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4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苦参内生拮抗细菌B36菌株最适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提高拮抗菌株B36发酵生产的菌量和抗菌物质的产率,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对其摇床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8℃,转速150r·min^-1,接种量20%,初始pH值9.0,在250mL三角瓶的装液量为50mL,发酵36h。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0%,酵母粉0.5%,大豆粉0.5%,NHaNO3 0.5%,CaCO31.0%。  相似文献   
22.
11株草茎点霉培养特征、致病力及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辽宁的沈阳、抚顺、鞍山等地采集的鸭跖草叶斑病病叶上共分离得到11个菌株。这些菌株在培养形态、生长速率、产孢能力、致病能力和产毒能力方面差异显著。其中SY1菌株的生长速率最快,SY4菌株的产孢能力最强。SYAU-06菌株的致病力最强,接种在鸭跖草叶片上发病率达到97.33%,病情指数为87.23,显著高于其他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中SYAU-06菌株的产毒量最多,毒素的致病性也最强,在鸭跖草叶片上可形成面积为13.63 mm2的病斑。11个菌株基因组DNA经RAPD分析表明,不同菌株间扩增图谱差别明显,表现出各菌株间明显的遗传多态性。经聚类分析显示草茎点霉不同菌株的RAPD类群与致病力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3.
从辽宁省不同地区未使用过杀菌剂咪鲜胺的保护地采集黄瓜褐斑病叶,经组织分离获得代表性黄瓜褐斑病菌116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各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黄瓜褐斑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差异不显著;初步确定辽宁省黄瓜褐斑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基线为0.162 6μg/mL。  相似文献   
24.
分别用浸渍叶碟法和微量点滴法测定了30种中药材丙酮提取液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拒食活性和触杀活性。研究结果表明,30种中药材丙酮提取液对小菜蛾均有一定的拒食和触杀活性。处理24 h后,半枝莲拒食活性最强,拒食率达90.4%;48 h后,银杏叶、半枝莲拒食活性最强,拒食率分别达86.31%,88.25%。益母草触杀活性最强,小菜蛾校正死亡率为44.64%。  相似文献   
25.
稻瘟病菌对三环唑的敏感性检测与抗药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采用离体叶段法测定了采自4个省区的130株稻瘟病菌对三环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三环唑对稻瘟病菌的平均EC50值为(0.460 2±0.011 4)μg.m l-1,未检测到抗性菌株。将敏感性测定获得的EC50值最低的菌株DY2,WM15,GY13与EC50值最高的菌株WM17,GY6,GY15在药剂选择压下进行转代培养,经10代测定,各菌株对药剂的敏感性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26.
从采自黑龙江和辽宁辣椒根腐病区的健康辣椒植株体内分离到141株内生细菌.对峙培养发现10株内生细菌对辣椒根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各菌株抑菌带宽均在7mm以上.10株拮抗细菌对辣椒根腐病的防治效果从25%到75%,其中,菌株Hj33-7、Hj33-6、Hj33-4及Hgu23-2对辣椒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5%、75%、66.6%和66.6%.经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等测定分析,将菌株Hj33-7初步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Hj33-7发酵滤液对辣椒根腐病菌菌丝生长与形态、孢子萌发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7.
2-氧代和2-羟基环烷基磺酰胺对14种病原真菌的杀菌活性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了研究2-氧代和2-羟基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的杀菌谱,选择N-(2-三氟甲基-4-氯苯基)-2-氧代和2-羟基环戊、己、庚、辛、十二烷基磺酰胺(A1~A5和B1~B5)共10个化合物,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其对14种病原真菌的杀菌活性,并进行了初步的构效关系分析。在质量浓度50 mg/L下,2-氧代环庚、环辛烷基衍生物(A3、A4)和2-羟基环庚、环辛烷基衍生物(B3、B4)的杀菌谱接近或宽于对照药剂百菌清。精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A3和B3对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 (Schw.) Petch、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等8种病原菌的EC50值均在20 mg/L以内。2-氧代和2-羟基对该类化合物杀菌活性的影响基本一致,7、8员环化合物的活性明显高于5、6员环和12员环化合物。  相似文献   
28.
番茄灰霉病拮抗细菌 R26抗菌物质产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拮抗细菌R26菌株的代谢产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含麦芽糖20g,牛肉浸膏8g,酵母浸膏5g的1000mL液体培养基中,最有利于其抗菌物质的产生;当温度为32℃,pH值为7,在250mL三角瓶中装20mL液体培养基,接种量为30%(v/v)时,R26菌株产生的抗菌物质抑菌活性最高。培养液中抗菌物质活性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培养36h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29.
拮抗细菌R26发酵滤液对灰葡萄孢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离体条件下,测定了拮抗细菌R26对灰葡萄孢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R26发酵滤液能抑制灰葡萄孢菌丝生长,EC50值为10.63μL/mL;经R26发酵滤液(40μL/mL)处理后,灰葡萄孢菌体形态发生明显变化;R26发酵滤液能抑制灰葡萄孢菌孢子萌发,并能抑制芽管伸长,当浓度达80μL/mL时,对灰葡萄孢菌产孢量的抑制率达57.51%。  相似文献   
30.
2-氧代-2-苯基乙磺酰胺化合物组合合成与杀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快速获得具有高效杀菌活性的先导化合物,利用组合化学与传统合成方法相结合的方案,研究了N-取代-2-氧代-2-苯基乙磺酰胺类化合物对灰霉病菌的杀菌活性。首先以苯乙酮为原料,经过磺化、氯化反应,制备得到2-氧代-2-苯基乙磺酰氯,再分别与苯胺、苄胺和烷基胺组合库反应,制备了33个组合库,其中包含105个化合物,收率在60%~90%之间,纯度在70%~95%之间。筛选其中的10个活性库进行平行合成,得到29个化合物,又对其中10个活性化合物进行了纯化与结构鉴定。最后用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对所有组合库与化合物进行离体与活体双重筛选,快速确定了高活性先导化合物,为进一步的结构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