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 毫秒
71.
蛋白质与饱食度对工厂化养殖半滑舌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封闭循环水养殖条件下,进行5×3双因素随机设计动物试验,即5种饲料蛋白质水平(43%、46%、49%、52%和56%;以A—E组表示)和3种饲喂饱食度水平(100%、90%和80%;以I、Ⅱ和Ⅲ水平表示),共15个处理,每处理3重复,试验期108d。探寻蛋白质营养与饱食度对工厂化养殖半滑舌鳎幼鱼(110±25g)生长与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蛋白水平与高饱食度投喂的增重效果最佳,E组增重率极显著高于其他组13.75%~50.16%,工水平比Ⅱ和Ⅲ水平分别极显著提高7.57%和14.08%;中蛋白水平蛋白效率较高而死亡率最低,C组死亡率比其他组降低50%~759/6;低饱食度的饲料利用率和蛋白质效率最高,Ⅲ水平比I、Ⅱ水平分别显著高4.78%和5.32%。(2)中蛋白水平和高饱食度有利于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C组比其他组显著提高4.2%~34.79%,I水平分别比Ⅱ和Ⅲ水平极显著高15.27%和25.70%;中蛋白水平和90%饱食度有利于提高溶茵酶(LZM)活力,C组比其他组极显著提高4.61%~18.07%,Ⅱ水平比工和Ⅲ水平分别极显著高12.03%和4.58%;中高蛋白水平和高饱食度有利于提高补体C3和C4活力。(3)获得工厂化养殖半滑舌鳎幼鱼最大生长的饲料蛋白质水平为56%;最佳免疫力和蛋白效率的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99/5~52%。  相似文献   
72.
采用接种法,对两种番茄内生真菌菌株镰孢菌(Fusariumsp.)zj1和褐孢霉菌(Fulviasp.)zj3在不同培养基、温度、pH、碳源等条件下进行了生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两种菌株的生长都具有明显的影响;pH为8~10时,菌株镰孢菌生长良好,菌株褐孢霉在pH大于6时生长良好;两种菌株均以麦芽糖为最好碳源。  相似文献   
73.
食用菌渣对水稻的增产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美琴 《中国稻米》2006,12(2):44-45
食用菌渣是一种栽培食用菌后的残余物质,其有机质含量一般在45%~54%,本文通过其在水稻上的田间试验,探索食用菌渣对水稻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食用菌渣能使水稻增产6.2%~8.3%,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74.
内生环状芽孢杆菌Jcxy8对番茄灰霉病的防病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从番茄植株体内筛选出的内生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Jcxy8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作用及防病的生理生化机制,采用平板打孔法测定了菌株Jcxy8对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的拮抗力。结果表明:菌株Jcxy8对灰霉病菌的抑菌圈直径为35.6mm,抑菌圈边缘的产孢抑制率达到66.9%。当菌株培养滤液浓度为40%时,病菌孢子萌发完全被抑制。镜检发现抑菌圈周围的菌丝(或芽管)细胞消融,生长扭曲,中间或顶端膨大成泡囊状。Jcxy8菌株与灰霉病菌同时处理的番茄果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比清水对照处理高12.7%,比单独接种灰霉病菌处理高39.1%;SOD、POD、CAT活性均较只经病菌处理低;O2-产生速率比清水对照和病菌处理低,而比菌株Jcxy8处理高。说明菌株Jcxy8对番茄果实有明显的诱导抗病作用。  相似文献   
75.
优质高产两系新组合皖稻119的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两系新组合皖稻119的高产优质性状和父母本生育特点及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两优6326杂交稻强化栽培技术。[方法]试验采用大区设计,强化栽培采用大孔软盘旱育秧,四周起垄栽培,每次沟中灌满水可保持7 d左右;水稻栽插密度设3个处理:强化栽培(6.7+16.6)cm×26.7 cm(S1)、强化栽培23.3 cm×26.7 cm(S2)、常规栽培16.6 cm×20.0 cm(CK);通过强化栽培与常规栽培对比,分析两优6326农艺、经济性状变化趋势,探讨不同栽培措施的作用效果。[结果]强化栽培S1处理获得实产9 940.5 kg/hm2,比对照增产5.0%,其有效穗比对照多15.0万/hm2,每穗实粒数多12.2粒,千粒重高0.7 g;S 2处理的有效穗比对照少16.5万/hm2,每穗实粒数多12.1粒,千粒重高1.2 g,产量与对照相当。[结论]强化栽培下两优6326表现穗大、结实率和千粒重高的特点,栽插密度以(6.7+16.6)cm×26.7 cm为宜。  相似文献   
77.
在对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93(皖两优0716)父母本的生物学特性及开花习性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制种实践,总结了其制种技术。强调用曲线回归方程法全程预测花期,并建立了其父母本的叶龄曲线方程。  相似文献   
78.
中国大学图书馆机构设置10年变迁及与美国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网站访问、信函联系、资料调查等方式,对1995年和2005年中国十所重点大学图书馆机构设置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并通过网络调查了美国最新综合排名前10位的大学图书馆机构设置情况,比较分析了中美大学图书馆机构设置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79.
分析了两优6326制种存在的系统风险,利用皖南山区自然生态条件,创建了宣69S低温敏核心单株筛选及原种生产技术;根据对母本特性研究和多年制种技术实践总结,提出了两优6326全程监控制种技术,并在大面积制种生产上应用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80.
全缘冬青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和应用表明,培育2年生上山造林的容器苗宜选择12 cm×10cm规格的营养钵,采用2/5泥炭+1/10珍珠岩+1/2圃地土配制育苗基质。同时系统总结了全缘冬青采种与处理,播种与移植,以及遮荫、水分管理、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容器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