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篇
  4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究不同盐度和重金属镉浓度交互胁迫下互花米草主要生长指标的变化规律,为找出互花米草在不同盐浸环境下生长的耐盐阈值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采集的互花米草幼苗为试验材料,在室内进行长达6个月的NaCl、CdCl2及其交互胁迫试验,并测定其主要的生长指标。【结果】在CdCl2浓度0.2~0.8 mmol./L的胁迫下,加大了NaCl对互花米草幼苗的毒害,各生长指标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大而不断下降;当NaCl浓度大于500 mmol/L时,各处理组互花米草均出现脱水枯死现象,当NaCl浓度在0~100 mmol/L时,株高、茎粗均达到最大值,NaCl浓度在100~300 mmol/L时,叶片大小、生物量均达到最大值;生物量分配规律为:叶生物量根生物量茎生物量;相关性分析显示互花米草各生长指标之间均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性(P0.05),盐度与各生长指标间均表现出负相关,CdCl2浓度与株高、叶长和叶面积呈正相关,与叶宽、生物量呈负相关。【结论】在CdCl2浓度(0.2~0.8 mmol/L)胁迫下,互花米草各主要生长指标随着NaCl盐度(0~900 mmol/L)的增大呈下降趋势;不同盐浸环境下各主要生长指标耐盐阈值存在差异,其中株高、茎粗最佳耐盐范围为0~100 mmol/L,叶片大小、生物量最佳耐盐范围为100~300 mmol/L;当NaCl浓度大于500 mmol/L时,互花米草出现脱水枯死现象。  相似文献   
52.
米渣蛋白对镉的吸附效果及其对土壤中镉的钝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米渣蛋白对水溶液中镉的吸附效果及米渣对土壤中镉活性的钝化效果,该研究首先用米渣蛋白在水溶液中对镉进行吸附、用盐酸解吸,并用Langmuir、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来拟合米渣蛋白在水溶液中对镉的吸附过程,用动力学方程研究米渣蛋白与镉结合的机理,并根据线性关系从准一级、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中筛选更接近吸附动力的拟合方程。其次,通过周期取样,用Tessier分步连续提取法测定并探究米渣对土壤中镉的钝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初始质量分数的镉溶液中米渣对镉的最大吸附量13.28mg/g,用盐酸解吸各初始质量分数下结合的镉,解吸率均达到90%以上。同时,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均能拟合米渣蛋白在水溶液中对镉的吸附过程,且R2达到0.99以上;准一级动力学、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结果是,拟合出的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线性更好,米渣蛋白对镉的吸附动力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土壤中镉钝化试验表明:加入米渣后,28d内土壤中镉的钝化效果较好,可能是由于米渣中的蛋白改变了土壤中镉的存在状态并降低镉的活性所致。该研究结果为米渣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可为其在废水除镉、镉污染土壤的修复等方面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3.
旱快柳是旱柳的新变种,生长快,适生性强,是营造速生丰产林、农田防护林及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为了加快繁殖速度,降低育苗成本,提高苗木质量,我们于83、84、85年用短穗扦插育苗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作法如下。  相似文献   
54.
水葫芦象甲的生物学及其寄主专一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室温 2 5~ 2 8℃的养虫室内 ,水葫芦象甲雌成虫寿命最长可达 1 6 1d ,最大卵量为 1 0 91粒。产卵期为 2 0~ 1 59d。卵主要产在叶柄内。幼虫孵化后在叶片内和叶柄中取食 ,并向植株基部钻蛀。幼虫期 30~ 4 0d。老熟幼虫在活的水葫芦植株根部化蛹 ,蛹期 2 5~ 30d。在温州自然条件下 ,象甲年发生 2代 ,并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以成虫和幼虫越冬。利用 2 3科 4 6种植物进行的寄主专一性测定发现 ,该象甲只为害水葫芦 ,可安全用于水葫芦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55.
空心莲子草叶甲的越冬保护和大量繁殖释放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心莲子草叶甲是生防所1986年从美国Florida引入,该虫在我国湖南省中部及湖北地区。由于冬季温度太低,不能自然越冬。1987年进行了成虫冬季人工保护和接种释放越冬后成虫技术的研究,11~12月在田间采集成虫,1~4月在温室盆栽空心莲于草上饲养。在1~2月下旬温室温度5~10℃下,叶甲能保持低度活动,3月间温室停火后开始产卯,冬季在温室中能繁殖两代。5月上旬将成虫按每公顷3000头释放在空心莲于草为害的水域,至11月中、下旬,叶甲能在田间繁殖7~8代,1988~1991年应用上述技术对湖南省1500公顷水域的空心莲子草进行防治,取得了明显的防效。  相似文献   
56.
1988年在北京田间小区放虫实验结果表明:在具有4片叶的豚草幼苗期,每株上释放2头1龄条纹叶(虫甲)幼虫控制效果最佳,到幼虫发育成熟时,控制效果可达95.7%,豚草幼苗期是较为有利的控制时期。处于营养生长期的豚草每株保留10片叶,其上有5.4头成虫时,在24天内对豚草的控制效果可达81.2%。每株放5.4头成虫的小区,次年的豚草植株数比未放虫的小区减少89.1%。成虫控制豚草的效果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时间的延长而呈直线性上升,每日控制率是一个常数,此常数在本研究中为0.067%/天/头。在较高.密度下,未发现成虫有取食干扰现象。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评价控制效果,具有综合性、灵活性和实用性,并具有生态学上可解释的意义。  相似文献   
57.
在 1995年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规划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 ,对太姥山地区的珍稀树种及名木古树作了进一步核查统计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调查表明 ,太姥山地区共有珍稀树种 33种 ,名木古树 5 2种 793棵  相似文献   
58.
王韧 《南方农业》2009,3(3):68-70
放出传统观念,结合现代科学,用风水学的理论来探讨植物在布置、选择、颜色及用途4个方面的应用。阐述了将植物造景与风水学理论相结合,对于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9.
以转基因植物为重点之一的农业生物技术在80年代中期取得了重大突破,90年代初开始迅速走向商品化和产业化。这种起爆式的迅速发展与一些国家政府和社会重视大型农业生物技术综合研究基地建设分不开,特别是研究、开发设施的现代化、智能化和试验规模的集约化极大地推动了生物技术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和转化。  相似文献   
60.
国外应用微生物防治杂草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利用植物病原微生物防治杂草的技术,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大的兴趣。与化学除草相比,以菌治草在土壤和作物中不产生有害残留,对周围作物没有药害,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没有不良影响,而且费用低廉。对许多化学除草剂难以奏效的恶性杂草,往往有显著的防治效果。与以虫治草不同,菌制剂可以象一般农药一样在农田环境中使用,并可同其他病虫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