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7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91.
在不同剂量的40%2甲·辛酰溴乳油中添加相同剂量的三硅氧烷助剂和水,配成不同浓度的药液,喷雾处理后观察其对胡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40%2甲·辛酰溴乳油1500 mL/hm2对水675 kg/hm2,加入225 g 三硅氧烷助剂,药后45 d 对胡麻田一年生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为100%,较不加三硅氧烷助剂分别提高6.38和4.88百分点.用药量1200、1275 mL/hm2,对水675 kg/hm2,加入225 g 三硅氧烷助剂,对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92%以上,较不加三硅氧烷助剂降低15%~20%的用药量. 在 1500 mL/hm240%2甲·辛酰溴乳油中加入225 g 三硅氧烷助剂,对水450~900 kg/hm2的株防效均达96%以上,表明添加三硅氧烷助剂可以降低30%~50%的用水量  相似文献   
92.
甘肃甘谷县麦蚜种群动态及防治指标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1991~1994年甘谷县麦蚜田间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明确了麦蚜的种群结构和消长动态及天敌与麦蚜的跟随关系。并建立了麦蚜混合种群数量与产量损失率的回归模型即Y=0.3591+0.001897x,依次确定了小麦穗期混合麦蚜种群的防治指标为百株蚜量1000头。  相似文献   
93.
三种瓢虫幼虫捕食麦二叉蚜的功能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胡冠芳 《昆虫天敌》1992,14(4):180-185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三种瓢虫即多异瓢虫、七星瓢虫和横斑瓢虫各龄幼虫捕食麦二又蚜的功能反应,捕食者对猎物密度的功能反应可用 Holling Ⅰ型模型拟合,经卡方检验,其理论值与实际观察值很接近,说明模拟后的各方程可用来描述各龄幼虫捕食功能反应的情况。各龄幼虫理论最大捕食量以横斑瓢虫最高,次为七星瓢虫,一至二龄幼虫捕食量较低且差异不大,三至四龄捕食量激增,四龄又明显高于三龄。  相似文献   
94.
95.
在陇东旱塬区研究了全膜双垄沟播和露地玉米田杂草的消长动态,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田杂草发生期(4月上中旬)较露地约提前1个月。全膜双垄沟播田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及其密度分别呈"N"字形和"∧"形,均与露地相似,但其波动幅度明显大于露地,高峰期均明显早于露地。全膜双垄沟播和露地种植模式下,阔叶杂草物种丰富度和密度的波动幅度均远大于禾本科杂草。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阔叶杂草群落鲜质量及其单株鲜质量均呈"∧"形,而露地呈持续递增形,高峰期均明显早于露地,峰值均明显小于露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禾本科杂草群落鲜质量及其单株鲜质量波动幅度均远大于阔叶杂草,均与露地情形相反。杂草发生对全膜双垄沟播田集水、保墒及玉米生长发育均造成持续性危害,以玉米播后出苗期和玉米拔节至大喇叭口期危害最重,分别称之为第一、第二危害盛期。  相似文献   
96.
对平凉市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杂草种类、优势种、主要群落类型及分布特点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平凉市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杂草种类有96种,隶属34科,以一年生杂草为主,占66.67%,多年生杂草种类较少,占33.33%;草本杂草种类繁多,占93.75%,木本杂草稀少,占6.25%。全市优势杂草有藜、狗尾草、反枝苋、马唐、刺儿菜、苣荬菜和冰草7种,杂草优势种在县城间存在明显差异。全市杂草群落主要存在6种类型,各群落类型出现频率均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97.
以构效关系为线索,根据类同合成法和活性官能团拼接策略,以阿维菌素为先导分子,在其4"-位引入硫脲或脲活性结构单元,合成了一系列酰基硫脲(9a~9o)和芳基脲(10a~10i)阿维菌素衍生物,所有目标化合物均经1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室内杀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所有衍生物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和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毒杀活性,大部分化合物对甘蓝蚜的杀虫活性优于阿维菌素B1a,其中化合物9h对朱砂叶螨和甘蓝蚜的LC50值分别为0.100和1.71 μmol/L,表现出很高的毒杀活性,化合物9o对甘蓝蚜的毒性最高,LC50值为1.13 μmol/L。  相似文献   
98.
在陇东旱塬区杂草严重发生条件下,试验测定了3种地膜在不同覆膜方式下的控草效果及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以全膜双垄沟播、半膜平作和半膜垄作方式覆膜,对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3%以上,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76%以上;白色地膜以半膜垄作和半膜平作方式覆膜对阔叶杂草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对禾本科杂草作用微弱或无效,以全膜双垄沟播方式覆膜可引起杂草大量发生。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以全膜双垄沟播方式覆膜,均可明显改善玉米主要农艺性状,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及效益,玉米产量较半膜垄作分别增产22.17%和24.78%、较半膜平作分别增产9.23%和5.74%,纯收益较半膜垄作分别增加3 553.13元/hm~2和3 828.78元/hm~2、较半膜平作分别增加1 343.46元/hm~2和736.30元/hm~2;白色地膜以全膜双垄沟播、半膜平作和半膜垄作方式覆膜,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均较覆盖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有明显下降。因此,在杂草严重或较重发生的地区,推荐采取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全膜双垄沟播方式覆膜。  相似文献   
99.
除草地膜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陇东旱塬区正常土壤墒情背景下,以白色地膜为对照,测定了化学除草地膜、黑色地膜2种除草地膜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的除草效果及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除草地膜对杂草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在80%以上和70%以上,黑色地膜对杂草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在66%以上和93%以上;化学除草地膜对玉米出苗及生长影响甚微或无影响,黑色地膜对玉米出苗率、出苗力影响微弱,对玉米叶色、长势等有一定影响,但随生育时期推后能较快恢复,玉米生育期延后8 d;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对玉米成熟期株高、穗粗、穗有效长度和穗粒数均无明显的影响,且均可明显提高玉米株高整齐度和籽粒百粒质量;与白色地膜比较,化学除草地膜和黑色地膜分别提高玉米产量9.63%和4.19%,分别增加纯收益2 071.20元/hm~2和850.50元/hm~2。可见,2种除草地膜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产中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
以陇亚10号为指示品种,采用简单对比,大区设计,观察杂草伴生时间对胡麻产量影响,以探求胡麻田除草适期。结果表明,杂草伴生时间越长,亚麻产量越低。杂草伴生10、20 d时,胡麻减产幅度不大,分别为2.51%、4.73%;伴生30、40 d时,胡麻产量有一个突降过程,减产幅度分别为15.93%、23.42%。胡麻田人工或化学除草的适期为胡麻苗齐后20 d(此期胡麻株高为7 cm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