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7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蒋进东  米力 《农业考古》2005,(6):141-143
以江西省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地区的农村体育现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问卷调查、走访调查,对江西省偏远农村体育现状进行三级调查研究,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江西省偏远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并总结其特征,提出发展江西省偏远地区农村体育的对策,并为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在其他地区的实施和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2.
鸡感染巨型艾美耳球虫后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5日龄公雏为试验对象,利用TECHNICONRA-1000SYSTEM血液生化分析仪,研究了鸡在人工感染E.maxima(42000个孢子化卵囊/只)后3、5、7、9、11天时其血清中葡萄糖、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淀粉酶、尿酸、总蛋白、白蛋白、钙和镁的变化。结果表明:E.maxima感染鸡后可使其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升高,血清白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则明显降低(P<0.05或P<0.01)。尿酸浓度在感染中期降低,晚期升高(P<0.05)。其它各项指标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和降低,但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  相似文献   
53.
岳兰菊  蒋进 《安徽农业科学》2000,28(6):787-787,789
不同年龄时期的砀山梨树的树相及负载量调查结果表明 :只要有合理的栽植密度 ,不论梨园处在哪一个树龄时期 ,都可获得高产。统计得出了不同年龄时期梨树的合理负载量和丰产树的树相指标 ,幼果期单株负载量 35~ 5 0kg ,盛果初期 80~12 0kg ,盛果期 2 0 0~ 2 6 0kg ;枝量幼果期 5 3.5 5万条 /hm2 ,盛果期 5 6 .1~ 6 1.5万条 /hm2 。  相似文献   
54.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迷向在桃树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0年,在安徽省宿州市老海寺生态黄桃园使用梨小性信息素迷向法进行了梨小食心虫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迷向法对梨小成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方法简单、持效期长、无公害,与正常园相比,迷向园在少喷2遍杀虫剂的情况下,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达98.5%。  相似文献   
55.
本文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了1996-2003年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并利用双对数模型.分别拟合出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数学模型,给出了各项消费支出收入弹性系数,对消费结构的趋势进行了分析,然后综合现状、未来分析,再结合国情,本文将提出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6.
为探讨 80 %大生 M— 45等药剂对酥梨黑星病、轮纹病综合防治效果 ,以及对其外观品质的影响 ,特设定本试验。1 试材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 试验设在砀山园艺场 ,供试树为 7年生砀山酥梨 ,株行距 4m× 6m ,管理水平较好 ,砂壤土 ,PH值 8.0左右。供试药剂为 80 %大生 M— 45可湿  相似文献   
57.
1秋天养根韭菜扣棚期间的生长主要依赖于冬前贮蓄到根茎和鳞茎里的养分.因此,养好韭根非常重要,而秋天则是养根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58.
花椒流胶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栽培花椒树受益早,用途广,经济价值高,是农民朋友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但近年来,由于花椒流胶病的危害,导致花椒树大面积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 症状 花椒流胶病多发生于有积水、阴湿地方栽植的椒树。主要危害主干。初发病时症状不明显,只在发病部位出现红褐色,随着病斑的扩大,呈湿腐状、表皮凹陷,有流胶产生,病斑变黑  相似文献   
59.
防护林沙拐枣人工平茬更新复壮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保证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渠道防护林防护效益的持续性,对林中沙拐枣进行3种不同平茬数量规格的试验,即平茬沙拐枣的数量分别为样地中沙拐枣总量的50%、67%和78%,结果表明:① 人工平茬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沙拐枣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吸收。② 人工平茬后, 沙拐枣植株生长迅速,生长活力旺盛,平茬当年已经起到良好的防风固沙效果;③平茬增大了沙拐枣同化枝的有效表面积,生物量增加,提高了沙拐枣的生产力。3种平茬规格处理下,沙拐枣更新复壮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78%平茬数量规格下沙拐枣生长状况最好,平茬效果最佳,防护效益随着后期生长将持续增大。  相似文献   
60.
 研究了爱比菌素浇泼剂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以 0 .5 mg/ kg爱比菌素浇泼剂涂擦于绵羊的两耳 ,分别于给药后1.5 h、4.0 h、1.0 d、2 .0 d、3.0 d、4.0 d、5 .0 d、7.0 d、14.0 d颈静脉采血 ,测定血液中爱比菌素的浓度。结果表明 ,爱比菌素在绵羊体内的动态规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其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二室模型关系式为 C=14.77e- 0 .2 76 t+34 .71e- 0 .0 8t- 49.48e- 0 .5 32 t,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分别为 :t1 / 2 ( Ka) =1.30 d,t1 / 2 (α) =2 .5 0 d,t1 / 2 (β) =8.6 6 d,AU C=394.38(d· ng/ m l) ,Tmax=3.8d,Cmax=2 4.2 33ng/ ml。实测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与理论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的相关系数 R2 =0 .89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