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7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测试了25℃下交配频率对条纹小斑蛾成虫产卵量和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雌虫在未进行交配的情况下不能产卵,交配2次的雌虫产卵量最高,其次是交配3次和1次的雌虫,但平均每雌总产卵量在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对于雌虫寿命各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未交配的雌虫寿命显著长于交配一次的雌虫。各处理间雄虫寿命也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2.
为提高花叶络石的生长量及观赏性,确定较为适合的光照强度,利于其育苗及造景,在露地环境下采用三种不同光照强度对其扦插苗进行试验。结果表明:50%光照强度下生长量最大,观赏性居中;75%光照强度下生长量居中,观赏性最好;100%光照强度下生长量及观赏性都差。  相似文献   
43.
江西农大在植物生产类专业中开展了植物保护相关主干课程联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三年来的实践证明,在植物生产类专业,针对同一模块的专业主干课程开展联合实践教学是切实可行的。联合实践教学的开展,有助于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和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同时还有利于充分利用实践教学条件。在联合实践教学模式实施中,需要进一步强化学生实践教学重要性的教育,完善联合实践教学的考评体系,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相似文献   
44.
江西省部分地区水稻二化螟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点滴法普查了江西省南昌、南城、永新、丰城、上饶、彭泽6县(市)二化螟种群4铃幼虫对4种(类)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供试二化螟种群对沙蚕毒素类农药杀虫单、有机磷类农药三唑磷已产生了较强的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33.30~241.95、7.97~111.20;对苯基吡唑类农药氟虫腈和抗生素类农药阿维茵素部分地区也产生了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5.88~16.47、3.70~9.90。本文还对二化螟抗性治理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5.
十六大政治报告提出的“国家所有、分级代表”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模式 ,对丰富国有企业改革理论具有重大的价值。“国家所有、分级代表”可细化为经营性国有资产代表人分级梯次结构这一技术性的制度方案 ,其具体内容包括国有资产代表人的授权环节与制度要素等多方面。授权环节的顺畅与制度要素的完备 ,是实现“国家所有、分级代表”之制度构想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6.
总产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和大麦的世界第五大主栽谷物高梁,多栽培于干热条件下。由一些相互制约的因素引起高梁籽粒颜色的显著差异,其中包括果皮颜色和厚度、种皮的有无及胚乳的结构和颜色。果皮和种皮的色素归咎于酚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47.
首次在南昌应用高空测报灯对蝼蛄全年田间发生种群动态进行诱集监测。通过逐日统计灯下蝼蛄诱捕成虫结果表明:南昌地区灯下诱捕到的蝼蛄100%全部为东方蝼蛄。2014年5月15日至12月1日,期间共计诱捕东方蝼蛄4967头,全年灯下未见华北蝼蛄。东方蝼蛄成虫在全年内有多个高峰时期,灯下成虫高峰时期主要分布在6月上旬、6月底至7月上旬和7月下旬,8月5日后至监测结束,成虫零星发生。  相似文献   
48.
前人已对高粱籽粒蛋白质的遗传力、变异系数、杂种优势、消化率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但对蛋白质组份的遗传研究则不够深入,本文探讨了高粱籽粒蛋白质及其组份的遗传变异性的若干问题. 一、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用11份试材,包括3个一般品种(三尺三、八叶齐、红叶突变)和3个杂交种(辽杂1号、辽杂3号、421A×矮4)及其亲本622B、晋辐1、晋5×晋1、421B、矮4.田间试验1987年在沈阳进行,以不同施肥量扩大环境差异,从而检测基因型对环境的反应.采用裂区设计,品种为副区,施肥水平为主区.  相似文献   
49.
通过比较缙云山灌草丛,马尾松前期,马尾松后期,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5个阶段土壤温度在不同季节、土层深度的变化,研究了植被群落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阶段土壤温度与气温的季节变化趋势一致.同时随植被演替进展,当外界气温约>20℃时,各阶段降温效应增强.外界气温约<10℃时,各植被群落保温效应增强,且各阶段最热月与最冷月的土温差也逐渐减小.(2)在外界气温较高时,各阶段土温随土层加深而不断降低,且降低的幅度越来越小,同时各层温度随着演替进展呈规律性下降.但在外界气温较低时,各阶段土温(除灌草丛外)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出现较小幅度的回升,且随着演替进行,其回升的幅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50.
南昌地区二化螟抗药性监测与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点滴法就2001~2006年南昌地区第1代二化螟幼虫对杀虫单、三唑磷、阿维菌素及氟虫腈的抗药性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南昌地区第1代二化螟幼虫对这4种药剂抗性水平趋于逐年增加。对杀虫单的抗性倍数为10.36~47.53,属中至高抗水平;对三唑磷的抗性倍数为7.44~33.98,属低至中抗水平;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倍数为3.22~8.72,由相对敏感发展到低抗水平;对氟虫腈的抗性倍数为2.47~4.98,为相对敏感阶段。并提出了二化螟抗药性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