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5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5篇
  26篇
综合类   102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69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中国野生葡萄抗黑痘病基因RAPD标记OPS03-1300进行了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标记实际长度是1354bp,因此更名为OPS03-1354,其GenBank登录号为DQ350885。该标记序列与99条来自欧洲葡萄的EST有同源性,其中与1条来自赤霞珠叶片感染葡萄皮尔斯病病原菌后获得的EST同源性为82%,与2条来自赤霞珠果实在不同发育期获得的EST同源性分别为80%和85%。该序列与1条来自中国野生华东葡萄白河-35-1叶片接种霜霉病病原菌后获得的EST同源性为67%。该序列编码葡萄的一种假定蛋白。此外,应用该标记对中国野生葡萄与欧洲葡萄的种间杂交广西-1×京可晶F1代339株、白河-35-1×佳利酿F2代207株进行了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52.
[目的]克隆中国野生毛葡萄(Vitis quinquangularis)'丹凤-2'芪合酶(stilbene synthase)基因(STS)并研究其功能,为提高欧洲葡萄(V.vinifera)的白粉病抗性及品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同源克隆法获得中国野生毛葡萄'丹凤-2'芪合酶基因VqSTS9和VqSTS21,构建植...  相似文献   
53.
1985~1988年对葡萄果实表皮组织结构及果实中生化物质与抗白腐病的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果实表皮组织结构决定了葡萄野生种在田间自然条件下对白腐病的抗性。果实中丹宁,游离有机酸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抗白腐病存在着显著的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4.
以底来特×北醇和爱莫无核×北醇的胚挽救杂交后代为试材,采用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出其半致死温度,并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了2个杂交组合38个株系杂交后代的抗寒性强弱。结果表明,底来特×北醇19个株系杂交后代中有6个株系抗寒性较强,占31.58%;爱莫无核×北醇19个株系杂交后代中有7个株系抗寒性较强,占36.84%。说明杂交后代抗寒性呈现连续变异的数量遗传,且具有母性遗传现象。  相似文献   
55.
不同架式温室葡萄冠位叶片及叶绿体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温室葡萄不同受光架式和冠位叶片组织结构及其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为温室葡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温室的棚架、单篱架、双篱架葡萄为试材,分别采用光学显微和电子显微镜技术观测不同架式和冠位叶片的显微结构和叶绿体的超微结构。【结果】温室葡萄棚架受光优于篱架,篱架下部叶片受光极差,阴天对篱架受光的影响比棚架大,对下部影响比上部大;温室葡萄叶片的总厚、栅栏组织厚、组织密度CTR值及栅栏海绵组织比值等光合组织结构有所退化,但不同受光架式间和冠位间有差异。棚架的叶片质量均匀,光合组织发达,篱架的下部叶片结构严重退化;叶片总厚、栅栏组织厚与光照强度呈显著正相关;葡萄棚架叶片和篱架上部叶片的叶绿体数、基粒数、基粒片层数明显高于篱架下部的叶片。【结论】温室葡萄采取棚架栽培时整体叶片的叶绿体发育正常,而篱架下部叶片因长期弱光胁迫导致叶绿体结构发生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56.
本文描述了从美国阿拉斯加进口原木中截获白云杉齿小蠹(Ips perturbattts Eichhoff)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寄主植物、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等,并对其检疫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7.
选用出生后吃完初乳的荷斯坦母犊24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饲喂鲜牛奶6kg天·头,试验组饲喂代乳粉800g天·头。结果表明:经过60天的饲喂试验,试验组比对照组多增重5.31kg(p<0.01),试验组犊牛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88.5g(p<0.01),试验组犊牛的体高和胸围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对照组。从经济效益来看,进食代乳粉组犊牛比对照组节省成本263.42元头(鲜奶价格按2元kg计算)。  相似文献   
58.
中国葡萄属野生种及其种间F1 代抗旱性鉴定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盆栽干旱胁迫条件下, 测定了中国葡萄属野生种8 个种的11 个株系及野生种燕山葡萄与美洲种河岸葡萄杂交F1 代的叶片失绿黄化程度、相对含水量和原生质体细胞膜透性, 并以这3 项指标综合评价中国葡萄属野生种及其种间F1 代的抗旱性。结果表明, 中国葡萄属野生种中: 燕山葡萄燕山- 1 为高抗类型; 葡萄泰山- 1 为中抗类型; 葡萄安林- 2、山葡萄泰山- 11、秋葡萄江西- 2 和平利- 7、复叶葡萄甘肃- 91 和南郑- 2、毛葡萄渭南- 3、华东葡萄广西- 1 为低抗类型; 刺葡萄塘尾为不抗类型。燕山- 1 ×河岸葡萄杂交F1 代的抗旱性表现为连续分离现象, 个别杂种单株的抗旱性表现为超亲遗传。  相似文献   
59.
中国野生葡萄种间杂交F_1代抗黑痘病遗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原产我国野生葡萄5种11个株系和9个欧洲葡萄品种杂交,组合成抗病×抗病和抗病×感病两类,获F_1代杂种1238株,采用田间自然鉴定的方法研究了亲本抗黑痘病及其在F_1代的遗传表现。结果表明,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黑痘病在F_1代表现为极强的显性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60.
实蝇类害虫是许多国家予以高度重视的检疫性害虫,曾提出不同的检疫处理技术措施。在熏蒸处理方面,美国提出:处理鳄梨防治地中海实蝇、桔小实蝇、瓜实蝇,溴甲烷21℃,32g/m~3,4小时。处理构橼防治地中海实蝇,21℃,32g/m~3,3.5小时,处理樱桃防治樱桃细实蝇,21℃,32g/m~3,2小时,15.5—20.5℃,40g/m~3,2小时,10—15℃,48g/m~32小时;美国亚利桑那提出,溴甲烷不宜用于处理柑桔等。我们于1984—1985年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兹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