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8 毫秒
41.
<正>0 引言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又称为凉瓜,是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缘植物,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也是广西“南菜北运”的重要瓜类蔬菜[1]。苦瓜棒孢叶斑病是苦瓜大棚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病害,主要发生于苦瓜生长的中后期,以叶片为害为主。据调查,广西大棚中苦瓜棒孢叶斑病发病率约为40%,严重影响苦瓜的生长发育。该病害在韩国和我国的山东均有报道[2-3]。棒孢病菌产生的cassiicolin毒素蛋白是主要的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42.
[目的]明确中药植物鸦胆子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拒食活性,为其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鸦胆子甲醇提取物进行萃取,采用非选择性叶碟法测定各萃取物对小菜蛾的拒食活性.[结果]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鸦胆子甲醇提取物的萃取率分别为0.50%、0.73%、2.10%;在10 mg/ml质量浓度下,氯仿萃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活性明显高于其他组分萃取物,其24、48h的拒食率分别为91.95%和92.61%.[结论]试验结果为鸦胆子各种杀虫活性成分的进一步分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油茶细根时空分布动态对施钾水平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了解不同施钾水平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细根时空分布动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微根管(minirhizotron)动态监测技术,以2011年种植的油茶林为试材,在等养分条件下,2015年设置不施钾K0(N_(92)P_(48)K_0)、低钾K1(N_(92)P_(48)K_(135))、高钾K2(N_(92)P_(48)K_(270)) 3个处理,2016年6月起对林地0~40 cm土壤剖面的油茶细根的时空分布动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K1、K2处理增大了油茶细根根尖数、平均直径、总根长以及总表面积,并且施钾有利于油茶根长密度及净生长速率的增大。不施钾处理(K0)下的油茶细根主要分布在20~40 cm土层,低钾(K1)处理极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层细根的根尖数、根表面积及根长密度,而高钾(K2)处理对上层土的细根无显著促进作用。K0处理的总根长、总根尖数、总表面积以及根长密度在2016年秋季出现下降趋势,而K1、K2处理明显减缓了其秋季细根形态指标降低的趋势;油茶的平均直径在整个生育期内变化幅度较大,各处理都在2017年3月出现峰值,K0、K1、K2三个处理下的平均直径峰值分别为0.631、0.750、0.788 mm;总根长、总根尖数、总表面积以及根长密度都在2017年5月出现峰值;K1处理下的净生长速率在2017年3月—2017年5月达到峰值,并显著高于对照;[结论]油茶细根的季节生长节律为春季较高的单峰型,细根直径范围为0.5~0.8 mm;合理适量施钾肥有助于油茶根系的生长发育,提高根系活力,增大细根的吸收面积;施钾肥能够促进光合产物向根系分配,有助于实现养分的高效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44.
植物源杀菌剂研究进展Ⅱ:活性测定、活性物质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植物源杀真菌剂和杀细菌剂的抑菌生物活性测定方法、抑菌的植物源活性物质以及抑菌植物在防治植物病害上的应用进行了概述,指出在植物源杀菌剂研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对植物源农药应加强几方面的研究:(1)加强对活性先导化合物分离技术及人工模拟合成的研究;(2)借鉴活性测定技术,开发出快速、准确追踪活性化合物的方法;(3)加强对抑菌植物的综合利用及深加工研究;(4)加快植物源杀菌剂作用机理的研究;(5)加强科研单位与企业的联合,加大研发力度,实现植物源农药产业化开发。  相似文献   
45.
为明确苦瓜枯萎病菌毒素产生的最佳发酵条件以及发酵滤液的特征特性,采用浸根法接种,研究病菌的产毒培养条件和发酵滤液的生物活性、稳定性等基本性质.结果表明,苦瓜枯萎病菌产毒的最适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时间、装液量分别为Czapek培养液、14 d、100 mL(250 mL三角瓶);病菌毒素发酵滤液对紫外光(36μW·cm-...  相似文献   
46.
重庆农村地区雷电灾害时间分布规律及重灾年份预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秦健  陈宏  陈闯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0):249-254
重庆农村地区雷电灾害严重,每年都会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分析1998—2012年雷电灾害时间分布规律,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模方法,建立了雷电灾害重灾年份灰色灾变GM(1,1)预测模型,对全市农村地区雷电灾害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未来20年将出现4~5个重灾年份,特别是2021年将是雷灾损失非常严重的年份,为政府部门制订防雷减灾规划和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将有助于减轻雷灾的威胁和危害。  相似文献   
47.
[目的]寻找与苦瓜苗期耐低温表达调控相关的蛋白,深入了解苦瓜抗低温机理,为下一步开展苦瓜耐低温分子基础研究及苦瓜耐低温育种打下基础.[方法]以耐冷型MC108和冷敏型MC6苦瓜品种为材料,运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低温胁迫(8℃低温胁迫72 h)下苦瓜苗期叶片蛋白质差异变化.[结果]对2-DE图谱分析发现,冷敏型MC6和耐冷型MC108苦瓜品种间共存在82个差异蛋白点,其中,39个蛋白点上调,36个蛋白点下调,2个新增蛋白点,5个消失蛋白点;对其中24个表达量变化明显的蛋白质点进行MALDI-TOF-TOF/MS分析,经数据库搜索匹配,鉴定出5个未知蛋白和14个功能蛋白,这些蛋白涉及细胞防御、自由基清除、光合作用、基础代谢、蛋白降解等多个功能类别.[结论]在逆境胁迫下苦瓜可通过调节多种蛋白表达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48.
为阐明Myostatin在肌原纤维损伤中的作用,并探讨提高畜禽肉产(质)量或控制人类肌肉萎缩的方法,本试验以小鼠为模式动物,采用高剂量地塞米松构建了严重应激模型,研究生理剂量胰岛素对地塞米松致肌原纤维损伤的影响及其与Myostatin基因表达的关系,以及Myostatin基因免疫对地塞米松致肌原纤维损伤的干预作用.结果表明:地塞米松诱导Myostatin基因表达上调及严重的肌原纤维损伤和线粒体肿胀,而胰岛素注射明显减弱了这些效应;Myostatin基因免疫明显抑制了地塞米松对肌原纤维和线粒体的损伤作用.试验结果提示,Myostatin是参与肌原纤维降解的一个关键因子,该作用可能与其刺激了线粒体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9.
黎族传统村落是由潜在的宗族血缘关系连接而成的一个整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区域性文化样式。本文根据史料记载中向人们展示黎族传统村落及其住居的现象与魅力,并深入地解读和总结了黎族传统村落形态的空间构成及其住居建筑形式的精华和价值,以期为研究这一古老而珍贵民族村落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为了研究EB抗病毒肽和蓝藻抗病毒蛋白-N(CVN)抗病毒肽抵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入侵作用,对分别转染了不同载体(未转染组、pcDNA3.1空载体组、pcDNA3.1-MSTNpro组、pcDNA3.1-MSTNpro-EB组和pcDNA3.1-MSTNpro-CVN组)的猴肾细胞(Marc-145细胞)进行PRRSV处理,检测病毒核衣壳N蛋白与细胞波形蛋白的mRNA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在PRRSV处理后,与pcDNA3.1-MSTNpro组相比,pcDNA3.1-MSTNpro-EB组和pcDNA3.1-MSTNpro-CVN组中病毒核衣壳N蛋白和细胞波形蛋白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或P0.05)。说明EB抗病毒肽和CVN抗病毒肽具有抗PRRSV入侵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