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9篇
综合类   19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9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朝阳市位于辽西半干旱地区,苹果栽培历史悠久,极具地方特色,苹果产业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进一步促进朝阳地区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深入调研,了解产业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供从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2.
华红苹果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1976年以金冠为母本,惠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晚熟、耐贮、大果型、红色的鲜食加工兼用苹果新品种,具有外观漂亮、品质上乘、抗枝干轮纹病、抗寒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3.
以3年生T337自根砧"富士"苹果幼树为试材,在年生长周期内的主要物候期进行整株取样,并将整树解析为根木质部、根韧皮部、侧根、砧木木质部、砧木韧皮部、主干木质部、主干韧皮部、叶片、新梢9部分,分别测定各部位不同时期的生物量和磷(P)含量。结果表明:T337自根砧"富士"苹果幼树不同时期各部位P含量不同,整个生长周期内,木质部P含量较低,韧皮部及生长旺盛的须根、叶片和新梢P含量较高。定植后120~150d和150~180d树体干物质积累量较高,分别占总积累量的38.73%和29.81%。树体干物质和P分配量、分配比例均为生长旺盛的叶片、新梢和须根高于其它部位。整个生长周期内,每株苹果幼树P总积累量为1.17g,定植120d之前P积累量占35.90%,定植120d之后占64.10%。每株推荐合理施P量为1.56g,春季定植前每株基施0.56g,至定植120d每株追施1.00g。  相似文献   
104.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颜色果袋对苹果果实着色的影响,比较了不同颜色果袋套袋处理后果皮着色、叶绿素、花青苷含量以及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颜色果袋套袋处理利于果皮着色,红色和黑色袋α*较大,果皮颜色鲜红,白袋、黄袋与对照果实外观无明显差异,红袋处理果实的着色最好,白袋、黄袋、绿袋与对照果实差异不明显,黑色果袋叶绿素含量最低。果实成熟时果皮中花青苷含量与纸袋颜色密切相关,红色果袋花青苷含量较高为0.176△A/g FW,蓝袋次之,黑色果袋花青苷含量较低为0.102△A/g FW。不同颜色果袋套袋成熟时果实的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差异很小。  相似文献   
105.
106.
本试验以长富2号/T337自根砧苹果幼树为试材,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不同供磷水平(0、0.5、1.0、1.5、2.0、2.5mmol/L)对苹果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hl.a、Ch1.b、Car.、 Pn、Tr、WUE、Fo、Fm和 Fv 均随磷浓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至1.0mmol/L处达到最大值,表明此供磷水平下,苹果幼树叶片光合性能最强,最适宜苹果幼树生长。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栽培苹果的最佳磷浓度为1.0mmol/L。  相似文献   
107.
复合覆盖对旱地苹果叶片矿质元素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5年生"富士"苹果为试材,通过覆盖地布、地布覆盖+保水剂和地布覆盖+埋枝条的方式,研究了旱地条件下复合覆盖措施对苹果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覆盖方式能不同程度提高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增加果实单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果皮穿刺强度和果肉平均坚实度。地布覆盖+保水剂处理叶片N和B含量最高,地布覆盖+埋枝条处理叶片K、Mg、Cu、Fe和Zn等元素含量最高。地布覆盖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穿刺强度和果肉平均坚实度均低于地布覆盖+保水剂和地布覆盖+埋枝条处理。说明干旱条件下,地布覆盖+保水剂/埋枝条可以增加叶片的矿质元素含量,提高苹果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08.
当前我国水果生产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我国水果业经受了市场的考验,结构渐趋合理,栽培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增,品种组成更加优化,苹果、梨、柑桔三大水果比重明显降低,小杂果比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苹果和柑桔优势区域规划正稳步实施,优质示范基地普遍建立,水果生产区域化、名优化更加突出,优质果率普遍提高.国家重视外向型果业经济,促进果品出口,当前水果加工品(果汁、果干)出口剧增,形势喜人,前景广阔,果区经济和果业生产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09.
研究了6种中间砧‘寒富’苹果(基砧为组培山定子,中间砧分别为‘SH38’‘SH6’‘SH1’‘SH40’‘GM310’‘GM256’)发育期钙素动态变化和累积情况,以及果实品质差异,并采用组合赋权Topsis法评价果实综合品质,以期明确不同中间砧‘寒富’钙的吸收规律及果实品质差异,为冷凉地区选择钙高效转运型苹果矮化中间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6种中间砧‘寒富’叶片钙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上升趋势。花后160 d,叶片钙浓度按中间砧排序依次为‘GM310’>‘GM256’>‘SH40’>‘SH6’>‘SH38’>‘SH1’。6种中间砧‘寒富’果实钙浓度变化趋势一致,均在花后0~80 d迅速下降,之后缓慢下降。果实成熟期,钙浓度按中间砧排序依次为‘GM256’>‘GM310’>‘SH40’>‘SH1’>‘SH6’>‘SH38’。钙累积量以花后0~60 d较大,占果实全年钙累积比率的52.54%~70.20%,果实成熟期,以‘GM256’为中间砧的‘寒富’钙总累积量显著高于其余中间砧的‘寒富’,为25.83mg,以‘SH38’为中间砧的累积量最少,为18.35mg。各中间砧‘寒富’苹果的果实品质存在显著差异。依据组合赋权Topsis法对果实品质按中间砧进行评价,排序依次为‘GM256’>‘SH1’>‘GM310’>‘SH40’>‘SH6’>‘SH38’。综上所述,‘寒富’果实钙素累积的关键期为盛花后0~60 d,以中间砧‘GM256’‘SH1’的‘寒富’果实钙浓度较高,综合品质较好,东北冷凉地区可优先考虑栽培以‘GM256’和‘SH1’为中间砧的‘寒富’。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克隆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中抗苹果轮纹病相关的编码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MdGSTU1,研究其在不同组织器官及不同逆境处理条件下的表达特性,为解析该基因的抗逆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基于抗轮纹病相关的EST序列,通过在NCBI进行比对,得到一个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基因相关的EST片段;然后在苹果基因组数据库中进行比对,获得该GST的编码框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同时,设计RACE引物,克隆该基因的UTR序列;利用MEGA5.0软件对该GST蛋白与拟南芥GST家族蛋白成员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使用DNAMAN软件对该蛋白的分子量、等电点等进行预测,并对其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该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该基因在盐、模拟干旱和苹果斑点落叶病原菌处理条件下的表达特性;克隆该基因的启动子,利用PlantCARE软件在线分析该基因启动子上的顺式作用元件。【结果】进化树分析显示该GST与拟南芥中GST家族的U亚家族成员亲缘关系最近,故被命名为MdGSTU1;MdGSTU1的CDS为666 bp,编码221个氨基酸残基,其蛋白分子量为25.41 kDa,等电点为5.28;RACE结果显示该基因3'UTR区域为135 bp;蛋白序列及结构分析显示,其与拟南芥GST家族蛋白相同,该蛋白也包含保守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N端及C端结构域;PCR结果显示,MdGSTU1在根、茎、叶、花、果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根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同时,该基因能够被150 mmol·L-1 NaCl和20%的PEG诱导表达,均在1 h时表达量达到最高值;另外,苹果斑点落叶病原菌也能诱导MdGSTU1的表达,表达量在病菌处理8 h时达到最大;启动子分析显示MdGSTU1启动子区域含有多个抗性相关的作用元件,其中包括ABA响应元件、厌氧响应元件、GA响应元件、SA响应元件、JA响应元件以及防御和逆境响应元件;此外,该启动子上还包含多个MYB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论】MdGSTU1属于植物tau亚家族(GSTU)成员,生物及非生物逆境胁迫均可诱导该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