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19篇
  6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6 毫秒
91.
模拟酸雨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黄婷  董召荣  宋贺  李芳芹 《种子》2007,26(4):21-24
以紫花苜蓿的种子为研究材料,研究种子在不同pH值的模拟硫酸型酸雨作用下,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发生的变化。实验分别测定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的鲜重、根长、芽长、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电导率等指标。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的整体变化趋势比较一致,随着模拟酸雨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幼苗叶片的生长量的变化差异比较大,单株幼苗的平均鲜重和根长随模拟酸雨酸性的减弱而增大,单株幼苗的平均芽长则随pH值的增大而减小,幼苗芽的生长受到酸雨的抑制主要是由根的生长受到抑制引起的。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整体变化趋势是随着模拟酸雨pH值的升高而增大。所测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值随模拟酸雨pH值的升高而减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表明幼苗叶片受到了酸雨的破坏。试验表明,紫花苜蓿种子在pH≥4.0的弱酸条件下能够正常萌发和生长,具有一定的耐酸性,但是在pH≤3.0的强酸条件下,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受到了显著的抑制。  相似文献   
92.
本文对林草复合生态系统高效种养模式及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进行分析;认为建立林草相间复合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3.
本文运用Shannon-W e iner指数、P 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M argalef丰富度指数,对间作不同牧草的林草复合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9种类型的林草复合生态系统中共出现7种杂草,分别属于6个科;A9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大,分别为1.192和0.613,生物多样性最好,且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94.
通过测定60个小麦品种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分别在铜试剂和CuCl2作用下的酶活性变化情况,分析研究了上述两种试剂对小麦PPO的抑制和激活效应及其受环境、基因型和试剂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铜试剂和CuCl2能分别抑制和激活小麦PPO,0.1mM浓度即能起到明显的抑制和激活作用;铜试剂和CuCl2对小麦PPO的抑制和激活作用基本不受环境的影响,但受基因型和试剂浓度的影响,且达极显著水平;CuCl2和铜试剂浓度与小麦PPO活性之间呈对数关系。  相似文献   
95.
追氮时期对强筋小麦皖麦38部分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皖麦3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追氮时期对优质强筋小麦品质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不同追氮时期对皖麦38品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当基施纯氮111kg/hm2时,追氮时期适当推迟有利于皖麦38籽粒品质和面粉品质的改善,以拔节期施用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96.
建立双向薄层色谱分离石蒜多种生物碱组分的方法,并初步制备了生物碱单品.研究了石蒜生物碱各组分分离的单向及双向展开剂,结果表明:单向薄层色谱分离以氯仿∶甲醇∶氨水=9∶1∶0.2的展开剂分离效果最好,分离出的斑点数为13个.双向薄层色谱分离以乙酸乙酯∶甲醇∶氨水=9∶1∶0.2为第1向展开剂,氯仿∶甲醇∶氨水=9∶1∶0.2为第2向展开剂,分离石蒜生物碱效果最好,斑点数多达16个,且非常清晰.利用该方法对石蒜不同器官中生物碱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根中生物碱种类最多且含量最高,鳞茎其次,叶最低.经HPLC对分离得到的16个斑点进行检测,其中15个生物碱色谱峰明显,8种生物碱的纯度在90%以上,其中5种的纯度达93%以上,经气质联用鉴定,分别是石蒜碱、力克拉敏、加兰他敏、多花水仙碱和普鲁维因.此法适于石蒜生物碱组分的分析及微量制备.  相似文献   
97.
优质饲草小黑麦的品种特性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焰焰  聂传朋  董召荣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6):1093-1094,1106
就优质饲草作物小黑麦的生物学特性及近年来国内外对其在栽培、生理、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并提出我国饲草生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8.
本试验对皖西南地区坡地混播牧草进行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和草产量分析,试验采用了10个品种。结果表明:①苏丹草×聚合草、苏丹草×白三叶混播时,其鲜草、干草产量都高于其他混播组合,含糖量排列第3;②紫花苜蓿×苇状羊茅混播时含糖量虽然最高,但它的鲜草、干草产量都不高。综合这两点,A3、A4这2种混播组合表现突出。因此,在坡地为15度的皖西南地区苏丹草×聚合草、苏丹草×白三叶混播时表现最优良,适合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99.
氮素调控措施对小麦植株氮素同化过程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氮素调控措施对小麦氮素同化过程和产量的影响,以皖麦68为试验材料,设置传统施肥+生物炭(CN+C)、传统施肥+硝化抑制剂(CN+D)、传统施肥+叶面肥(CN+P)、不施氮肥(CK)和传统施肥(CN)5个处理,分析各氮素调控措施与小麦叶片和茎秆的氮代谢物质含量、氮肥利用效率及产量等的关系。结果表明,与传统施肥相比,施用生物炭和硝化抑制剂能提高小麦体内铵态氮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叶面喷肥能提高小麦灌浆期铵态氮含量和NR活性;各氮素调控措施能提高小麦灌浆期体内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强小麦的氮素转运速率和氮代谢水平,显著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氮素偏生产力,进而提高小麦产量;施用生物炭、硝化抑制剂和叶面肥相比传统施肥分别增产568.3、520.0和663.3 kg·hm~(-2)。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为烟农19号小麦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烟农19为试材,研究了行距、基肥和追肥比例对其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行距、氮肥基肥和追肥比例及其互作效应对POD和SOD活性,旗叶MDA和叶绿素含量均有明显影响;行距为16 cm时,基肥和追肥比例为4∶6的处理,小麦POD、S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始终最高,MDA含量最低。行距为20、24 cm时,基肥和追肥比例为5∶5的处理,小麦POD、SOD活性均较高;行距为20 cm、基肥和追肥比例为5∶5的处理,小麦POD、SOD活性、叶绿素含量始终比其他处理高,MDA含量始终最低。[结论]行距为20 cm、氮肥基肥和追肥为5∶5时,烟农19的栽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