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26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运用小波分析法分析1953—2013年福州市年降水变化特征和季节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福州市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 366.69 mm,最小值(775.3 mm)发生在1967年,最大值(2 074 mm)发生在1990年。(2)降水量变化过程大致为:升—降—升—降—升—降—升,并包含多个不同尺度的时间周期。(3)除了春季外,各季节降水量在61 a间都呈现增长趋势。(4)近61年中降水量较多的年份如1990和1997年都对应厄尔尼诺年份;降水较少的年份如1954、1967、1995年都对应拉尼娜年份。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事件与Mann-Kendall突变检验的结果较一致。福州市降水量年际变化与ENSO事件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42.
潮汐是影响闽江河口鳝鱼滩芦苇湿地的主要水文过程。为明确潮汐的特性,对闽江河口鳝鱼滩芦苇湿地潮水理化特征及其对湿地土壤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潮水的基本理化特征除pH季节变化不明显外,其他特征值的季节变化规律均比较明显;(2)潮水营养盐(N、P、K)特征表现为总氮的季节性差异不显著,而总磷和总钾的离散程度比较高,季节性差异较大;(3)对所测定的潮水理化特征值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氧化还原电位(Eh)和pH的相关性最好,呈极显著性相关(R=-0.999,P=0.000〈0.01)。此外,盐度与总氮、总钾以及总氮与总钾之间也存在着较好的相关关系;(4)潮汐过程对土壤的理化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湿地土壤对潮水营养盐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43.
尤溪联合梯田稻作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地与文献调查表明,联合梯田的发展与历史上人口迁徙密切相关;稻作制度随时间推移由早期的一熟制向多熟制发展,随海拔高度增加由低海拔的三熟制向高海拔的一至二熟制转变;稻作模式由单季稻向丰富多样的复种轮作、间作以及立体种养转变。联合梯田目前保留了稻薯复种轮作、瓜稻复种轮作、烟稻复种轮作、稻草复种轮作、稻菜复种轮作、稻豆间作、再生稻栽培、稻鱼共作、稻鸭共作等9种典型稻作模式。  相似文献   
44.
以福州茉莉花农作为问卷调查的受访对象,运用条件价值法(CVM)和统计学的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计量2013年福州茉莉花农平均生态补偿意愿值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3年福州茉莉花农平均生态补偿意愿值的下限值和上限值分别为23 868.84与30 723.60元/(hm2·a),平均生态补偿意愿值为27 296.22元/(hm2·a).茉莉花农有无非农收入对茉莉花种植生态补偿意愿值的影响最为显著,花农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茉莉花农认为种植有机茉莉将造成的减产程度均对其存在显著影响,而其他变量影响不显著.为维护茉莉花种植的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建议以政府为主导,加大福州茉莉花生态补偿力度并建立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关于福州茉莉花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态经济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45.
以福建省福鼎市白琳镇(BL)、点头镇(DT)、磻溪镇(PX)、管阳镇(GY)和太姥山镇(TMS)的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固碳贡献率及有机碳红外光谱,旨在从团聚体尺度揭示茶园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其分子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采样地土壤团聚体组成存在差别,但随土层加深,大团聚体(0.25~2 mm)和微团聚体(0.053~0.25 mm)含量均减少,而粉-黏粒团聚体(<0.053 mm)含量增大;(2)随土层加深,所有采样地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减小,分形维数(D)增大,团聚体结构稳定性降低;(3)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随土层加深而减小,固碳贡献率主要受团聚体含量的影响,大团聚体固碳贡献率相对更大;(4)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均主要来源于多糖碳或脂肪碳,0-15 cm土层土壤粉-黏粒团聚体比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有机碳更稳定,15-30 cm土层各级团聚体均比0-15 cm土层对应粒级团聚体有机碳更稳定。研究成果可为茶园土壤有机碳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6.
为探究闽江口湿地土地利用和恢复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采集闽江口芦苇湿地、滩涂地、草地、农田和撂荒地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分析土壤β—葡萄糖苷酶、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L—亮氨酸—氨基肽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pH、铵态氮和硝态氮在农田土壤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而土壤碳(C)、氮(N)、磷(P)全量含量在撂荒地和芦苇湿地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撂荒地、农田和芦苇湿地可溶性碳氮含量显著高于滩涂和草地土壤;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变化趋势比较一致,撂荒地均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分别为1 272,124 mg/kg。土壤酶活性变化趋势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基本一致,即撂荒地最高,其次是芦苇湿地和农田,草地和滩涂最低。土壤酶活性矢量长度介于1.12~1.34,矢量角度均大于45°,且土壤胞外酶生态化学计量C∶N∶P总体上为1.00∶1.03∶1.33,表现出主要受磷限制的影响。土壤酶活性与可溶性碳氮、总碳氮和微生物量碳氮均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芦苇湿地转化为滩涂等利用方式后土壤碳氮等养分显著降低,而撂荒等方式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进而有利于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善。  相似文献   
47.
为了阐明外来物种入侵对滨海湿地不同质地土壤碳(C)、氮(N)、磷(P)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对福建省滨海地区东湖湿地两种质地土壤的土著种与入侵种植被下土壤C、N、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植被下,壤质土的C、N、P及其计量比均高于砂质土。互花米草入侵增加了两种质地土壤的C、N含量及碳磷比(C/P)、氮磷比(N/P),降低了土壤有效磷(AP)、P含量与碳氮比(C/N),其中砂质土的土壤N含量显著增加了近1倍(P<0.05),AP含量下降近70%,壤质土的C/P增加了近2倍(P<0.05)。不同质地土壤中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含量对互花米草入侵的响应不同,在壤质土中,互花米草入侵后降低了50%的NH4+-N含量,增加了近3倍的NO3-N含量(P<0.05);而在砂质土中,互花米草入侵后土壤NH4  相似文献   
48.
为研究茶园土壤碳(C)、氮(N)、磷(P)、钾(K)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福建省福鼎市茶叶主产地茶园为研究对象,系统测定和分析土壤养分与计量比,分析其对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茶园土壤C、N、P、K含量均值分别为18.39,1.96,0.91,15.57 g/kg,土壤C∶N、C∶P、C∶K、N∶P、N∶K、P∶K均值分别为9.24,30.96,1.24,3.32,0.13,22.39;(2)土壤中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Acidobacteria);优势菌属为Paludibaculum、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不同茶园土壤中细菌群落组成及结构相似,但细菌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p<0.05);(3)属水平上茶园土壤细菌与养分及其计量比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K与热脱硫弧菌属(Thermodesulfovibrio)、盖氏菌属(Gaiella)呈显著正相关(p<0.01),P与梭菌属(Clost...  相似文献   
49.
为了阐明种植年限对茉莉花园土壤碳(C)、氮(N)、磷(P)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福州市种植年限约为3(J-3),10(J-10),15(J-15),30(J-30),>40(J-40)年的茉莉花园为研究对象,对土壤C、N、P与生态化学计量比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 表明:(1)与J-3相比,随着种植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