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28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完善洞庭湖区机收夏玉米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2个宜机收玉米品种(郑单958、湘农玉27号)为材料,于2017—2018年在湖南桃源县开展大田试验,研究施氮量(150、225、300 kg/hm~2)与种植密度(60 000、75 000、90 000株/hm~2)对夏玉米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全生育期随施氮量增加延长2~4 d,适当早播可以缩短夏玉米全生育期;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无显著性影响,种植密度、品种和种植密度互作、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互作对产量影响显著,施氮量宜随种植密度增大适当减少;郑单958在90 000株/hm~2与150 kg/hm~2施氮量条件下产量最高,湘农玉27号在90 000株/hm~2与225 kg/hm~2施氮量条件下产量最高;施氮量、种植密度及两者的互作对夏玉米氮素吸收效率与氮肥利用效率影响显著;氮素吸收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随施氮量降低与种植密度增加而提高;产量与叶面积指数呈显著正相关。2个品种均适应密植机收,适当控制施氮量、增大种植密度,有利于夏玉米氮肥高效吸收与利用。  相似文献   
72.
低温对玉米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低温对玉米种子发芽、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从细胞膜结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保护酶活性等角度阐述了低温影响玉米的生理机制,介绍了玉米的耐寒性机理,并对玉米耐寒性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3.
本文就一些化学物质对生态不育小麦 ES-1 0异交结实率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化学药剂 CSC3、CSC4、CSC5、CSC6、CSC7能极显著地提高 ES-1 0× 83 -2的结实率 ,其中以 CSC4的效果最好 ,较对照的异交结实率提高 1 2 .57个百分点。最佳喷药时期为始穗期  相似文献   
74.
洞庭湖区耐密植宜机收夏玉米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应洞庭湖区耐密植、宜机械化收获的优良玉米品种,2018年进行大田试验,以6个供试品种(郑单958、豫单9953、湘农玉27号、京农科728、黔779、福玉10号)为材料,采取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供试品种的产量与实际机收性能指标。结果表明:6个品种的生育期为101~110 d,豫单9953、京农科728的生育期最短(101 d);供试品种间产量无显著差异,豫单9953、京农科728、福玉10号的产量较高,分别为8 214.51、8 174.13、8 065.61 kg/hm2;产量(y)与穗行数(x1)、行粒数(x2)、百粒质量(x3)的回归方程为y=–8 146.84+284.505 x1+255.274x2+ 157.759x3,3个自变量对产量均为正作用;各供试品种收获期籽粒含水率(16.05%~30.16%)有差异;机收总损失率为2.58%~4.85%,均值为3.49%;部分品种间机收损失率、籽粒破碎率、含杂率差异显著;供试品种籽粒含水率与籽粒损失率、果穗损失率、总损失率、籽粒破碎率呈正相关,与含杂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供试品种的生育期、产量性状与机收性状,认为豫单9953、京农科728可作为洞庭湖区耐密植宜机收夏玉米品种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75.
以18个玉米品种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品种对土壤中镉(Cd)元素累积和富集的差异,以期筛选出适宜长株潭地区种植的低积累Cd玉米品种。结果表明:18个玉米品种茎叶Cd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15个玉米品种茎叶的Cd含量超过了《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17)要求,超标率为83.33%;籽粒Cd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有5个玉米品种(先达901、庆农13、祥玉88、祥玉10号、新中玉801)的籽粒Cd含量超过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要求,不能食用,占供试品种的27.78%;18个玉米品种茎叶Cd的富集系数为0.28~2.72,籽粒Cd的富集系数为0.03~0.30,籽粒Cd的转运系数为0.03~0.28,均小于1,说明玉米对土壤Cd有一定的吸附能力,但茎叶向籽粒转运Cd的能力较弱,导致玉米籽粒对Cd的富集能力较低。根据玉米产量、田间倒伏以及籽粒Cd积累情况,初步筛选出3个适宜长株潭地区种植的低积累Cd玉米品种豫丰玉88、福科07、大天1号。  相似文献   
76.
机械化收获对玉米抗倒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给机收玉米抗倒伏研究提供参考,介绍了玉米倒伏的类型与危害,阐述了玉米倒伏的影响因素与化学调控措施,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7.
近十年来,植物转基因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许多转基因植物不断问世,其中报告基因GUS在基因工程和遗传转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GUS基因的来源,GUS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GUS活性的测定方法,GUS基因转基因安全评价,GUS基因应用的最新进展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8.
种植密度对湘农玉13号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长沙地区比较研究了玉米新品种湘农玉13号在不同栽培密度下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特性。结果表明:在每公顷3.75万~6.75万株范围内,湘农玉13号产量随密度增大表现先增后降趋势,6.0万株条件下产量最高;随种植密度增加,果穗变短,行粒数显著减少,穗行数未受显著影响;叶面积指数随密度增加而显著增大,但叶片SPAD值变化不明显;在当年天气条件下,密度大于每公顷5.25万株时湘农玉13号倒伏率达到17%以上。因此,为获得高产,湘农玉13号在长沙地区的适宜密度为每公顷6.0万株,但需采取必要措施提高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79.
利用恢复专效性测定和PCR归类两种方法研究了新选育的GD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类型。两种分类方法结果一致,表明GDS属于C型不育胞质。根据测验种的育性基因型推断GDS不育系的核基因型为rf1rf1rf2rf2rf3rf3rfCrfC。  相似文献   
80.
利用田间自然病圃,用高感稻瘟病品种做诱发,对44个杂交水稻新组合(品种)的抗稻瘟病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福优27和福优28对稻瘟病表现高抗,富优6号表现抗病,其它组合(品种)对稻瘟病表现感病或高感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