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8篇
农学   12篇
  1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田间调查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以海南不同产量、不同生长年限、正常结果与黄化槟榔叶片为实验材料,分析不同产量水平、正常结果与黄化槟榔叶片Ca,Mg含量以及不同生长年限槟榔叶片Ca,Mg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槟榔叶片Ca,Mg含量随着槟榔产量降低呈下降趋势,Ca含量下降幅度较大.低产组槟榔叶片Ca比高产组的下降了约37.2%,而Mg下降了约19.8%.黄化组(重)和黄化组(轻)槟榔叶片Ca含量比高产量组降低了57.8%和44.9%.而比低产量分别下降了32.0%和12.3%,黄化组(重)槟榔叶片Ca含量比黄化组(轻)的下降了23.4%.黄化组(重)和黄化组(轻)槟榔叶片Mg含量比高产量组的降低了30.2%和35.0%.而比低产量的分别下降了13.0%和18.9%,黄化组(重)槟榔叶片Ca含量比黄化组(轻)下降了6.9%.不同年限槟榔叶片的Ca含量差异不显著,除了高产组槟榔叶片Ca含量随着槟榔年限有所下降,其他产量组随着槟榔产量无明显变化.不同年限槟榔叶片的Mg含量差异不显著,但不同产量组槟榔叶片Mg含量随着槟榔年限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2.
影响海南槟榔单产的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甘炳春  李榕涛 《耕作与栽培》2004,(4):57-57,F004
介绍了海南槟榔的种植和产量概况。从种苗、立地条件、园林基本建设、管理以及病虫害等5个方面分析了海南槟榔平均单产偏低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高产对策。  相似文献   
23.
海南省槟榔红脉穗螟危害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是槟榔花果期的主要害虫,对槟榔产量影响较大。对海南主要槟榔产区红脉穗螟危害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槟榔平均单株受害率16.89%,在坡地的危害程度要大于平地和水田地;三亚、保亭和陵水地区的危害程度要大于北部的琼海、万宁和屯昌地区。  相似文献   
24.
广藿香棒孢霉叶斑病是广藿香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从种植广藿香的土壤中分离到1株能明显抑制其病原菌多主棒孢的拮抗细菌,通过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该菌株能够显著抑制多主棒孢菌丝生长,抑菌带宽达10 mm。另外,选用6种生物药剂对广藿香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进行室内筛选。结果表明,300亿/g蜡质芽孢杆菌WP、2亿/mL碧拓、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WG、1.1%儿茶素WP和10%多抗霉素WP等5种药剂在说明书配制浓度的范围之内都达到了很好的抑制效果,3%中生菌素WP没有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25.
对海南野生鸦胆子实施人工栽培技术研充,旨在提高其产量和质量。为此,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为指导,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规范各个生产环节,对野生鸦胆子进行人工栽培。结果表明,产量大幅度提高,果实质量得到人为控制和提高,并由此总结出人工栽培技术。鸦胆子可由野生变为人工栽培,填补了我国鸦胆子规模化栽培的空白。  相似文献   
26.
甘炳春 《热带林业》2004,32(4):10-12
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及现有的药用植物都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和物质基础。药物植物栽培技术的发展能够促进对药用植物的保护和利用,促进药材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7.
低温贮藏对细点扁股小蜂羽化率及产卵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低温贮藏对细点扁股小蜂Elasmuspunctulatus的影响,以贮藏温度(6、8、10和12~C)、贮藏时间(1、2和3周)和细点扁股小蜂蛹龄(1~4日龄)为参试因子,研究冷藏对细点扁股小蜂羽化率及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因素均可显著影响细点扁股小蜂羽化率和产卵量;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冷藏时间的增加,羽化率和产卵量均逐渐降低。综合分析得出,以2日龄蛹12℃下贮藏14d为宜,此时细点扁股小蜂的羽化率和产卵量均达到较高水平,分别为97-34%和38.5粒,与未冷藏对照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8.
广藿香是唇形科植物Pogostemon cablin(Blance)Benth.,以叶、梗入药,味辛,性微温。芳香化湿,和胃止吐,祛暑解表。主治湿阻中焦之脘腹痞闷,食欲不振,呕吐,泄泻,外感暑湿之寒热头痛,湿温初期的发热身困,胸闷恶心,鼻渊,手足癣。广藿香原产于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宋代引入我国,是我国重要的南药之一。广藿香分为石牌香、高要香、湛江香和海南香。广藿香在海南省万宁市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但广藿香青枯病,能造成广藿香大量死株,威胁到广藿香产业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29.
探讨不同产量水平、正常结果与黄化病槟榔叶片Na+与Cl-含量变化及不同生长年限槟榔叶片Na+与Cl-含量变化规律。以海南不同产量水平中不同生长年限正常结果与黄化槟榔叶片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产量水平、正常结果与黄化槟榔叶片Na+、Cl-含量,以及不同生长年限槟榔叶片Na+、Cl-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槟榔叶片含有较高Na离子。Na+平均含量约1.9%。槟榔叶片Na+随着产量水平无直线变化趋势。正常结果与黄化槟榔叶片Na+含量差异也不明显。Cl-含量在槟榔叶片较低。槟榔叶片Cl-含量随着槟榔产量下降有所下降,中产组和低产组的比高产组的分别下降了约30%和45%。黄化槟榔叶片Cl-含量比高产和低产组的低约60%和28%。槟榔叶片Na+含量随着生长年限呈下降趋势,而槟榔叶片Cl-含量随着生长年限无明显直线变化规律。结论:不同产量槟榔间Na+含量差异不明显。高产量的槟榔叶片Cl-含量比较高,黄化槟榔叶片Cl-含量明显低于正常槟榔的。Na+随着槟榔生长年限增加有所下降但Cl-无明显直线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0.
在实验室内以17,20,23,26,29和32℃6个恒温对红脉穗螟天敌——扁股小蜂Elasmussp.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扁股小蜂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卵、幼虫、蛹和卵-蛹全过程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2.031±0.659),(11.295±0.302),(10.016±0.811)和(10.976±0.720)℃;有效积温分别为(12.988±0.634),(63.084±1.346),(121.387±6.128)和(191.966±9.637)日.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