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12.
报道了近年来在甜瓜种植中发生严重且分布广泛的甜瓜细菌性叶斑病的症状,对所分离到的病原菌(Ps1,Ps2)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和寄主范围测定,通过人工接种方法发现甜瓜细菌性叶斑病菌除能侵染葫芦科植物西瓜、黄瓜、甜瓜、西葫芦、苦瓜、冬瓜、瓠瓜、丝瓜等外,还能侵染番茄、玉米、茄子、辣椒、菜豆等非葫芦科植物.  相似文献   
13.
采用12C6+重离子辐射彩色马蹄莲,研究12C6+重离子辐射下彩色马蹄莲发生变异的生理生化机制.结果表明:辐射剂量与球茎萌发率、株高之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丙二醛(MD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组织内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植株抗病性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辐射的适宜剂量为10 ~ 20Gy.同时应用ISSR技术对彩色马蹄莲进行检测分析,发现22条ISSR引物能扩增出121条谱带,其中55条为多态性谱带,多态性比率为45%,辐射后球茎与对照差异表现为增加或减少了扩增片段.分析表明:12C6+重离子辐射彩色马蹄莲表现的影响主要为损伤和抑制效应,但适宜剂量范围内12C6+重离子辐射可作为彩色马蹄莲育种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马铃薯坏疽病鉴定及其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了马铃薯坏疽病的症状及病原形态等。结果表明,该病害在块茎上形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凹陷病斑,病斑呈土黄色至淡紫色,大小约1~3 cm,其中央有小黑点。从甘肃省采集到的马铃薯坏疽病26份标样中分离得到8个茎点霉属真菌分离物,经形态特征比对和致病性测定鉴定为同一种真菌分离物,且在症状特征、病原形态学、生化特征及ITS序列分析基础上鉴定该病原物为Phoma foveata;30%丙环唑·苯醚甲环唑、35%多菌灵磺酸盐、5%菌毒清、10%苯醚甲环唑、32.5%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等对马铃薯坏疽病菌抑菌能力较强,其EC50值分别为2.43×10-5, 1.77×10-2, 7.40×10-2, 1.31×10-1和2.31×10-1 μg/mL;该病原菌菌丝生长速率及分生孢子萌发率均在20℃最高;在不同培养基上菌落形态及生长速率有差异,但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其分生孢子在pH值为3~10时均可萌发,但pH为6时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本研究为国内首次详细报道该病害,该结果为甘肃省有效控制马铃薯坏疽病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小麦条锈病中长期流行趋势预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条锈病的流行程度取决于寄主的感病性、菌源数量、气候条件三大因素[1]。寄主的感病性是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最为重要的因素,但在生产实际中,寄主的感病性的变化幅度较小,比如甘肃小麦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多年来一直保持在85%左右,是一个极为有利的状态,理论上全省小麦条锈病年年都应该大流行,但事实并非如此。多年来,全省小麦条锈病流行程度却在轻发生至大流行之间急剧变化[2],由此可见,菌源数量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是关键。菌源数量大,气候条件有利小麦条锈病就严重发生流行,反之,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就轻。因此,本文选择菌源数量即小麦条锈病越夏发病面积和秋苗发生面积作为预测因子,并结合气候条件预测翌年全省和全国小麦条锈病流行程度  相似文献   
16.
从甘肃河西、新疆阿勒泰甜瓜上分离获得的2株致病细菌,通过16S rDNA序列测定以及序列同源性比较,结合病原菌落培养性状、菌体形态观察和革兰氏染色反应等,初步确定当地甜瓜细菌性叶斑病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 (Smith et Bryan) Young et al.]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农田害鼠种类及其发生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甘肃省陇南、陇东、中部和河西等4个自然区调查到农田害鼠28种,分属啮齿目和兔形目,其中仓鼠科12种,鼠科7种,松鼠科和鼠兔科各3种,兔科2种,跳鼠科1种。通过对5种主要害鼠发生规律的研究及大田药效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黑线姬鼠、长爪沙鼠、黑线仓鼠和大仓鼠及达乌尔黄鼠适宜表效洞投饵法,防治适期在陇南、陇东、中部和河西地区分别为11月上旬、5月中旬、5月中旬和4月下旬。  相似文献   
18.
长枝木霉对6种牧草种子发芽与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对牧草种子发芽及生理效应的影响,用长枝木霉T6菌株分生孢子悬浮液处理3种禾本科和3种豆科牧草的种子及幼苗,分析种子形态学指标和幼苗生理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长枝木霉孢子悬浮液处理后,对牧草种子的发芽率、幼苗根长、芽长及干重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对其生理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除丙二醛含量低于对照外,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酶(PAL)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证明了长枝木霉对牧草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并筛选出孢子悬浮液最适的促生浓度为1×106个·mL-1.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2012年甘肃省玉米田2代黏虫发生概况及为害特点。说明了其重发生的主要原因。从行政和技术两方面探讨了甘肃省采取的防控措施,总结了取得的成效及其所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苹果蠹蛾卵在梨园中的分布特性和空间格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布于叶背面.苹果蠹蛾对梨树空间层次的产卵选择在第1代和第2代成虫产卵高峰期均表现为:中层>上层>下层.在第1代卵空间格局的基础上,采用Iwao方法确定了苹果蠹蛾卵量调查的最适抽样数和序贯抽样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