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199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61.
大旱面前不能忽视小麦病虫害的防控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万权  程登发 《植物保护》2009,35(2):99-101
针对2008-2009年冬春我国北方及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的情况,在对多省市小麦病虫害田间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病虫害发生规律,对2009年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62.
采用自然诱发对241个小麦品种进行大田成株期抗条锈病鉴定,并对各因素相关性进行分析及聚类划分,经相关性分析表明反应型和普遍率、终期病情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性。抗性鉴定和聚类划分结果显示有39个高抗品种,占总数的16.18%;111个中抗品种,占总数的46.05%;68个中感品种,占总数的28.21%;23个高感品种,占总数的9.54%。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麦田间作对麦长管蚜种群的生态调控作用。[方法]田间调查小麦单作田、小麦与绿豆、小麦与豌豆以8:2行距间作田麦长管蚜种群数量及其时间动态变化;室内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麦长管蚜对小麦、小麦与绿豆、小麦与豌豆不同组合气味的选择性。[结果]麦田间作不能影响麦蚜种群随时间动态变化曲线,但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麦长管蚜无翅蚜和有翅蚜的数量。室内麦长管蚜无翅蚜和有翅蚜显著选择寄主植物的气味。当小麦与绿豆或小麦与豌豆组合时对麦长管蚜没有吸引作用。[结论]非寄主植物的气味对寄主植物气味起掩盖作用,干扰蚜虫的寄主定位,这可能是间作低于单作蚜量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4.
农作物有害生物疫情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作物疫情地理信息系统是基于2001、2002年全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疫情普查开发的。该系统包括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两部分。空间数据库包括全国1:250 000地图数据和全国范围720个气象站点位置数据。属性数据包括2001、2002年在全国1 300个县约1 000种有害生物调查数据,194个气象站点从1950年到2001年的气象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MapInfo及其开发语言MapBasic开发了菜单、对话框等用户界面,可简单方便地完成查询有害生物信息,绘制有害生物发生范围专题图、插值图、每日温度、月均温、害虫年发生世代数估计及有害生物可能分布范围的估计等操作。  相似文献   
65.
对危险性外来入侵生物红火蚁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危险性外来入侵生物红火蚁的发生危害情况,近期组织了考察团,对广东深圳、惠州、吴川、珠海和广西北海等地进行了考察,主要有4个方面认识:目前在我国红火蚁的分布范围还比较局限;应急防治与控制初见成效;还须加强红火蚁的普查、宣传与检疫控制;应尽快开展红火蚁的基础生物学、生态学、传播扩散规律、监测预警及关键控制技术研究。本文还对目前红火蚁防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6.
[目的]从几大小麦产区主栽品种中筛选出慢锈品种。[方法]用当前条锈菌优势小种接种孕穗期的小麦,计算各品种的潜育期、病情指数及千粒重损失率,从而推算出各品种的慢锈类型。[结果]219个参试品种中筛选出5个免疫品种、67个高度慢锈品种、66个中度慢锈品种、11个耐锈品种和70个感病品种。[结论]在主栽品种中感病类型占有相当的比例,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应多纳入持久抗病种质,逐步淘汰感病种质。  相似文献   
67.
使用美国ASD野外便携式光谱仪测量马铃薯受马铃薯甲虫危害后冠层光谱反射率,进行光谱微分、相关分析,得出结论:在750~975 nm范围内,受害后的马铃薯与健康的马铃薯相比冠层光谱反射率下降,红边斜率降低。选择了马铃薯受害后的敏感波段为736~920 nm。  相似文献   
68.
新疆越冬代马铃薯甲虫出土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揭示环境因子对马铃薯甲虫成虫越冬出土的影响,运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工具,研究了越冬代成虫出土后的空间分布格局,同时比较了土壤温度、湿度对其出土规律的影响。结果显示,越冬代马铃薯甲虫成虫出土后主要聚集在刚出土的马铃薯苗上,拥挤度指标(m~*/m)为1.83,呈聚集分布。2011、2012年乌鲁木齐市马铃薯甲虫出土的起点温度分别为10.6℃和13.0℃,而2011年察布查尔县起点温度为14.6℃,且逐日出土虫量与土壤温度呈线性正相关。5月降水量大的年份马铃薯甲虫出土较早。研究表明,土壤温、湿度是影响马铃薯甲虫越冬代成虫出土活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9.
不同时序EOS/MODIS-NDVI监测河南省冬小麦面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不同时序EOS/MODIS-NDVI数据计算河南省冬小麦面积。[方法]对MODIS图像数据进行转换、地理较正和波段组合等处理后,从而获得不同时间序列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然后在地面光谱测量基础上进行监督分类,得出河南省2005年小麦种植面积。[结果]该法所测河南冬小麦像元总数92 208个,种植面积为576万hm2,与统计部门统计数据相比,误差为9.66%。[结论]该研究为冬小麦种植面积监测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0.
为了贯彻落实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大力开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08]64号)精神以及农业部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要求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百县农技人员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活动,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农村实用人才的技能水平,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和四川省绵阳市农业局于2009年2月18~20日在绵阳市联合举办了“绵阳地震灾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实用技术培训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