群…  相似文献   
25.
周艳明  王琦  于维军 《猪业科学》2007,24(12):78-80
目的:建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在猪肉中的存活/失活预测模型,并提出其控制措施.方法:用浓度梯度稀释法计细菌总量,按对数法作出不同条件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生长曲线.采用预测微生物学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并用CurveExpert1.38软件作为辅助工具,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50℃、-18℃及速冻条件下该菌的初始菌数与时间为T时的菌数之比关于时间T的存活/失活预测模型符合Linear关系式.结论:实验表明,本菌对高温非常敏感,在冷冻,速冻过程中仍能存活.  相似文献   
26.
在单位时间内反刍动物实际采食的饲草(料)数量称为反刍动物的采食量。据研究发现,反刍动物的采食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共同、相互的影响过程。准确地计算和测定反刍动物的采食量,是制定反刍动物的良好的营养方案的基础;是确定其补饲的重要依据。研究反刍动物的采食量对整个畜牧产业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反刍动物在自由进食状态下的采食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并对其采食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7.
温室黄瓜生长点消失症是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其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目前已成为西北地区日光温室黄瓜发生面积广、为害重、经济损失较大的一种病害。  相似文献   
28.
 通过筛选蜡样芽孢杆菌M 22基因组文库, 得到约3.9 kb的基因组片段。BLAST结果显示:其中包含1条长度为915 bp、编码304个氨基酸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因, 其与Bacillus thuringiensisBacillus anthracis中的sodF基因同源性高达95%。此sodF基因能互补恢复大肠杆菌SOD缺陷型菌株QC871在10 μmol/L paraquat中的生长能力。对重组表达蛋白的抑制实验表明, 此SOD基因为Fe-SOD。利用pET-30b (+)构建表达载体pET-sodF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 经IPTG诱导后, SOD融合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构建自杀载体p299-8, 同源重组突变蜡样芽孢杆菌M22 sodF基因后, 突变体抗氧化能力未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9.
尖角突脐孢菌在温室环境下侵染稗草的致病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稗属(Echinochloa)杂草是全世界水稻等作物生产中的一类恶性杂草。人工除稗安全但费时费力,化学除稗高效但伴随农产品安全和环境相融友好方面的潜在风险。因此,寻求安全高效的除稗活性成分和施药技术成为国际上除稗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研究和开发生物除稗剂的技术体系中,满足高通量筛选安全、高效的除稗生防因子的温室检测体系是极为重要的支持平台,同样,生物除稗剂的田间科学施药技术亦应依据生防因子在稗草上致病和致害所需的最佳条件来制定。基于此,亟需探明生防因子侵染稗草致病的相关条件并建立快速有效的生防因子除稗效果温室检测体系和田间施药技术。本文系统研究了影响尖角突脐孢菌侵染稗草的相关因子,建立了稳定的温室环境下尖角突脐孢菌侵染稗草的致病体系。  相似文献   
30.
本文在界定科学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科学精神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指出了在建设其有中国特色精神文明过程中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性与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