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5篇
综合类   6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李霞  蒲春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892-17894,17902
农村基本公共产品的供求失衡问题一直是新农村建设关注的焦点,新疆农村地区基本公共产品“供不应求”与“供非所求”现象同时存在,如何提高供给的针对性和瞄准度,是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关键。在科学界定农村基本公共产品内涵的基础上,以北疆地区和部分南疆地州的28个县市61个行政村149个农户基本生产、生活公共需求的典型性调查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受访者对各项公共服务的需求强度,分析与评价调查区农民公共需求的位序与结构特征,提出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构建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议,以期能为新疆北疆地区新农村建设及社会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寻找切实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52.
新疆人均生态足迹的演变及其计量测算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计算出1984-2007年新疆的人均生态足迹,揭示新疆人均生态足迹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1984-1995年的新疆人均生态足迹为基数,引入现阶段应用范围较广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ARIMA模型、灰色GM(1,1)模型、线性回归模型)对新疆1996-2007年的人均生态足迹进行测算,并将各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值进行比较,探讨出新疆人均生态足迹短期预测中的最佳模型,并借此最佳模型对新疆"十二五"人均生态足迹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新疆人均生态足迹逐年持续上升,"十二五"时期人地矛盾将进一步加剧,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是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将计量模型与生态足迹计算结合起来,能够弥补生态足迹理论中的静态性缺陷和预测性难题;ARIMA模型和灰色GM(1,1)模型是预测新疆人均生态足迹中较优的模型,ARIMA模型更适宜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53.
利用2010年新疆阿瓦提县农民收入情况的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回归建立了统计模型,得出了影响农民增收因素的综合排序。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经营收入、农民户均耕地面积、农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农户户均政策补贴收入、农民非农活动收入、户均受教育年限这7个变量对农民增收有正向作用;棉花价格、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和非农活动人数这3个变量对农民增收起负向作用。最后实证分析了影响阿瓦提县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4.
通过采用综合指数法对昭苏县土地利用效益情况进行分析。昭苏县地处我国边陲,信息获取滞后,交通条件较差。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昭苏县土地供需矛盾和粗放利用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对土地进行利用效益分析可以对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侧面反映出已经发生并且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有助于及时准确有效的解决因土地利用而产生的各方面矛盾。  相似文献   
55.
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倒逼失地农户进入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政府转变失地农户身份的同时却无法保障对失地农户公共服务的水平,其子女教育问题、社会医疗保障问题、就业等问题均无法保障,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弊端随之暴露。本文以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征地补偿安置现状为例,就失地农户征地补偿安置方式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6.
新疆低碳与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探究"低碳经济"背景下新疆低碳与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为正在进行的新疆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和"十二五"时期新疆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新视角.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聚类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结果:从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两个角度划分主要碳源区、重要碳汇区、碳中和区等三个碳综合功能区,并构建出相应...  相似文献   
57.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对建设用地需求量的增加。不合理建设用地结构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并拉大区域差异,造成社会不稳定。在赞皇县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人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坚持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大相结合,科学合理地预测建设用地规模,提出赞皇县城乡用地结构的优化措施,以有效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集约利用,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8.
分析了伊宁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及1995-2004年间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构成,可见农用地面积减少迅速,建设用地急剧增加,分析经济、城市化、区位、土地制度政策等因素与土地利用结构的关系,提出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化建议,为伊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未来土地利用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新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的农业产业结构一直在不断调整,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措施之一。在分析了新疆农业产业结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新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提出了强化政府指导、完善政策法规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0.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乡村旅游也发展迅速,而乡村特色旅游作为城镇化的重要推手,其作用日益凸显。在厘清村镇旅游建设内涵与现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如何更好地建设新疆特色旅游村镇,分析了新疆特色旅游村镇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并对新疆特色旅游村镇建设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