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53篇
林业   156篇
农学   73篇
基础科学   169篇
  77篇
综合类   663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104篇
畜牧兽医   309篇
园艺   126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81.
连作对砂田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和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宁夏香山乡红圈子村连作1年、3年、5年、7年、9年、11年、20年的压砂瓜田为研究对象,以未压砂的原始荒地为对照,研究连作砂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利用率的影响和微生物量碳、氮的变化规律,分析微生物碳源与微生物量碳、氮的相关性,探讨研究结果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压砂明显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率,不同连作年限砂田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试验区土壤中微生物主要利用的碳源均为多聚化合物;砂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随连作年限的延长整体呈下降趋势;微生物量氮与多聚化合物、氨基酸、胺类化合物和平均颜色变化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微生物量碳与碳源之间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2.
为了指导园林工作者科学合理地设计观光农业园,总结了观光农业园中园林景观设计应用的现状,阐述了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3.
加气灌溉对番茄地土壤CO_2排放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慧  侯会静  蔡焕杰  朱艳  王超 《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7):3380-3390
【目的】CO_2是大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起到重要作用。加气灌溉通过改善土壤通气状态,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等已被大量研究证实,然而加气灌溉引起的土壤环境效应研究较少,且通过静态箱法系统地研究加气灌溉对设施菜地土壤CO_2排放影响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分析加气灌溉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对评估加气灌溉技术的农田生态效应具有重要作用。【方法】供试番茄品种为‘飞越’,通过温室小区试验利用文丘里计作为加气设备,通过地下滴灌系统实现水气结合的加气灌溉方式。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温室番茄地土壤CO_2排放进行原位观测,研究加气灌溉对土壤CO_2排放的调控效应。试验按灌水量(充分灌溉、亏缺灌溉)和加气(加气、不加气)的双因素设计,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加气亏缺灌溉(AI1)、不加气亏缺灌溉(CK1)、加气充分灌溉(AI2)和不加气充分灌溉(CK2),每个处理3个重复。研究加气和充分灌溉较不加气和亏缺灌溉对温室番茄地土壤CO_2排放、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结果】番茄整个生育期,不同加气灌溉模式下土壤CO_2排放通量随移植后天数增加呈波动性变化,总体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峰值均出现在番茄开花坐果期。加气和充分灌溉处理较对应的不加气和亏缺灌溉处理增加了番茄整个生育期土壤CO_2平均排放通量和排放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AI1、CK1、AI2和CK2处理土壤CO_2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229.31、193.66、259.10和224.76 mg·m~(-2)·h~(-1),且以AI2处理土壤CO_2排放量最大(6 383.43 kg·hm~(-2)),分别是AI1、CK1和CK2处理的1.12、1.32和1.13倍。此外,不同加气灌溉模式下土壤充水孔隙率(WFPS)在番茄整个生育期内大致呈下降的趋势;土壤温度(T)大致呈上升的趋势,且同一时刻处理间土壤温度差异较小;而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呈波动性变化且番茄整个生育期SOC含量变化幅度较小。加气灌溉较对应的不加气灌溉降低了T和WFPS,增加了SOC含量,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充分灌溉较对应的亏缺灌溉增加了WFPS和SOC,但不显著,对T的影响不一。此外,经相关性分析可知,土壤CO_2排放通量与土壤充水孔隙率呈负相关,与土壤温度和有机碳呈正相关,但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结论】通过温室小区试验得出,加气灌溉增加了土壤CO_2排放,但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为评估加气灌溉技术的农田生态效应和设施菜地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4.
[目的]探讨微生物肥料"宁盾"粉剂在叶菜类作物上的最佳使用剂量及其促生效果。[方法]选取不同剂量的微生物肥料"宁盾"粉剂在叶菜类作物上进行温室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田间试验。[结果]温室试验结果表明,"宁盾"处理组能显著提高叶菜类作物的出苗率、叶片数、鲜干重、叶绿素含量等指标,最佳剂量为5.0 g/千粒;在田间小区试验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宁盾"粉剂不仅能够增加叶菜类作物产量,达35.09%,还能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含量,且较"宁盾"水剂100倍液的效果好。[结论]微生物肥料"宁盾"粉剂不仅能够促进叶菜类作物生长,增加产量,还能提高其品质。  相似文献   
185.
[目的]从海洋中分离并筛选具有杀松材线虫活性的细菌。[方法]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采自青岛近海海域的样品进行细菌分离,采用浸渍法测定菌株的杀线虫活性,并对筛选菌株的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序列进行测定,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产生杀线虫活性物质的最适培养条件。[结果]共分离到36株海洋细菌,根据杀线虫活性筛选出1株具有高杀线虫活性的细菌HT-11。该菌株分离自牡蛎,其培养滤液处理松材线虫24 h的校正死亡率高达92.41%。根据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DNA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将菌株HT-11鉴定为考克氏菌属(Kocuria)。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在营养肉汤(NB)培养基中产生杀线虫活性物质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海水浓度100%,初始p H 7.0,培养温度25℃,培养时间3 d。[结论]该研究可为海洋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及其杀松材线虫天然活性物质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6.
为辅助青麻叶大白菜的抗病育种研究,以青麻叶大白菜秋绿60种子为试验材料,比较了5种接种方法(菌土法、密封菌土法、蘸根法、注射法、浸种法)不同土壤p H值、菌液浓度、光照及根系分泌物等接种条件对人工接种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菌土法与其他接种方法相比效果更好、更稳定,浸种法效果最差。在土壤p H值为酸性时更易发病,且p H值达到6.5时,病情指数最高;每g土接种0.050 g病根是最适宜的接种浓度;光照对病害的发生有促进作用;番茄和抗、感根肿病的白菜根系分泌物均能促进病害的发生。因此,在青麻叶大白菜的人工接种试验中可采用以上最佳接种方法及条件提高接种效果。  相似文献   
187.
环空淹没射流吸气性能与能量耗散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超  朱金波  胡标 《农业机械学报》2016,47(8):14-21,13
淹没条件下喷嘴出口存在外界静压,引射管的截面和入流压力对环空射流过程中的吸气性能和能量耗散都有显著的影响。为能更好地对淹没条件下环空射流喷嘴进行调控,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截面比和入流压力对喷头吸气量和气液比的影响,并从流场、能量耗散以及涡流强度3方面对这些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截面比下,随着入流压力的提高,吸气量和气液比都随之提高;高截面比下,随着入流压力的提高,吸气量提高而气液比则先增加后降低,这种工况下气液比存在最大值。随着截面比的提高,吸气量增加而气液比则降低;不同入流压力下低截面比对气液比存在高可控性;不同截面比下高引射流入流压力对气液比存在高可控性。相同的湍动能增量下,不同截面比的湍流耗散率的增量远大于不同入流压力的湍流耗散率增量,能量耗散更大。这些特性与不同入流压力时引射流与槽内水压差以及不同截面时引射流对喷嘴的封闭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8.
该文对燕山地区的天然栎林生态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依据林分现状、经营目标和适宜的经营措施将其划分为封育补植型、抚育培育型、抚育调整型和更新改造型4个经营类型;以生态保护优先和培育优质森林、遵循森林植被的自然发育规律为指导,提出了具体的经营措施;其中封育补植型以封育和补植措施为主,抚育培育型以林木密度结构调控为主,抚育调整型以树种结构调控为主,更新改造型以大强度疏伐结合冠下造林为主。  相似文献   
189.
太行山核桃林分布广泛,林下土地空闲率高,光照条件良好,适宜间种多种经济作物,林药间作成为理想的经营模式。为了筛选适宜的药材种类,引进射干、知母、桔梗、菊花、瓜蒌、天南星、黄芩、荆芥、土贝母、土木香和丹参共11种中药材,在河北省涉县索堡乡南沟村的核桃林地进行了间种栽培试验,对其生物生态学习性和物候期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针对引种地春季干旱的气候条件,以降低核桃与药材间的竞争强度和提高林地收益为目标,选择育苗难易程度、抗旱性、株高、根系分布深度和经济效益这5项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贝母、知母、菊花、射干、桔梗这5种药材适宜在核桃结果初期(核桃树龄为10~12 a)间种,而荆芥、丹参、土木香这3种药材适宜在核桃幼树期(核桃树龄为3~4 a)种植。  相似文献   
190.
捡拾臂是圆草捆捡拾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与作业过程的实用性是影响圆草捆捡拾车研发与生产的重要因素。针对圆草捆所处野外环境的多变性、圆草捆本身姿态的多样性,结合满足成功捡拾与提高捡拾效率的预定要求,对提升臂进行了结构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分析与求解。结果显示;圆草捆捡拾车提升臂的结构设计中,提升臂的离地高度、两臂之间距离、单臂前端斜梁弯折角度及提升臂与车架距离等是影响圆草捆捡拾成功率与捡拾效率的重要参数。为了进一步确定合理的结构参数,对圆草捆捡拾臂进行了结构的理想化建模,并列出了相应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并运用Mat Lab绘出相关图形,结合图解法得出的相关数据,为提升臂结构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