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1篇
  10篇
综合类   55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精确量水是节水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先进的量水设备是实现此目标的关键。感应式电子数字水位流量计可按照预先设定的量测要求自动记录整个水位,并通过预先设定的水位流量关系或标准堰槽进行流量与累积水量过程的计算,数据以数字形式直接储存、显示、传输。通过在新疆灌区的应用,使灌区的量水真正做到了实时监测,精确测量。确保了数据准确、真实,透明公开,配水量和用水量基本达到一致,做到计划配水、定额用水,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逐步实现灌区"量水到户、按方收费"的目标。  相似文献   
9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水面蒸发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水面蒸发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挑选出影响水面蒸发的主要因子,建立水面蒸发与主要影响因子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简单可行,预测精度比较高。  相似文献   
93.
针对新疆鄯善县地下水超采导致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引起自然生态破坏和鄯善县南盆地灌区周边的咸水向灌区倒灌的现象,通过探求将要引发鄯善县山南超采区环境突变的警戒地下水位,研究了地下水开发利用“红线”水位的制定方法.根据自然植被和地下水埋深的关系,通过确定植被生态需水位的方法,确定出鄯善自然生态区下降型关键控制承位(埋深)“红线”标准的阈值为6 m.利用水均衡法和Modflow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鄯善县未来水位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预测,预计到2017年3月,南盆地最低地下水位为-135.07 m,这一水位可以定为防止咸水倒灌的地下水开采“红线”水位.考虑到鄯善县经济发展对地下水需水量的客观需求,在不发生极端干旱的年份,未来5~10 a,在现状年(2010年)开采量34 093万m3/a的基础上将逐年减小开采总量,最终在“红线”水位出现之前,将鄯善县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在22 000万m3/a这一控制性开采总量的“红线”以下.  相似文献   
94.
开孔河流域浅层地下水矿化度时空变异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地统计学经典理论分析了开孔河流域不同时期和不同地貌单元地下水矿化度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异特征,揭示其浅层地下水含盐量的时空变异规律。对流域平原区约9725km。面积浅层地下水矿化度不同时期(1999、2003和2005年)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对取得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半方差函数分析.得出该地区地下水矿化度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明显的变异性。在空间尺度上,地下水矿化度在开都河中下游地区及其两岸灌区有增加的趋势,在孔雀河灌区沿流域方向自上而下逐渐加重,整体上看,孔雀河流域的地下水盐化要比开都河流域严重。在时间尺度上,研究区地下水随时间推移正向盐渍化加重方向发展。利用地学统计VARI—WIN2.2和MAPGIS6.5软件绘制了地下水矿化度时空分布图,为该地区地下水盐分的管理以及今后防止土壤盐渍化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干旱区地下水水质时空演变研究探索新方法。  相似文献   
95.
膜下滴灌下土壤水盐动态对棉花根系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讨论在膜滴灌条件下水分和盐分的运移对棉花根系时空分布的影响,选择淡水和成水2个处理,在其3个不同生育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采集距滴头不同距离和深度上的根系,并监测各剖面的水分、盐分及地上植株的农艺性状.对其根长密度与地上部分、水分和盐分的运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根系对水分和盐分的胁迫表现明显,当土壤体积含水率在20...  相似文献   
96.
干旱内陆河灌区地面灌溉条件下土壤水盐运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干旱内陆河灌区田间土壤水、盐及地下水动态监测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超大水量冬灌方式是导致灌区土壤盐渍化恶性循环的主要原因。对农田土壤盐分的定点实时监测,能够定量表征农田生态环境状况优劣;地下水位埋深变化,可警示农田盐渍化的演变,对调整灌溉定额采取预防措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
内陆干旱区潜在蒸发量的计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新疆地矿局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场1991-1997年气象观测资料,应用修正的彭曼公式计算了新疆天山北麓平原区的日、月、年潜在蒸发量,分析了潜在蒸发量的年变化、季节性变化和日变化特征,确定了潜在蒸发量与Φ20cm蒸发器水面蒸发量间的相关方程,为计算潜在蒸发量提供了1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8.
通过1998~2000年田间节水灌溉试验,确定了北屯灌区戈壁土层畦灌春小麦最佳土壤平均含水率下限为6.5%~8.0%,灌水后土壤平均含水率为17%~18%,灌溉定额为7500m3·hm-2;沟灌油葵最佳土壤平均含水率下限为6.5%~8.0%,灌水后土壤平均含水率为14%~18%,灌溉定额为3 750m3@hm-2.据此分别制定了该灌区畦灌春小麦和沟灌油葵的最适宜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99.
前言地处东径86°57′—87°,北纬44°03′—44°08′,乌伊公路以南,东西宽约3公里,南北长约10公里,面积约30平方公里的白格达水源地(附图1)。设计机井30眼,年提水量3000万立方米。实际投入运转的机井25眼,年可采量2954万立方米。为验证水源地稳定持久开采的可能性,拟设使每一个机井都处在最佳流量开采状态下,整个水源地的地下水动态变化趋势、能否满足需水要求。为此,根据该地区的含水层特征、和现有的开采资料,选用了干扰井群法进行水文地质计算,其成果尚较理想,可供生产个门参考。  相似文献   
100.
以新疆阿克苏地区成龄枣树为研究对象,以日均气温(x1)、日均相对湿度(x2)、日均风速(x3)、日太阳辐射总量(x4)、日均大气压(x5)、0~100 cm土壤日均含水率(x6)及0~20 cm土壤日均温度(x7)为模型影响因子,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了枣树耗水量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缺省因子法分析了枣树耗水量对各因子的敏感性,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PLSR )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相关系数 r=0.9789),不仅能够定量预测枣树耗水量(平均相对误差为6.40%),而且能够从机理上解释各因素对耗水量的影响;枣树耗水量对太阳辐射能量、土壤含水率和温度这3因素最为敏感(敏感性指数分别为3.24、2.18和2.09);基于缺省因子法的枣树耗水敏感因素排序(x4> x1> x6> x3> x7> x2> x5)与灰色关联分析计算结果(x4> x1> x6>x3> x7> x5> x2)基本一致,尤其在主要影响因素的判别上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