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1篇
  2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百合属野生种和园艺品种的染色体核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压片法,以东方百合品种"Berlin"和"Parasol"、亚州百合品种"Saniciro"、LA系列百合品种"Royal sunset"、百合野生种"大花卷丹"、湖北百合为材料,获得它们的染色体自然核型图,并参照国内外通用的核型分析标准,确定百合染色体的核型公式和类型.结果表明,供试百合染色体数均为二倍体,2n=2x=24.Berlin的核型公式为:2n=24=4m+18st+2sm;Parasol的核型公式为:2n=24=4m+10sm+8st+2t;Saniciro的核型公式为:2n=24=2m+2sm+10st+10t;Royal sunset的核型公式为:2n=2x=24=8sm+10st+6t;大花卷丹的核型公式为2n=2x=24=2sm(SAT)+10st(SAT)+12t(2SAT);湖北百合的核型公式为2n=2x=24=2sm+10st+12t.研究认为,2个东方百合品种为3B型,1个亚州百合品种为3A型,1个LA系列百合品种为4A型,2个野生百合种为4A型.  相似文献   
22.
2004年至2005年,针对云南省昆明、玉溪及迪庆3个地区的10家花卉企业生产的百合种球和香石竹、月季种苗进行了质量抽查.结果表明,云南省主要鲜切花种苗(球)质量是合格的,但总体质量仍存在不理想的地方,通过质量分析,找出问题和差距,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供相关部门及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23.
百合无症病毒的RT-PCR和IC-RT-PCR检测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应用DAS-ELISA,RT-PCR和IC-RT-PCR技术检测百合无症病毒(LSV)。 结果表明:RT-PCR和IC-RT-PCR分别可从2 ng和200 ng百合叶片组织中检测出LSV,分别是DAS-ELISA敏感度的1 000倍和10倍。百合鳞茎的不同取样部位对PCR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大,RT-PCR难以从鳞片和根部检测出病毒,但IC-RT-PCR可以检测出病毒。  相似文献   
24.
WD40是转录因子大家族,具有调节花青素苷生物合成、植物生长发育及非生物胁迫响应等功能,LWD(LIGHT-REGULATED WD)基因是该家族中已知的生物钟调节因子,但目前有关植物LWD基因的报道较少,其功能还有待深入研究。为探究LWD基因对滇水金凤花色的影响,本研究以滇水金凤花器官为材料,采用RT-PCR等技术克隆得到2个滇水金凤LWD基因,分别命名为IuLWD1IuLWD2,其cDNA全长分别为1041 bp和1032 bp,分别编码347个和344个氨基酸。基本理化性质分析显示,IuLWD1IuLWD2的GC含量分别为46%和50%,相对分子量分别为38 838.47 kDa和39 029.65 kDa,理论等电点分别为4.71和4.70。IuLWD1和IuLWD2的不稳定指数分别为53.60和52.58,均属于不稳定蛋白;其总平均亲水指数分别为-0.388和-0.366,均为亲水性蛋白。结构域分析显示,IuLWD1和IuLWD2均含有6个典型的WD40-repeat保守结构域,属于WD40超家族。多序列比对发现,IuLWD1和IuLWD2氨基酸序列与牡丹、葡萄及杨梅等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较高。系统发育分析表明,IuLWD1与葡萄和牡丹聚为一支,同源性达85%;IuLWD2与杨梅聚为一支,同源性达90%,然后共同聚类在一支,推测2个基因为旁系亲缘关系。qRT-PCR分析表明,IuLWD1IuLWD2基因在4种不同花色滇水金凤及其4个不同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均以深红色表达量最高,白色表达量最低,2个基因的表达量均与花色呈正相关,且IuLWD1基因的表达量高于IuLWD2基因的表达量,表明IuLWD1IuLWD2基因均在滇水金凤花色素苷的生物合成中发挥了作用,且IuLWD1基因对滇水金凤花色形成的调控作用更强。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滇水金凤花色形成及变异机理、凤仙花花色改良及新品种培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5.
百合品种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分析及抗枯萎病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鳞片接种法对36个百合品种及5个野生种进行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 sp. lilii)接种鉴定,筛选抗性优异资源。结果表明:百合品种及野生种中蕴藏丰富的抗枯萎病种质资源。利用RGA-PCR方法对百合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10对RGA引物在41个品种及野生种中共扩增条带159条,其中多态带156条,占总带数的98.1%。以相似系数0.71聚类,41个百合品种及野生种划分为7类。抗性表型与RGA相似性聚类结果表明,利用品种的抗性表型聚类,趋于抗病性相近的聚为一类;利用RGA相似性聚类,趋于遗传背景相近的聚为一类。百合品种RGA的DNA指纹多态性与枯萎病抗性遗传表型多样性无明显的对应关系。对亲本材料进行抗性鉴定和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多态性分析,能更准确地反映亲本的遗传背景,为百合枯萎病抗性基因鉴定及品种培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杂交兰种苗超低温脱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携带建兰花叶病毒(CyMV)和齿兰环斑病毒(ORSV)的杂交兰根状茎为试材,采用包埋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法对杂交兰病毒脱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炼苗21 d的茎尖,在0.5 mol/L的蔗糖浓度预培养基中培养3 d,然后浸入0.4 mol/L高糖液体培养基中加载90 min,之后转入玻璃化溶液PVS2(protect vitrification solution 2)中冰上处理6 h,再液氮保存1 h,最后于37℃水浴中解冻2~3 min,1.2 mol/L高糖液体培养基中卸载20 min,待恢复培养后,杂交兰茎尖成活率为64%以上,随机检测30个样品,两种病毒脱毒率均为100%。研究为杂交兰种苗脱毒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7.
为探讨德国鸢尾能否在昆明进行推广种植,以丰富当地的花卉种质资源,对引种自荷兰的20 个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品种进行栽培状况和开花特性的研究,并对其主要性状开展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德国鸢尾在昆明地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大部分品种成活率可达85%以上。通过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选出与理想参考品种关联度较好的4 个德国鸢尾品种为‘Timescape’、 ‘Batik’、‘OnEdge’和‘Rustic Ceddar’,建议在昆明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8.
[目的]筛选适宜鲜切花香石竹的矮壮素。[方法]以苔丝和激情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浓度的矮壮素(CCC)、多效唑(PP333)对鲜切花香石竹苔丝和激情的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矮壮素、多效唑都能使得鲜切花香石竹植株矮化,节间粗短,叶色深绿,研究结果表明矮壮素600倍液对鲜切花香石竹苔丝、激情矮化效果最佳。[结论]该研究可为鲜切花香石竹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为明确香料植物薰衣草在云南省的利用价值,通过蒸溜法对从国外引进的7个薰衣草品种(优雅冰雪、法国蓝、莱文丝、优雅雪白、优雅紫色、优雅天蓝色和迷你蓝)的精油进行了提取,并对各品种的精油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7个薰衣草品种精油含量在0.289%~1.522%,优雅冰雪、法国蓝、莱文丝、优雅雪白、优雅紫色、优雅天蓝色和迷你蓝精油含量分别为0.632%,1.225%,0.289%,1.522%,0.767%,0.581%和0.356%,精油含量按高低依次排序为优雅雪白>法国蓝>优雅紫色>优雅冰雪>优雅天蓝色>迷你蓝>莱文丝;对7个薰衣草品种精油的成分进行测定,均检出14种不同成分,其中,精油主要成分(特征成分)芳樟醇和乙酸芳樟酯的总含量超过70%的精油为优雅冰雪,介于60%~70%的为优雅雪白、法国蓝、莱文丝,介于50%~60%的为优雅紫色和迷你蓝,最低的为优雅天蓝色,仅43.75%;精油中的12种次主要成分在不同薰衣草品种中的含量并不相同,可利用此特性进行精油的调配。研究结果表明,优雅雪白适宜作为精油型品种,其精油全成分中含有48种不同的成分。  相似文献   
30.
18个高山杜鹃品种在滇中地区的生长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筛选出适合于滇中地区种植的高山杜鹃品种。【方法】对引进种植5年的18个高山杜鹃品种植株高度、冠幅、分枝数、当年生枝叶簇宽度、当年生枝长度和粗度、当年生枝叶片数量及开花情况进行观测。【结果】18个引进品种的株高、冠幅和分枝长势均较好,长势最好的品种是English Roseum,株高达110 cm,冠幅达123.3 cm,分枝达86个,并且其增长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植株当年枝长度和粗度、当年生枝叶片数、当年生枝叶簇宽度的生长表现大多数都较好,只有Blue Peter、Jun Ifeuer、Brigitte和Blue Peter等少数品种增长较为缓慢;在开花的11个品种中, Halfdanlem、Blue Peter、English Roseum等品种的开花性状表现较好。【结论】高山杜鹃适合在滇中地区栽植,其中栽植效果较好的品种是English Roseum、Halfdanlem和Jun Ifeu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