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4篇
  97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针对黄土丘陵区农业产业—资源系统演变轨迹发生变化的现实,参照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过程模型,建立农业产业—资源系统耦合过程模型。并对模型参数(k1,k2,k3,k4)的变化过程及其代表的生态经济意义进行重点讨论,在此基础上对县南沟流域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不同参数k值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农业产业—资源系统互动关系。退耕后,县南沟流域资源所依赖的环境系统的提升空间现已达到极限,产业发展未建立在对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上。现阶段资源系统发展态势与资源系统演化速度和产业系统演化速度都成负相关,产业系统发展态势与资源系统演化速度和产业系统演化速度都成正相关。将碳汇产业融入系统后,可使资源系统演化速度提升2.56倍,若通过"轮牧+舍饲"养殖模式进一步改良,可使资源系统演化速度提升4.66倍,使得资源得到合理、高效利用,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42.
不同退耕态势下农地资源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退耕态势差异较大的陕西省吴起县和米脂县在3个不同退耕阶段农地资源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分析了两个区域各阶段农地资源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探讨了在不同退耕态势下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对两个区域农地资源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退耕前后两个区域农地资源直接经济价值分别增长了11576.46万元和3754.42万元,间接生态服务价值分别增加了107946.19万元和4624.11万元.两个区域在3个不同阶段直接经济产出价值与间接生态服务价值之比分别为1∶0.84,1∶2.63,1∶3.56和1∶0.41,1∶0.65,1∶0.56.  相似文献   
43.
农林牦毛主席是物资源饲料化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介绍了热喷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情况、技术原理及应用效果。阐明了经热喷处理的农、林、牧废弃物,取得了消毒,除臭和提高蛋白质及可消化有机物的效果。为我国这类废谟物的饲料化开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4.
黄土丘陵区中尺度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诊断方法探索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生态经济系统健康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的目标。本文在分析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特征和诊断指标筛选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适合于该区中尺度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诊断指标体系。以均方差决策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运用递阶多层次综合法、线性加权函数法分别建立了二级层次和综合指标健康诊断模型――健康指数。采用比较生态学方法,分析研究黄土丘陵区中尺度生态经济系统健康空间和时间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该区系统健康状况相对稳定,在不同途径生态恢复措施实施过程中,流域健康指数呈逐年波动式上升趋势(由建设前的0.2125增大的现在的0.5188),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以现实生态经济最佳水平为目标,引入障碍度、优势度等概念,对该区中尺度系统健康进行空间维上的障碍和优势诊断,并据此提出了不同模式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为该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5.
退耕还林还草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初探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在分析生态农业研究成果和退耕还林还草下生态经济系统演变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黄土丘陵区应构建以“草、林—牧—农”型系统循环链网为中心,以“菜、果—农”型系统循环链网为重要补充,进而发展为“草、林、农—牧—工—商”型系统循环链网或“菜、果—工—商”型系统循环链网的商品型生态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46.
山西省处于中国中西部内陆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但由于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出现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经济结构不合理等,形成生态经济运行过程中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的不相一致,制约了可持续发展体系的形成。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提出了促进山西省生态改良、实现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主要对策,即: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实施清洁生产等。  相似文献   
47.
今年是江苏农垦二次创业的决胜之年,实现三年翻番目标几成定局,如何超前谋划好江苏农垦下一个三年及未来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8.
黄土丘陵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黄土丘陵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演变过程和3种不同生态农业建设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9.
陕北生态环境建设特点与典型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依据笔者2002年6~8月三次到陕北的实地调查、访问和座谈结果,首先阐述了陕北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特点是: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程度低;人口素质不高;生产条件差且类型多;矛盾多且互相交叉.其次较详细介绍了五种比较典型的治理模式:吴旗县"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草)";米脂县"四个一工程";米脂县高西沟村的"三三制";安塞县纸坊沟的"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榆林沟"坝系农业",并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0.
渭北旱塬苹果园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渭北旱塬苹果园常年降水不均衡,春季水资源有限,果树缺水问题非常突出。笔者依据定位观测数据,对苹果园生长季不同时期的浅层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