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9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针对水体大比热容性造成的水产温室水温变化非线性、大滞后性、时变性等问题,考虑到传统PID控制器自适应能力差、鲁棒性不强等缺陷,提出采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策略。在该控制策略中,PID的控制参数可以通过神经网络进行实时调节,以实现最佳的控制效果。利用MATLAB软件对传统的PID控制策略和神经网络PID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进行仿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PID控制的系统动态响应更快、鲁棒性更强、稳态精度更高、超调量更小,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应用近红外光谱仪测定苎麻粗蛋白的可行性.[方法]以50个样品组成校正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近红外光谱信息与粗蛋白含量的校正模型,用该模型对10个样品的粗蛋白进行预测.[结果]该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8.苎麻粗蛋白含量的化学测定值与近红外光谱模型预测值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预测值与化学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54%.[结论]用近红外光谱分析建立苎麻粗蛋白预测模型并测定苎麻粗蛋白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3.
向太和  王琳  蒋欢  田璟鸾 《园艺学报》2011,38(7):1365-1370
 发根农杆菌K599侵染菊花无菌苗刻伤的叶片形成转基因不定根,生根频率为88.0%;不定根经过诱导培养形成愈伤组织,并再生完整植株,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分别为75.0%和63.3%。诱导的不定根和再生植株经过PCR鉴定含有K599 Ri质粒中的rolC基因,qRT-PCR检测显示rolC基因在再生转基因植株中实现了正常表达。再生植株表现出矮缩、多毛状根特征,并能正常开花。建立的利用活体材料直接作为发根农杆菌K599侵染的受体诱导不定根的遗传转化体系,能克服假阳性不定根的出现;同时,利用不定根繁殖过程中顶端生长点区域无菌的特点,通过截取不定根顶端靠近生长点区域进行继代培养,结合使用头孢霉素杀菌,能达到有效抑制和杀灭农杆菌的目的,在随后的不定根诱导愈伤及分化过程中无须再使用抗生素杀菌,提高了转基因再生效率,为菊花的矮化育种和目标基因的转移提供了良好的试验体系。  相似文献   
24.
0.3%苦参碱水剂等新型药剂对北疆棉蚜防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棉蚜的防治效果。[方法]以棉花品种新陆早33号为供试作物,研究0.3%苦参碱、25%阿克泰WG、0.5%啶虫脒(对照药剂)4、0%氧化乐果对棉蚜的防治效果。[结果]0.5%啶虫脒、0.3%苦参碱、25%阿克泰WG施药后37、1、5 d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4.5%、97.1%、85.4%,90.8%、91.5%、87.7%和91.6%、93.5%、85.4%,校正防效分别为95%、99.5%、96.9%,91.2%、91.5%、98.9%和92.0%、96.7%、96.7%,40%氧化乐果对棉蚜的防治效果较差;苦参碱和阿克泰施药后第37、d对蚜虫的校正防效低于对照药剂,但施药后第15 d,苦参碱对蚜虫的校正防效高于对照药剂,阿克泰对蚜虫的校正防效与对照药剂相当。[结论]生物农药苦参碱防治蚜虫见效较慢,但其持效期长、环境污染小。  相似文献   
25.
为了解大理地区猪细小病毒(PPV)感染的情况,从大理地区58个散养户采集了243份猪血清,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血清样本进行细小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43份猪血清中抗PPV抗体阳性率为85.60%,表明大理地区散养户猪群细小病毒病已经普遍流行,结果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6.
为了解云南大理地区散养户猪伪狂犬病病毒(PRV)野毒感染的情况,从大理地区30多个散养户6月龄及6月龄以上猪群中随机采集了共112份血清,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血清样本进行PRVgE抗体检测。结果显示,112份血清中抗PRVgE抗体阳性率为8.04%。结果表明,大理地区散养户6月龄及6月龄以上猪只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株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27.
蓝耳病是影响规模化猪场繁殖性能的主要传染性疾病。为摸清楚雄地区猪蓝耳病感染情况,笔者从楚雄州地区随机采集猪血清276份,进行蓝耳病血清学调查,采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蓝耳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显示276份血清中有阳性血清245份,阳性率88.77%。  相似文献   
28.
通过病原菌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与黄花马蹄莲组织的离体互作,运用双向电泳技术、质谱技术及Im-ageMaster 2D platinum 5.0(GE)软件对互作过程中蛋白质差异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0个蛋白点在互作中存在表达差异,占蛋白点总数的18.13%。通过质谱分析发现:2个特异表达蛋白分子伴侣DnaK和1-脱氧木酮糖-5-磷酸合酶(DXS)均为代谢类蛋白;3个显著上调表达蛋白中ATP合酶α亚基和半胱氨酸合酶为代谢类蛋白,而β-内酰胺酶为抗生素类蛋白。  相似文献   
29.
以298份水稻种子为样本,用常规法测定直链淀粉含量,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优化建立精米直链淀粉含量近红外光谱预测校正模型.模型校正决定系数RC为0.95;校正标准差SEC为1.58;内部交叉检验决定系数RP为0.91,标准误差SEP为1.92.利用20个样品进行外部检验,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差异不显著,其相关系数达95%以上.定标模型预测性能较好,可以替代化学分析法快速测定水稻直链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30.
Zhihengliuella aestuarii B18是一株对十字花科根肿病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具有抑制作用的优良生防菌株。为探明其生防潜能,本文通过抗生素抗性标记法、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B18在不同土壤pH、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初始接种浓度、蔬菜作物以及不同土壤类型中的定殖动态。灭菌土试验结果表明:调节土壤pH 7.5~8.5,含水量10%~30%,放置于10~25℃,70 d后B18定殖菌量保持在105~107 cfu/g。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初始接种菌液浓度为109 cfu/mL时,45 d后根际土中定殖菌量可稳定在104~105cfu/g。将50 mL浓度为2×109 cfu/mL的生防菌菌液接种于田间不同类型土壤后,第30天定殖菌量分别为病田8.7×105cfu/g,病土1.02×105cfu/g,健田8.5×104cfu/g,健土2.6×104cfu/g,即定殖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病田>病土>健田>健土。且病田中B18在根际土中可存活至45 d且菌量保持在104 cfu/g,根内可存活至31 d且菌量保持在104 cfu/g。田间调查结果显示B18在病田和病土中对榨菜根肿病的防效分别为42.01%和47.53%,增产率分别为37.24%和40.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