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0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59篇
林业   276篇
农学   147篇
基础科学   645篇
  204篇
综合类   1249篇
农作物   111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706篇
园艺   185篇
植物保护   11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铜绿微囊藻磷代谢过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铜绿微囊藻(Mierocystis aerugirtosa)接入不同磷浓度的培养基中进行光照培养,在分析水中溶解性磷浓度的同时,测定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曲线和微囊藻中总磷、聚磷、可溶性磷以及糖原含量的变化过程,了解不同外源性磷浓度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和磷代谢过程。结果表明,在较高的初始磷浓度培养液中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没有显著性差异.已不再限制微囊藻的生长。处于延迟期的铜绿微囊藻能从水环境中吸收外源性磷,在对数生长初期,藻利用体内的磷进行代谢,满足其生长的需要,即使外界还有较高的磷,铜绿微囊藻中总磷浓度也随着其生长而不断下降;在稳定期的初期微囊藻中可溶性磷含量达到最高值,藻中聚磷含量在对数期末明显增加,随后下降,而铜绿微囊藻中糖原含量在衰亡期显著增高,以细胞内聚磷变化趋势相反,从而与聚磷互补储存能量。  相似文献   
972.
江淮稻区水稻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江淮稻区为稻麦两熟地区,小麦的种植收割及水稻收割实现了机械化,水稻种植依然采用传统的播种、育苗、移栽的方法,占用了大量人力物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近年来已明显表现出人力不足、成本逐年增加的趋势。为此,我们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了水稻直播栽培种植技术的探讨。小面积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水直播产量可达550~600 kg/667m2。1水稻直播栽培的优点水稻直播栽培就是将水稻种子直接播撒在大田中,出苗后即进入正常田间管理的一种水稻栽培方法,无须育苗移植,具有明显优点。1·1省工省地节本水稻直播免除了水稻生产中最繁重…  相似文献   
973.
促进农业废弃物腐解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麦草和鸡粪作为腐解原料,用平板稀释法从土壤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菌株,选择搭配优势群体培养成复合微生物菌剂,进行堆肥腐解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复合菌剂CM1和CM2能够有效增加麦草和鸡粪在固体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数量,迅速提高发酵体的温度,降低鸡粪的臭气,从而促进麦草和鸡粪的腐解速度。  相似文献   
974.
陡坡面发育的细沟水动力学特性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0,他引:8  
为了为黄土高原陡坡水蚀预报模型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组合不同坡度(21°、24°、27°)、不同流量(6.5、8.5、10.5 L/min)的陡坡室内放水冲刷试验,对坡面细沟侵蚀发生过程中的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的坡度和流量范围内,坡面流的雷诺数Re在798~4620之间变化,且雷诺数Re变化幅度随冲刷历时的增大而增大.而坡面流弗劳德数Fr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均大于1,表明坡面流处于急流范围.坡面流阻力系数f随雷诺数Re的增大而增大,其变化还受坡度的影响.坡面在径流冲刷侵蚀过程中,流速随冲刷时间的延长和冲刷形态的变化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义减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75.
以毛乌素沙地常见的柠条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不同行距防风和防沙效应的变化.0.5 m处测风速的结果表明:不同行距在1H处防风效应相同,但是3H以后防风效应行距1.5 m是3.0 m的2倍.通过回归分析可知行距1.5 m和3.0 m的理论防风距离分别是44.3H和30.5H.经观测得知在1.0 m高处风速基本没有变化.行距1.5 m的1H处的沙量是旷野处的13.94%,即防沙率为86.06%;行距3.0 m的防沙效应为10.06%.行距1.5 m的防沙率是行距3.0 m的8.55倍.  相似文献   
976.
夏扬  秦江涛  朱晓军  胡锋  张斌  李辉信 《土壤》2009,41(1):118-125
采用室内土培试验,研究了在不同有机质(半腐解水稻秸秆和腐熟猪粪)表施和混施添加模式下,水稻生长和主要抗旱生理生化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①干旱胁迫下水稻株高降低、分蘖数减少,根系则表现出主根伸长、支根增多、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增加;秸秆表施和猪粪混施可明显改善水稻的生长和根系形态,而秸秆混施和猪粪表施的改善作用不显著;②干旱胁迫下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下降,秸秆表施和猪粪混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种下降幅度.  相似文献   
977.
长期定位施肥对碱性紫色土磷素迁移与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25年稻麦轮作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点上,开展了碱性紫色土水旱轮作种植制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剖面全磷、速效磷迁移和累积以及耕层土壤全磷、速效磷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单施无机磷肥土壤磷可迁移至100 cm土层,Olsen-P可迁移至40 cm土层。有机无机磷肥配施不但使土壤磷可迁移至相同深度,且迁移量更大,Olsen-P可迁移至60 cm土层。耕作25年后,施磷处理土壤耕层磷素随时间的变化显著,MNPK处理耕层土壤全磷含量年增长率为0.033 g/kg,Olsen-P的年增长率为2.56 mg/kg。试验表明,连续数年施用足量磷肥后,作物施磷量可根据具体情况酌减,以节约磷肥资源和提高磷肥利用率;施用有机肥促进了磷素从耕层向底层的迁移,是造成土壤磷素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78.
磷石膏专用复混肥缓解红壤花生连作障碍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壤长期连作花生产生严重连作障碍,影响花生生产。本试验研究磷化工废弃物在缓解花生连作障碍上的效果,采用磷石膏与化学氮肥、化学磷肥、化学钾肥不同比例制成磷石膏专用复混肥,施用于中科院江西红壤生态试验站花生连作田块,考察对红壤养分及花生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含磷石膏专用复混肥比使用常规复合肥处理增产3.5-45.1%,土壤中的全氮、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升高,植株全N、P、K含量均有提高,施用磷石膏专用肥可以有效缓解红壤地区花生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979.
以生物炭为改良剂,采用淹水培养方法研究不同添加量生物炭(BC)处理(1%,3%和5%)对污染土壤Zn、Cd、Pb、Cu有效性及养分含量的影响,并用毒性淋出试验(TCLP)法对其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生物炭土壤中交换态Zn、Cd、Pb、Cu分别降低0.15%~24.11%,1.22%~16.09%,0.47%~21.51%,3.05%~77.30%,且表现为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其降低程度增大。TCLP态Zn、Cd、Pb、Cu含量分别降低0.74%~21.47%,6.67%~47.62%,2.02%~16.74%,0.29%~21.20%,且表现为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其降低程度增大。与对照相比,添加生物炭后土壤pH上升(-0.01)~0.35个单位,有机质、铵态氮和硝态氮分别增加0.09%~20.02%,1.59%~38.28%和2.74%~90.14%。土壤pH值与土壤交换态Cu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有机质含量与交换态Z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淹水条件下污染土壤中施用生物炭可降低重金属Zn、Cd、Pb和Cu的有效性和生态风险,提高土壤养分含量,起到改良土壤作用。  相似文献   
980.
镁、锰、活性炭和石灰对土壤pH及镉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土壤培养方法研究单独添加不同量的硫酸镁、硫酸锰、活性炭和石灰性物质及其配合施用对土壤pH和镉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镁、锰、活性炭和石灰性物质对土壤pH和Cd有效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添加石灰能显著提高土壤pH,pH增加幅度与石灰用量呈正相关;而添加镁、锰和活性炭都能降低或显著降低土壤pH,降低程度与用量呈负相关。这几种物质,无论单独施用还是配合施用都能降低或显著降低土壤有效镉的浓度,单独施用的效果总体上为石灰>硫酸锰>硫酸镁>活性炭,而配合施用的效果则为石灰+硫酸锰+硫酸镁>硫酸锰+硫酸镁>石灰+硫酸锰>石灰+硫酸锰+硫酸镁>石灰+活性炭。氢氧化镁对降低土壤Cd有效性的效果优于等量氢氧化钙(石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